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但书是法律文本中法律规范的一种表达方式,有其独特的形式特点和实际作用。在法律条文中,它可以引导出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界定法律概念。它的使用,符合法律的规范统一性的要求,但是现行法律文本中存在一些对但书句的误用,影响了法律规范原有功效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但书”,是指立法表述中以“但是”、“但”作为转折连词,用以表例外的条件或行为的前提的句法模式。在中文法律文本中,“但书”以“但是”、“但”作为转折连词。在英文法律文本中,也有一些固定的词或短语引导但书条款。  相似文献   

3.
滕超  孔飞燕 《考试周刊》2008,(10):105-106
实质性条款是英美法律与合同文本的核心.本文就其解除条件展开讨论,通过比较"unless"及"except"引导的状语结构,与我国规定性法律文本中例外性但书的异同,并借助具体实例的语言情景,深入研究英文例外性状语的汉译规则.  相似文献   

4.
朱振华 《中国教师》2014,(Z1):206-207
<正>一、法律文本语言失范研究的内涵首先,法律文本语言需要规范化。这是法律文本语言的必然要求。从法律自身的角度,法律作为整个社会的行为规范,其文本形式在语言表述上应当规范,具有规范价值。法律语言的表述规范,才使得法律真正成为一种规范,为人们所遵守。不规范的法律文本语言,只会导致法律文本形同虚设,使法律丧失其价值。从法律语言的影响看,法律文本语言作为社会语言的重要规范形式,其示范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5.
《全唐五代小说》是一部唐五代时期的断代小说总集,它为这一时期的文学、语言研究和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文本。但书中还存在微瑕,文中对该书的校勘提出了十余处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6.
“但书句”是现代汉语中表示转折关系的一种特殊句式 ,“法律但书”与“非法律但书”在现行法律法规中也运用得非常广泛 ,但运用中稍有不慎便会出现一些偏差。从刑事法律法规出发 ,认真分析并研究总结了但书句与非但书句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特点 ,这将对于现行有关刑事法律法规的制定及其理解、执行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但书句”是现代汉语中表示转折关系的一种特殊句式,“法律但书”与“非法律但书”在现行法律法规中也运用得非常广泛,但运用中稍有不慎便会出现一些偏差。若从法律法规出发,认真分析并研究总结但书旬与非但书句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特点,这将有助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及其理解。  相似文献   

8.
“但书句”是现代汉语中表示转折关系的一种特殊句式,“法律但书”与“非法律但书”在现行法律法规中也运用得非常广泛,但运用中稍有不慎便会出现一些偏差,从刑事法律法规出发,认真分析并研究总结了但书句与非但书句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特点。这将对于现行有关刑事法律法规的制定及其理解,执行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罗马法是世界法律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精美的概念构建、完善的制度设计、舒畅的规范表述,两千年来打动着各国的法律学者。从罗马法法律文本的背后读出其魅力所在,揭示这种人文奇迹产生的语境,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民法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应用法律学科 ,它既给人们以丰富的知识 ,也为人们学习和掌握它增加了难度。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弄清学科体例和重点 ;教会学生原理学习和案例学习的方法。其中原理学习 ,一要学好概念 ;二要分清特点 ;三要掌握构成要件 ;四要重视但书  相似文献   

11.
近30年来我国对就近入学政策的研究疏于对这一政策的内容进行分析,而教育政策的内容分析是教育政策分析的起点。改革开放以来的有关教育法律文本和教育政策文本中,对就近入学政策在对由谁来实施以及对谁实施就近入学、对为什么要实施就近入学、对怎样实施就近入学以及对怎样保障实施就近入学进行了规范。用法律规范的假设、处理和制裁三个要件和政策规范的目标、对象和措施三个要素对上述规范进行分析发现,法律规范中的就近入学政策比较重视处理规范,而对假设和制裁重视不够;政策规范中的就近入学政策存在政策目标不稳定、政策对象不够全面以及政策措施不够统一和配套等问题。完善我国就近入学政策的内容就要在法律规范和政策规范上克服存在的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醉酒驾驶机动车是否一律构成犯罪引发的争议,涉及我国刑法第十三条但书的司法适用问题。在罪刑法法定原则下,刑法但书不能直接作为出罪的法律依据。我国刑法但书实质上是一种与大陆法系的免责事由相类似的出罪类型。应当在刑法上明确可以刑法但书为基础予以出罪的具体情形并予以定型,从而作为出罪的直接依据。醉酒驾驶机动车在符合事先规定在刑法中的以刑法但书为基础的某种法律定型时,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相似文献   

