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因为姜夔先写词,后谱曲,所以他的在词韵平仄的使用方面非常灵活。姜夔自度曲最常用仄声,他的声调运用是与情感抒发紧密相连的。在自度曲的韵处,姜夔更是爱用去声字,且由于他对音律的重视,使他的词读来和谐通畅,具有雅致。  相似文献   

2.
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词前小序中“予自度此曲”句,标明本词是自己创制的曲调,即“自度曲”。“自度曲”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汉书·元帝纪赞》,其文曰:“元帝多材艺,善史书,鼓琴瑟,吹洞箫,自度曲,被歌声。”对“自度曲”,后人有不同的注释。应邵注为:“自隐度作新曲,因持新曲以为歌诗声也。”臣赞注为:“度曲,谓歌终更援其次,谓之度曲。《西京赋》曰:‘度曲未终,云起雪飞。’”颜师古认为:“度,音大谷反。”即读今“铎”字音。而臣赞引《西京赋》为注,他把“度”字解释为“过渡”的意思,于是可知他把“度”读作“杜”音。但应邵所注是…  相似文献   

3.
姜夔的自度曲风格独特,反映出他清幽淡雅,孤寂高洁的人品气质和内心情感。意象是分析古诗词的关键,通过对古诗词的意象分析能更好的解读诗词的内涵深意。《鬲溪梅令》是十四首自度曲之一,其意内敛高雅,其象优美朦胧,其调幽婉动人。  相似文献   

4.
《杏花天影》是我国宋代词人姜夔词调音乐的代表作之一。以姜夔创作该曲的历史背景为基础,运用音乐学分析的方法,发现其将文学与音乐进行高度融合,表现了姜夔写作之时的真情实感。该作品也反映了中西方普遍存在的悲美意境。  相似文献   

5.
现在所流传下来的古代最早的乐谱,是南宋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集》,其中有他的14首自度曲,为唐代古曲(《霓裳中序第一》《醉吟商小品》)填词的两首,为范成大所作曲填词一首(《玉梅令》),《越九歌》十首。这些乐谱已由杨荫浏、阴法鲁同志从1947年开始用了九年时间,于1956年终于译成现在记音准确的五线谱了。姜夔是南宋词坛很有影响的词人、音乐家,他填词注重音律,写词谱曲更是讲究词曲相谐,追求艺术美。他给我们留下的这些音响资料,不仅是我们更全面了解姜夔及其作品,更深一步研究宋词的宝贵资料,甚至是研究唐代诗歌非常难得的珍品。因此,我们应当注重姜夔乐谱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诗词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化的典范。本就毛泽东格律诗平仄用韵情况作了详尽的考察。作认为,毛泽东从诗词格律既严格遵守,又不墨守成规,“平仄从严,用韵从宽”,这对我们创作传统诗词和探索我国诗歌发展道路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关于仄声韵格律诗的平仄格式,学界迄今很少有人专题论及。将仄声韵的平仄格式与平声韵诗的平仄格式略作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仄声韵诗的平仄格式,有不少与平声韵诗的平仄格式一样,无论是五言还是七言的诗,也都有四种基本句式和四种基本格式,平仄变化的规律性也很强,与平声韵诗不同的只是出句末字不入韵的字可用平声也可用仄声,且平仄格式更灵活多变。  相似文献   

8.
清人在创作自度曲时,将其称作管弦,以昆曲的形式呈现。经过各大词派孜孜不倦的探索,清人最终在词的本质以及恢复词乐之美的追求上有了共同的理解,形成所谓的词律之学。清词复兴,词律之学是最耀眼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10.
姜夔词中副词运用较多,且蕴含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形成了独特的词境与艺术效果。姜夔词中副词的运用使词中名物的列举与描写变得疏远,将名物之间的距离拉开,达到一种较为虚空的审美状态,形成“清空”的风格。副词暗示的时间变动能使词作在较短的篇幅之内形成较大的时间容量,且形成跌宕起伏、灵巧流转的特点,避免了词的“质实”。此外,姜夔在词中寄予了相思恋情、身世之感家国忧叹等思想情感。在使用副词时,他在其中寄托其情感,通过使用带有主体态度的副词造成独特的情感表达效果,即情感的内敛倾向,表现为情感的深沉含蓄。  相似文献   

