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学者黄春贵从多角度对《养气》篇进行了解读,认为气盛方可文工;养气有内外之分;养气有关才学。《养气》篇所讲的是怎样才是创作时的最佳状态,虚静后的气盛才有可能达到文工的目的,此外他把养气分为内外,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刘勰论述《养气》篇的目的——通过养气创造一个理想的写作状态,而养气与才学让我们感受到了在写作中作家修养的重要性与能动性。  相似文献   

2.
刘隽一 《天中学刊》2011,26(4):51-53
历来学者探讨《文心雕龙·养气》篇主旨多从"气"的渊源与流变诸问题入手,围绕"气"的本体展开论述。其实刘勰对"气"的本体的相关论述已经从不同角度在《神思》、《体性》、《风骨》等篇中基本完成。《养气》篇主旨实则是将"养气"视为作家创作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段展开论述,强调的是作家创作之际要保养充沛的创作体能以达到并保持流畅的创作状态,重点在谈如何"养"气。  相似文献   

3.
《文心雕龙·养气》篇的主旨是针对为文伤命的现象,讨论如何在文学创作中保养生命的方法。刘勰从古今文学的演变、年龄、器用、实例等多个角度论证了为文伤命的客观存在,从文学创作的本质特征论述这种现象的不合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养气的具体方法。刘勰的养气方法重在"节宣",使心情保持舒畅的状态,而不使其壅滞;劳逸结合,张弛适度,使笔锋常利,而不对身心造成伤害。郭晋稀等怀疑《养气》在《文心雕龙》的篇次位置是建立在错误的假设基础之上的。刘勰的养气论表征着中国古人对为文伤命现象的深刻体认,并且开始自觉地探讨解决之道,在中国文论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说明《论语·乡党篇》集中地记载了孔老二的饮食衣着、言谈举止,活灵活现地暴露出孔老二谄上骄下、虚伪做作、生活腐朽的丑恶面目。用它同林彪那套烂透了的生活方式和活命哲学相对照,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看出,林彪和孔老二一样,都是政治骗子,是腐朽没落阶级的代表。《论语》是孔老二的徒子徒孙编的,《乡党篇》的原意在颂扬孔老二,说他是各个方面都合乎周礼的“正人君子”。这里,我们用批判的态度对这个材料进行译释,并分段加以概  相似文献   

5.
《养气》篇是《文心雕龙》中文艺生态思想最集中的文章。刘勰以“养气”为核心,并根据文学创作的规律和特点,论述了作家创作所需要的生理心理条件、创作对作家生命生态的负面影响及“养气”对于创作和作家生命存在的意义等文艺生态学问题,提出了“养气”、“卫气”的具体方法。《养气》篇的文艺生态学思想具有普遍的规律性,因而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实用性和理论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养气》篇的疑点是关于"气"的内涵,刘勰"养气"的基本含义是作家要保养体气、血气或者精气,具体包括"养心"、"练心"、"养神"、"养性"、"养志"五层意思。  相似文献   

7.
《养气》篇的疑点是关于"气"的内涵,刘勰"养气"的基本含义是作家要保养体气、血气或者精气,具体包括"养心"、"练心"、"养神"、"养性"、"养志"五层意思。  相似文献   

8.
刘勰养气思想中的"气"属于自然体气、生理之气的范畴。其"养气"思想包含有两个突出特征:第一,保养好体气。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不要过度劳神苦思;第二,强调气的个体差异性,顺势利导,不要勉强。养气思想的提出与汉魏以来社会动乱、朝不保夕的社会历史背景,与汉魏以来崇尚"养生"的社会风尚以及个体意识的觉醒等几方面只有渊源关系。刘勰"养气"思想至今依然拥有鲜活的生命力,值得潜心品味和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9.
刘勰《文心雕龙·养气》篇的解读和探究,既有"气"独立出来进行哲学或是文学创作论上的溯源和分析,又有对文学创作之中养气的方法进行拓展性的挖掘。但从刘勰创作《文心雕龙》的基本价值立场和取向出发,《养气》篇则侧重于从文、赏文和为文的统一性上探讨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即以人为主体的美学意义上的审美意趣,也就是一种"虚实"审美思想上的统一,亦人身体之本器(素心)与文道在审美层面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前贤时人对《原道》篇所言之"道"的众说纷纭,不惟字句理解上的差异,亦忽略了"道"在此篇中涵义的丰富性。刘勰在推原"文"之起源的同时,亦在推原"道"的发展。《原道》篇的深层意图在于言"文"而非言"道"。"道"的发展是通过"文"的发展来展示的。《原道》开篇所言之"道"是宇宙生成的终极之道,中间部分所言之"道"是道家之道,最后所言之"道"是儒家之道。刘勰通过"道"的丰富涵义的内在转换,意欲为"文"的起源找到终极,从而通过强调与神化儒家经典来纠正时人对文章形式过分追求的文风。  相似文献   

