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忠实在小说创作中大量撷取方言土语,使作品呈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与地域色彩,他的文学语言受中国文学史上方言写作传统沾溉甚深。他把当代由柳青、王汶石等老一代作家所奠定的方言书写经验吸收、改造和融化在自己的创作中,走出了一条既承传前人,又超越前人的独特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2.
教师课程领导是指教师在课程事务上通过相互影响来实现课程发展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生学习品质的过程。目前教师课程领导仍处于自发状态的因素主要在于:传统学校课程管理体制的影响、教师的课程意识淡薄、教师的课程参与意识不强、教师课程领导知能不足、教师文化的封闭与保守等方面。为使教师课程领导从自发走向自觉,应从赋予教师权限和建立对话平台,提高教师课程领导的专业知能,增强教师课程意识,建立合作开放的教师文化四方面努力,以促进教师课程领导。  相似文献   

3.
4.
王中 《天中学刊》2014,(4):90-92
作为20世纪20年代乡土小说的代表作品,《怂恿》开创了一种具有喜剧精神的乡土写作模式。同时也呈现了作者彭家煌对小说语言和文体的“有意”和有益的探索,昭示着一种新的写作方向与风格的诞生,即对“方言入文”的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章熊先生发表《我的语文教学思想历程》与《我对中学语文教材的几点看法》①,对其语文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作了全面的回顾,对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仔细研读后笔者感悟最深的是,语文教学应该从"自发"走向"自觉",确保走在语文教学科学化的正道上。"自发"的教学往  相似文献   

6.
在现当代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中,方言写作现象越来越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存在。方言写作并不是新时期才出现的,而是在中国文学的历史中一直存在并逐渐发展的;方言写作在新时期的小说创作中备受青睐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种种原因合力下的结果;方言写作在新时期的创作中既表现出对传统的继承,也有所创新,展现出新的特点;新时期的方言写作发展与危机并存。  相似文献   

7.
<正>很多父母在孩子2、3岁时发现孩子有很多"刻板"的行为,如2岁的然然穿袜子一定先穿左脚,再穿右脚;2岁半的淘淘睡前一定要听妈妈讲故事再道晚安,否则就难以入睡;3岁的丫丫一定要求爸爸把香蕉皮扔进厨房间的垃圾桶,因为奶奶说过客厅里的垃圾桶只能装废纸等。其实,这些表现正说明孩子进入了秩序敏感期。一、秩序敏感期是什么?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根据她的研究提出:在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敏感时期,在某一个阶  相似文献   

8.
吴莉玲 《甘肃教育》2011,(17):74-74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呢?人们更多地把视线聚集在习作教学的研究上,而往往忽视在阅读教学中对习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实,课文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而且也是习作的直接资源,习作既可以“取其法”,还可以“用其材”。我认为学生最常规、最有效的习作训练,应该渗透于阅读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9.
本文指出阅读与写作关系紧密,并论述了如何利用教材从词句、典型段落、标点、文章结构、课文插图、空白处、结尾、读后感等十个方面入手,挖掘读写结合点,有效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怪现象:教过的课文,学生已经读过一遍又一遍,甚至都能背得滚瓜烂熟了,可是文中应该理解的东西却没有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现象?当我们蹲下身子用心观察孩子们的世界,便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世界及由此形成的个性气质和独特情怀。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从被动走向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怪现象:教过的课文,学生已经读过一遍又一遍,甚至都能背得滚瓜烂熟了,可是文中应该理解的东西却没有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现象?当我们蹲下身子用心观察  相似文献   

12.
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过程应该是从文化探索到文化自觉、再到文化自信、最终达到文化自强的最高境界。我校提出了把学校文化建设转向师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与自觉追求上,真正让学校从文化求索走向文化自觉。一、明确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一所学校的文化建设必须有其独特的视角和切入点,必须在学校历史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深刻的思考与提炼,必须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这才是真正的以文化立校、以文化兴校。  相似文献   

13.
语言尤其是方言,常常成为作家故园情怀存储和释放的载体。陈忠实吸纳方言土语的文学书写动因从心理学角度可以追溯到他强烈的母语方言情结,这种情结与他对乡土家园的情感依恋密切相关,不仅蕴积在他的小说语言中,还无意识进入他的散文书写,甚至能突破诗歌文体的禁忌。  相似文献   

14.
课程建设:由“自发”走向“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课程建设中努力做好四件事:一是梳理学校课程发展的历史,寻找、确立课程灵魂;二是依照课程灵魂,将现有的课程结构化,形成课程体系;三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现有课程优质化;四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使课程特色化。学校课程建设由过去的自发行为变成现在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15.
红色文化研究的宗旨是研究我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历史进程及辉煌成就.学术自觉已经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学科自觉依然在路上.首先从二级学科做起,设置相应的硕士学位点.这是新时期学科建设的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拓展和深化.红色文化研究二级学科的学科定位、理论指导和边界是清晰的,设置并运行的条件也是成熟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非常突出.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的红色文化研究探索为此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惩罚行为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儿童施加某种影响,使儿童身体或心理产生不快的行为,其目的是通过不快或痛苦的体验,使学生“不当行为”减少或消失,从而最终达到人性之完善的教育行为。当前关于惩罚的相关讨论中,基本认同惩罚在教育中的警戒与教育作用,认为适度惩罚也是一种爱的表现。是教师的教育权力。主张惩罚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是有条件的,惩罚应是适度与有限制的。然而由于惩罚实施过程中的非理性特征和对惩罚行为的本质缺乏深入和辩证的理解,实践中容易造成“滥用惩罚”和“谈罚色变”的倾向,使惩罚失去其积极的教育价值和良好的心理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过渡阶段的陈忠实清醒地意识到文化背景和地域环境对于人物性格形成和命运走向的重要性。《梆子老太》、《到老杨树背后去》等作品已开始关注和着力刻画历史文化背景和地域环境对人物心理与命运的影响,并以建构人物的文化心理结构为创作重心;《蓝袍先生》的写作则预示了作家关于对民族命运的宏大命题的思考,使作家萌发了更为巨大的艺术"野心",因而诞生了创作一部"民族秘史"的初衷。作者对以往的创作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又注重对文学经典的吸纳,终于如凤凰涅槃般地完成了长篇巨制《白鹿原》的创作。  相似文献   

18.
苦难是余华小说喜欢反复渲染的主题。进.20世纪90年代,苦难主题不但被继承下来,并以此为基础,在“苦难”中寻找着温情和“爱”,让主题话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从亵渎到救赎,显露了作者开始探讨人性的真谛和哲学的关怀。  相似文献   

19.
办学要有境界。华东师范大学陈玉琨教授曾在我校百年校庆时,作了"学校之美与学校之德"的演讲,给我们提出了"校园美之研究"的课题。这几年,苏州十中办学思路逐渐清晰:"在美中激情地创造"、"从美之浸润到文化自觉"。这是我们  相似文献   

20.
教材的解读,是在给教师提供合适的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教师走进教材、应用教材最终走出教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阐述。我们应从以下3个维度学会解读教材:一、知识维度:走进教材,准确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