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誉为"明文第一"的<项脊轩志>,借项脊轩的兴衰,写了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家庭变迁的感慨.……  相似文献   

2.
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一篇借物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在这篇不足千字的文章中,作者巧借项脊轩的兴废,追忆了母亲、祖母和妻子的点滴往事,成功地塑造了归家三代女性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正如清代思想家黄宗羲所言:"余读归震川文之为女妇者,一往情深,  相似文献   

3.
明代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一篇借物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文章通过记叙项脊轩——作者当年的一座书斋,生动地追溯了青年时代刻苦好学的生活志趣,并由此引出自己同亲人——祖母、母亲、妻子的一段"多可喜,亦多  相似文献   

4.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借项脊轩的兴废来表达三世变迁、物在人亡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的散文。若能理清《项脊轩志》的情感层次,也就走进了归有光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5.
<正>清代梅曾亮评《项脊轩志》曰:"借一阁以记三世之遗迹",即借项脊轩来叙述祖孙、母子和夫妻间的"天属亲情"。细读文本我们发现面对这些天属亲情的失去,归有光的情感表达各具特色。当老妪复述归有光母亲周孺人对有光的疼爱时,归有光写到:"语未毕,余泣,妪亦泣"。回忆祖母当年持一象笏至,并勉励归有光"他日汝当用之"时,归有光写道:"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这"泣"和  相似文献   

6.
<正>项脊轩上空的月亮升起又落下,庭中的枇杷树花开又花落,归家也历经潮起潮落悲欢离合,唯一不变的是项脊轩中的琅琅书声。清人梅曾亮说,《项脊轩志》是"借一阁以寄三世之遗迹",文中的一句"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似乎成了我们解读这篇传世名作的金钥匙。而我却以为,在看似闲散记录的家庭悲喜中,我们能看到他坚韧不拔的精神源泉,能找到他在科举之路上屡遭挫折依然奋勇前行的精神支柱,《项脊  相似文献   

7.
<正>《项脊轩志》是明代散文大家归有光的代表作。项脊轩是作者书房的名字。文章借项脊轩写人记事抒情,深沉隽永,令人回味无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作品细节描写的精致,将作者绵长的情思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景物的细致《项脊轩志》开篇即写项脊轩是一所百年老屋,破旧而昏暗。经过作者一番修葺,面貌一新。增开窗户,室内洞然;室外兰桂竹木,错落有致,与栏楯相互掩映;白  相似文献   

8.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散文名篇,借一阁以记三代之遗迹,写出了对项脊轩的深切感情,也写出了对三代亲人的深沉怀念。作者极擅长细节描写,笔者谨从这些细节中拈出一二,从那些极容易被忽略的字入手,细嚼慢咽,别有一番滋味。  相似文献   

9.
《项脊轩志》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大家归有光的代表作.“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本文借“项脊轩”的兴废.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怀念。文章用自然、流畅的语言。平静而不动声色地叙写往事.言近旨远.辞浅义深。寓丰富于单纯。在平淡中见浓郁,是古今散文中难得的珍品。  相似文献   

10.
《项脊轩志》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每次读到归有光那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似乎听到一声悠长而深沉的叹息,不由悲从中来,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作者"借一阁以记三代之遗迹",睹物怀人,悼亡念存,娓娓细谈,感情极为悲切。梦想破灭的悲痛,母亲早逝的悲凉,祖母期望落空的悲戚,爱妻离世的悲伤构成了归有光的悲情人生。梦想破灭之悲"项脊轩,旧南阁子也。"一个一丈见方的百年老屋  相似文献   