11.
《广雅》是继承《尔雅》而作的一部重要的训诂著作,作者是三国时代曹魏明帝大和年间的博士张揖。晋郭璞的《尔雅注》、陈隋唐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唐玄应《一切经音义》等,都曾引用此书的材料。隋曹宪为它作了《音释》。可见它确是一部重要的训诂书,但唐以后却渐冷落了。清代训诂学大盛,乾嘉时,卢文弨曾作《广雅注释》,但未传下来。钱大昭(大昕之弟)作《广雅疏义》,但仅有钞本,为日本人所得,据说后有影本,我未见过。我所读的只有王念孙的《广雅疏证》(影印本)。  相似文献   

12.
《过秦论》的气势来源于贾谊对秦王朝灭亡原因的深刻理解和作者积极用世的雄心:“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应理解为“由于不施仁义.秦由攻势转为守势”。  相似文献   

13.
我花了八个月的时间才把《鲁豫有约·伊人篇》读完,尽管用这样的速度读一本书似有点细嚼慢咽之味,但在合上书页的那一刻,不知道怎么的,仍然有囫囵吞枣、余味悠悠之感觉。忽然就想起了一句话:“好书耐读。”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训诂之学,开始得很早,一般都要上推到西汉初的毛氏《诗诂训传》。到了西汉后期,又出现了训诂的专著《尔雅》。毛公作训诂,已开始注意到文字的假借。到了东汉,郑玄笺《诗》注《礼》,尤其重视文字的假借,甚至说:某字当为某字。这些大多即是以音求训。郑玄的弟子孙炎注《尔雅》,就广泛地应用“反切”来注音。后来郭璞继之,也为《尔雅》作了音训。反切便是音韵的萌芽。可见字音和训诂的关系,一向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可惜当时的学者还没有专门研究音韵的,更没有归结出以音求训的理论来。 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出来,是音韵学上的一件大事。唐朝许多学者继承了它作了好些研究,也改编了好些韵书,直到北宋的《广韵》为止。但是当时人主要是用它来作诗文,很少人作什么研究。宋代最盛行的是义理之学。注意到音韵训诂的人很少,更说不上有什么大贡献。直到清初从顾炎武开始,才研究古音,接着,音韵训诂之学便开展起来,当时号称为“汉学”。到乾隆、嘉庆之世,汉学大盛,著名学者有江永、戴震、钱大昕、孔广森、段玉裁、王念孙、江有诰诸公出来,才达到了高峰。  相似文献   

15.
暑期在金山参加基地班语文教学内容确定的主题培训,活动本身已让我感到收获颇丰,不想活动结束我得到了另外一份意外的惊喜,我从导师手中拿到了这本商友敬先生的遗作《讲台内外》。质朴的书名,素雅  相似文献   

16.
前人关于《文心雕龙》养气篇主旨的各种说法.刘勰对先天不可养之气的强调.刘勰的观点与西方的天才论的对比.西方天才论发达而中国天才论微弱的重要原因在于西方不仅本体论发达,而且有完整的人格神系统与之对应,西方发达的逻辑理性也是其天才论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释“势”——从《文心雕龙·定势》篇看风格的客观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心雕龙》的风格论中,《定势》可看作《体性》的姊妹篇。《体性》篇论风格形成的主观因素,《定势》篇则论风格形成的客观因素。《体性》篇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文如其人”的概念的发展,所谓“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刘勰以贾谊等一大批作家来做例子,证明了这点。二是语言修辞风格的提出,即: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等八体,这是刘勰的创说,(在这以前,曹丕、陆机仅就文体的角度上说过)为以后司空图  相似文献   

18.
无为与养气——《文心雕龙》“养气”说与魏晋玄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详细考察《文心雕龙》中的“养气”说与魏晋玄学的关系。本文认为 ,《文心》的“养气”说与由孟子“知言养气”而来的文气说完全不同 ,它不是从精神方面而是从生理方面立论的 ;《养气》篇的基本宗旨是创作过程应该因任自然而不要强作妄为 ;这种以无为论养气的主张 ,显然受到王弼、郭象等玄学家“无为而无不为”观念以及嵇康“养生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物色篇》心物说新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兵 《文教资料》2007,(8):68-69
本文从审美主客这一角度去阐释《物色篇》的美学思想,从黑格尔文艺创作理论角度对《物色篇》“心物交融说”进行阐释,即它要达到高层次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并由此进一步探讨了“心物交融说”的“境界说”对应阐释的相隔和审美主客观关系阐释的不隔。  相似文献   

20.
<正>《课堂内外·初中版》——为你提供完美中学生范本完美阅读:每一段文字都直达心灵,每一页篇章为你提供最完美的阅读旅程。完美生活:策划校园流行生活,打造快乐生活典范,你的青春,一定够炫!完美竞技:写作PK赛、课内外综合知识竞技、英语大讲台让你在此大显身手!完美偶像:也许是闪耀耀的明星范儿,也许是优秀的同龄榜样,让偶像带给你最完美的成长启示。完美心灵:有成长烦恼、有学习困惑,阿星姐为你排忧解难。最温馨、最贴切的话语,在你的心里种下阳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