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陆海霞 《考试周刊》2012,(19):38-38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插图是结合课文中叙述的事物描绘出的具体形象。插图在语文教材中具有形象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因此,在工作实践中,作者充分利用插图这一生动的教材,注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教材中具有直观形象的图片、照片、图表、表解等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系统,习惯上称之为"插图"。生物教材中有许多生动的插图,在教学中,如何较好地利用插图培养学生能力,值得探讨。 一、观察与识图能力的培养 1.引导观察 观察能力是其他一切能力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就不能很好地感知客观事物,故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在生物教学中,老师可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相似文献   

3.
高中生物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插图丰富,在每个章节的教材内容中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插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注重对插图教法的研究,充分发挥教材插图的作用,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观察插图和  相似文献   

4.
一、利用文本插图。让学生的想象更具体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课文中的插图,直接表现课文的重点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插图,利用插图“不动”的特点,让学生在变“静”为“动”的想象过程中,引导学生更加形象、深刻地理解课文,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教材插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巧妙利用教材插图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相似文献   

6.
一、利用插图求高效 课文插图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项重要资源,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和启迪性等特点。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很多色彩鲜明的插图和赏心悦目的背景图。它丰富了教材,美化了版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观察插图,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7.
翻开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一幅幅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插图使人眼前一亮。但由于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取消了以前小语教材看图学文这一固定类型,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淡化了插图教学,只是泛泛地要求学生看一看。笔者认为,现行小语教材配备了大量的插图,这些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内容丰富、覆盖面广的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教学资源,不但不应该淡化,而且应该进一步加强运用。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物教学》2016,(8):42-44
教材插图的功能定向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探讨教材插图的功能对学生审美、绘图、理解、迁移、观察、想象和创新等综合能力培养的影响,以此为基点对中图版高中生物教材插图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利用教材中的模型、插图和挂图、活的生物体、标本.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挂图和模型是生物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教具,它和教材中的插图都是根据教材的主要内容或者难点而绘制的,具有紧密配合教材,生动、形象、可视性强的特点.使用模型、挂图和插图进行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通过视听感官与大脑思维的积极协调活动,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不仅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教材,也使学生的记忆能力、判断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材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插图丰富。课文中丰富多彩的插图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教材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课文中的插图起着突出重点,加深理解,发展思维和提高理解语言文字能力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巧妙地利用插图,发挥插图的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李君 《教育艺术》2009,(8):12-13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在辅导学生结合插图领会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意外地发现,学生对文中的插图非常的感兴趣,几乎是有了插图的课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格外浓厚,学习的效果就有明显提高。这是因为在学习课文时,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凭借插图中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刻领悟出相关文字的丰富内涵,激发了学生的再造想象,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也就无意中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由此可见,插图对语文教学大有益处。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丰富、色彩鲜艳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但发挥着装饰教材的作用,而且还担负着重要的教育功能。就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教育功能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相似文献   

13.
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部编版教材根据一、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插图改革上下足功夫。发挥部编版教材中插图的新优势进行教学,能有效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材中的精美插图对低年级学生有特殊作用,在培养学生说话写话能力的时候,如果可以合理利用插图,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充分发挥课文插图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在辅导学生结合插图领会课文的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依据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化学学科的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新编初中教材的显著特点是图文并茂,以图代文,使得打开教材顿觉眼前一亮,一幅幅精美的插图令人目不暇接,这些插图其信息量大、内涵丰富、形象直观。  相似文献   

17.
龙益军 《教育艺术》2009,(10):47-48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中就关注对历史地图和历史插图的考查。而且,比重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一定要有效利用教材中的地图和插图资源。  相似文献   

18.
历史教材中的插图丰富多彩,内容生动有趣,在新编教材中占相当重要的位置,是初中历史课本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历史教学中合理利用教材插图,不仅能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还能帮助教师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何有效利用教材插图,引导学生掌握图中学史的方法是摆在初中历史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插图是指附在文字之间用来帮助说明内容或增强文字感染力的图画,用以内容的再现和文字的补充说明,是教材中的"第二语言",也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初中科学教材中编者精心设计选编的插图,就是课程实施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教学资源,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创造性地运用插图资源,让它焕发光彩。文章作者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不同插图分类教""重点插图识、析、用""个别插图联生活"的插图教学,改变现有的僵化被动学习局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实验教材,选编了很多贴近儿童行为、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的文章。同时,还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及内容需要,编绘了许多幅色彩鲜明的插图和赏心悦目的背景图。这样不仅丰富了教材,美化了版面,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便于进行听说读写多项训练,陶冶学生爱美情趣。但教材中不可能处处有插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