11.
《项脊轩志》作为经典作品被选入各个版本的教材。这些教材不约而同地删去“项脊生曰”一段,并将删节后的文本定位为“借一阁以记三代之遗迹”,将文本主题理解为“志物怀人,悼亡念存”。这种编排和解读忽视了《项脊轩志》原始文本分两次完成的情感差异,遮蔽了归有光借科举以振兴家道的人生追求和科场失意的人生经历,存在着对原始文本肢解和曲解的问题。对于《项脊轩志》的理解应当立足原始文本,结合相关史料,挖掘文本的隐含信息,从而探究作者的创作心理和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12.
王猛  魏艳丽 《文教资料》2011,(10):14-15
中年丧妻,是归有光人生中最为悲切的一件事。归有光对刻骨铭心的爱情的表达技巧就十分丰富。《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名篇。借项脊轩的兴废,归有光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感情。  相似文献   

13.
<正>一、"室""轩"意味品读1.蓄势师:上节课,我们对第一个"含义",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把握,我们注重的是准确。这堂课主要是对第二个"含意"的把握。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项脊轩志》,那什么叫"志"呢?生:记。2.揭秘师:记,记项脊轩。这篇文章写的是项脊轩,或者是和项脊轩有关的人和事。这篇文章称项脊轩名称的时候,除了这个项脊轩的"轩",还有什么另外的名称吗?生:室。(师投影,突出原文中含"轩""室"的语  相似文献   

14.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名篇。作者"借一阁以记三代之遗迹"(清人梅曾亮语),睹物怀人,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感情。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是本文的一大特点。而文章中最动人的细节无不充溢着"爱"与"被爱"的情愫。本文选取其中三处进行简要分析:一处为"我爱陋室",一处为"祖母爱我",一处为"夫妻恩爱"。"我"爱陋室。项脊轩不可不谓"陋室"。一是很小:"室仅方丈,仅容一人  相似文献   

15.
<正>归有光19岁时写《项脊轩志》。项脊轩,是小阁子,"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的破败的"百年老屋",也是"余稍为修葺"而成的书屋。它见证了"我"的读书之"可喜",也见证了家破人亡之"可悲":伯叔分家,母爱不再,祖母遗愿不遂。归有光32岁时补写《项脊轩志》,项脊轩又见证了"我"的婚姻的幸福与不幸。归有光写读书短暂的喜,不过是为了衬托人  相似文献   

16.
<正>《项脊轩志》是一篇出色的抒情散文。作者"借一阁以记三代之遗迹"(清人梅曾亮语),睹物怀人,字字深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这番深情,笔者以为,在教学过程中当立足于文本细读,从"语言品味"起步,从以下若干方面引导学生细读《项脊轩志》。一、品味环境描写语言文章第一段中,"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用"寂寂"描写"庭阶",便使白天的整个环境变得异常寂静。在这样的环境中,"小鸟"俨然成了名副其  相似文献   

17.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一篇融叙事、抒情、写景为一体的传世美文,作者“借一阁寄三世之遗迹”,文章以忆三代故人为叙事主线,状旧居项脊轩之景,言喜写悲叹志。自问世以来,这篇散文就以其朴素悲凄之情打动着万千读者。  相似文献   

18.
明代归有光的<顶脊轩志>,是一篇借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文章通过记叙项脊轩--作者当年的一座书斋,生动地追溯了青年时代刻苦好学的生活志趣,并由此引出自己同亲人--祖母、母亲、妻子的一段"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往事,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19.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作者借项脊轩的兴废叙写了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的变迁。透过归有光清新淡雅的笔触,读者可窥视到他丰富蕴藉的内心世界,哀婉动人的往事回忆渗透了作者浓厚的思亲之情:日常的琐事、生活的细节,寄寓了作者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内心难言的伤痛。  相似文献   

20.
《项脊轩志》是一篇题材平淡却感人至深的抒情佳作。几百年来备受人们推崇,被姚鼐称为“太仆最胜之文”。文章以项脊轩和或喜或悲的思想感情为线索,记叙了与之相关的人事变迁,借百年老屋的几经兴废,回忆家庭琐事,表现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表达了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厚感情。文章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写“多可喜”之情,后一部分写“多可悲”之情。文章一开始,作者便用特写镜头将项脊轩的风貌展现在我们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