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着"字在重庆方言中虽然使用得相当频繁,但是学术界对于重庆方言中"着"的词性还有很多不明确的地方。本文对"着"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全面的分析,重点分析容易混淆的动词、介词和助词用法,明确了三者的区分标准。  相似文献   

2.
“着”析     
现代汉语里,“着”的使用率颇高,无论在口头语或书面语中,都频频出现.它可以与“来”构成“来着”句;也可以与“呢”构成“着呢”句;它还可以粘附在动词、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之后,表“进行态”、“持续态”与“静止态”;它另可以当名词、动词、形容词或语素使用等,本文涉猎以上几个方面,并对语法学界的个别前辈的某些立论提出些微的异议,这谈不上是商榷,商榷是同辈间的事情,而是企望求教于语法学界所有“术业有专攻”的先生们.  相似文献   

3.
词类划分是汉语语法的基础,而划分标准的原则确立与实际操作,又直接决定了调类系统和具体询性认定的科学性价值。本文在归总自此以前各种划分标准及理论认识的基础上主要是摆问题,涉及词类的分合、“名物化”和兼类,并有侧重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针对具体词语依据大量事实材料进行分析,试图说明问题的复杂性,有待于认识步步深入。  相似文献   

4.
<正> 词类划分是现代汉语教学与研究中最重大的问题之一.现代汉语的词跟西方语言的词相比有许多独特之处.这就便得汉语的词类划分成为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至今仍然没有一部权威的全面标明词类的现代汉语词典.这不得不令我国的教师、学生、中文信息处理工作者以及外国朋友们感到遗憾和焦急.从1898年(马氏文通)起,广大的语言学者为解决汉语词类问题作出了许多贡献.1953至1955年我国语言学界开展了词类问题讨论,中华书店出版了《汉语的词类问题》.1988年在北京槐树岭召开的“第五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的主题就是词类问题,语文出版社出版了《语法研究和探索(五)》.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会议,聆听了吕叔湘先生、朱德熙先生等前辈和时贤门的高论,深受教益.槐树岭会议以后的八年来,笔者又学习了新发表的有关词类的论著,现在把自己对于现代汉语词类划分的思考写在下面,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5.
词类划分问题是一个老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针对当今汉语词类划分的结论,提出了三个疑问:1.划分词类的目的是什么?2.为什么拿现有的词类在古代汉语中会遇到"词无定类"的尴尬?3.汉语的词类结论在实践中是否得到了充分地应用呢?并且,谈了些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6.
词类划分问题是一个老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针对当今汉语词类划分的结论,提出了三个疑问:1.划分词类的目的是什么?2.为什么拿现有的词类在古代汉语中会遇到"词无定类"的尴尬?3.汉语的词类结论在实践中是否得到了充分地应用呢?并且,谈了些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7.
重庆方言中的疑问词“哪个”在实际语言活动中可以指代人,也可以指代事物,相当于普通话中“哪个”和“谁”两个疑问代词的用法.本文将重庆方言中的“哪个”与普通话的“哪个”和“谁”比较,以总结出重庆方言的“哪个”用法的特点及规律.  相似文献   

8.
安庆方言中的“着”许国萍安庆市地处安徽省西南部,南临长江。安庆方言属江淮官话。本文主要分析安庆方言中“着”(读〔tξo〕,入声)的用法。一1.1在安庆方言中,“着”能够附着在动词、形容词的后面表示持续。先来观察一组句子:A1.我讲你这个人呐,叫你看灯...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馆陶方言中的"着"字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着"字的读音与用法并不相同。本文主要针对馆陶方言中"着"字的两读及其作动态助词时的情况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
以与普通话比较的方式,从特殊用法、语法化和语法意义、两者异同等三个方面描写分析了庆云方言里的助词“着”和“的着”,可以发现“的着”即“去着”,并与普通话“来着”相当。  相似文献   

11.
词类划分是现代汉语教学与研究中最重大的问题之一。现代汉语的词跟西方语言的词相比有许多独特之处,这就使得汉语的词类划分成为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至今仍然没有一部权威的全面标明词类的现代汉语词典,这不得不令我国的教师、学生、中文信息处理工作者以及外国朋友们感到遗憾和焦急,笔者又学习了新发表的有关词类的论著,现在把自己对于现代汉语词类划分的思考写在下面,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12.
柳明月 《文教资料》2010,(24):34-36
在英语学习中不难发现,有些名词如"fish""hook"等在和"to"组成动词不定式时,这些名词又可当作动词来用。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这类词既可以作名词,又可以作动词,根本无法给这类词的词性作一明确定性。本文作者针对这种观点进行了论证,认为,认知语言学侧重的是人的体验性和心智性,而范畴的切分应该以清晰的逻辑为理据。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范畴化理论。  相似文献   

13.
“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普通物质名词。它具备一般名词的语法特点,在句子中,常常充当主语和宾语。它的构词能力很强,能与别的名词融合成许多偏正式结构的新名词,如“水牛、水兵、水泥、水车”等,仅《现代汉语词典》所列的这类词,就有一百多个。它与某些词组合,可以构成ABB式结构的形容词,如“水灵灵、水汪汪、水淋淋”等。它还能与别的词组合成不少成语,如“水到渠成、水落石出、水中捞月”等。有时,它可作量词,如“这张被子洗了几水”,“几水”即几次;不过这种用法并不多见。以上,只是“水”在普通话中的用法。考察长沙方言中的“水”,它却有些不同的特点。 1、作动词和形容词。在长沙方言中,常有下列两组不同的话: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南昌话中两个特殊的语尾附加成份是和着进行了语义上的分析,对研究赣方言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05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有一道“赶车问题”,细细品来,却饶有兴趣.题 8个人乘速度相同的两辆小汽车同时赶往火车站,每辆车限乘4人(不包括司机),其中一辆小汽车在距离火车站15千米的地方出了故障,此时离停止检票时间还有42分钟,这时  相似文献   

16.
调查发现河北方言保存了近代汉语中语气助词"着"的一些用法,还有一些有特点的用法。根据所表语气的不同,我们将语气助词"着"分为表祈使的语气助词"着",表疑问的语气助词"着"和表假设的语气助词"着"三类,其中表祈使的语气助词"着"可以表示命令、嘱咐、威胁、警告等不同语气,有的在表祈使语气的同时兼表先行意义。  相似文献   

17.
馆陶方言中"着"有五种不同的读音,每种读音的分布和语法意义都不同。本文主要针对馆陶方言中"动词+着"的情况进行分类探讨研究,了解掌握"动词+着"结构随着"着"读音的变化而表达的不同的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怀宁方言中动词词尾"着"字的分析,得出"着"字的三种语法意义:表示动作的进行;表示性状的持续;表示动作的完成。同时,"着"字后可接结果补语、时量或动量补语,并可表一定的趋向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怀宁方言中动词词尾“着”字的分析,得出“着”字的三种语法意义:表示动作的进行;表示性状的持续;表示动作的完成。同时,“着”字后可接结果补语、时量或动量补语,并可表一定的趋向义。  相似文献   

20.
重庆方言助词“起”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方言助词“起”在实际言语活动中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进行,也可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并且还可以构成重叠式或出现在连谓结构中,表示一种动作状态的持续或动作行为的方式、结果。它的语法分布比较接近普通话的动态助词“着”。而表祈使语气、动作可能和起垫音作用的“起”则是重庆方言的独特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