11.
姜夔作为南宋格律词派的杰出代表,其词音律和谐精密,词句雅正工丽,词风清空峭拔。“清空”、“骚雅”是历来批评姜夔艺术风格之定论。从姜词色彩词语运用这一角度可以分析其清空骚雅的艺术特质,从姜夔生活的时代及身世背景等可以探究造成其词清空骚雅的艺术成因。  相似文献   

12.
悼念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逝世周年 去年九月九日,惊闻垂耗,肝肠欲绝,挥泪度“巨人归”词,今值周年,遗恳雄图,形势大好,复填一问以志哀衷。(一)哀乐又低回,敬奠巨人归。妖清国治,八亿启心扉。启心扉,化春雷。现代强邦期有日,域内睽睽,域外睽睽!华夏自崔克,一赖导师为。瞻高瞩远,国柄授英威。授英威,拯艰危。万国千秋歌不绝,韶岳巍巍,华岳巍巍!(二)天籁起哀吹,星月顿无辉。巨人归去,宇宙泪横飞。泪横飞,万山垂。舀尽五湖四海水,难写伤悲,难洗伤悲!一手载见神威,万一tl上有卜码!。英灵水驻,六合染金晖。染金晖,听惊雷。遗志在胸枪在手,可识妖…  相似文献   

13.
姜夔词探论     
本文概要介绍了南宋词人姜夔作品词精韵美、清虚骚雅、寄慨沉郁、含蓄蕴藉、缘情触绪的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14.
平和仄是指中古语音的两大类声调。要明白它,还得先明白四声。 根据传统说法,是南北朝梁代的沈约最先发现平上去人四声,著有《四声谱》。唐人曾对四声作过描写:“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明代真空和尚曾作《玉钥匙歌诀》云:“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这种描述虽不甚科学,但可以使我们初步懂得: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中阐释说:“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王力先生的论断,理清了中古  相似文献   

15.
姜夔是南宋大词人,一生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词作格律严密,素以空灵含蓄著称,然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他评价不高,其原因在于姜夔其人其词离王国维推崇的"境界"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6.
南宋词人姜夔,一生漂泊无所归依,从姜夔这一特定的客居身份入手,通过对家的阐释,分析姜夔飘零江湖有家难归时所面临的独特的生存困境,以及在这种生存困境中的独特感受,即其客居意识。从四个层次来解读姜夔客居意识的独特内涵。  相似文献   

17.
姜夔作为南宋词坛一大家,诗词兼擅,虽然没有专门的词论专著传世,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他人词论的记载和姜氏本人的创作中一窥其词学思想。姜夔的词学观体现在:对法度的追求与自觉遵守;“清空”境界的实现与“骚雅”精神的表达;对歌词协律合乐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19.
《人民教育》编辑部来书征稿,爱作此诗以求教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学步导幼儿,人人有经验。或则扶其肩,或则携其腕,.准令自举足,不虞颠仆患。既而去扶携,扰恐足未健,则复翼护之,不离其身畔。继之更有进,步步能稳践,冀护亦无须,独行颇利便,他日行千里,始基于焉莫。似此寻常事,为教倘可鉴。所贵乎教者,自力之锻炼。诱导与启发,讲义并示范,其道固多端,终的乃一贯,譬引儿学步,独行所切盼。独行将若何?诸般咸自办: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辫,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学者臻此境,固非于一旦,而在导之者,胸中存成算,逐渐去扶翼,终酬放手愿。当其放手时,此…  相似文献   

20.
文论家和文学史家都认为“一代有一代之文章”。也就是说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一种代表性的文体,在这一特定的时期里,这种文体的作者最多,作品最繁茂,艺术成就最高,对后世的影响最大,以致于人们一提起那个时代,便会联想起那种文体,那些文风;当然,提起那种文体,人们也会联想起那个时代。唐诗、宋词即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