13.
立法语言指规范性法律文本使用的语言。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最高的行为准则,具有无可置疑的法律效力,因此在语言运用中必须充分显示出法律规范的权威性。以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德语域理论为基础,从语篇的语言实现形式入手揭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范蕴涵的法律权威性。  相似文献   

14.
法律规范由语词、句群构成,其适用不是机械、僵化地一对一匹配,而是通过一定的价值评价进行解释。文义解释是法律解释的开始,是被最优先思考的。在司法裁判中,法律规范的适用总是出现各种问题,究其根源是模糊了文义解释界限。法学理论界对文义解释的界限做过很多探讨,却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运用类型思维对文义解释进行矫正,将法律文本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符合立法宗旨、保护法益的范围内进行文义解释,而不是呆板地适用文本的字面含义,最终实现法律对人权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的"字结构作为现代汉语的特色句式在法律文本中高频出现,对其结构的正确分析、内涵的准确理解和精确翻译是法律文本翻译质量的重要保证。基于中国刑法、合同法及英文译本,根据现代汉语"的"字结构理论,结合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和法律条文实例分析,不难发现运用词语结构、不定式、介词短语、分词结构以及状语从句等来实现"的"字结构的英译规律。辩证分析美国宪法的中文译本,可知法律英语中的条件句大部分可以转换为法律汉语中表示适用条件的"的"字结构。  相似文献   

16.
规范逻辑是现代逻辑的一个分支,它以表达人们道德观念及行为规范的各类判断和推理之间的逻辑关系为研究对象。所谓规范是指在一定社会集团中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行动原则,它的外延包括法律规范,道德规范,纪律规范,语言规范及风俗习惯等等。涉及行为规范的判断遍及政治、经济、法律以及各行各业各个不同领域,在法律和道德方面尤为显见。  相似文献   

17.
行政合理性原则在执法和司法中的适用遭遇诸多困难,但鲜有从立法层面、法律规范文本出发进行检视。立足当下行政合理性原则的规范现状分析,反思行政合理性原则的术语不统一、效力层级低、地位不独立的立法层面困境,并展望未来行政合理性原则的立法去向,在于统一法律术语、逐步提高规范效力层级以及将行政合理性原则作为独立的基本原则表述在法条中等。  相似文献   

18.
中文立法文本与英文立法文本在篇章结构、句法、词法等方面存在大量相似的语言特征,表现在:二者均遵守法律语言的语用原则;都体现了高度程式化的语篇特点;都属于冷冻体语篇,具有极强的权威性、庄严性;都大量使用结构紧密、说理完整的长句;都存在大量法律专业术语。但二者亦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化语言特色,如二者在法律专业术语的词源、构成方式、理解的难易程度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在句子的长度、引导法律规范行为模式的语言标记以及名词化的表现形式等方面也存在明显不同之处。在立法文本英译汉的过程中,译文的表达应尽量符合中文法律语言的表达习惯,符合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以更好地实现原文具有的规范功能和提供信息功能,避免读者对译文产生歧义和费解,保证译文的准确性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法律英译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特别是禁止和制裁犯罪行为的刑法规范的翻译。文章从平行文本对比的角度对中国刑法规范的英译进行研究,从词汇、句式和篇章三个语言表现层面分析中国刑法规范英文译本和美国刑法规范的异同,旨在找出英文译本的不甚完善之处,进而提高刑法文本的英译水平。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法律文本的组成及法律翻译的目的出发,阐述法律文本中将法律言语行为作为法律文本中翻译单位的科学性,并结合实例说明其可操作性。作者在文末指出该理论的适用性及局限性,目的在于进一步明晰法律文本中翻译单位的概念,提高法律文本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