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质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与课堂的情境密切相关,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为每节课的成功做好铺垫极为重要.本文从创设问题情境的技巧出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激活现有的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  相似文献   

2.
凌俊华 《广西教育》2008,(20):89-89
一、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一般来说,创设问题情境时应当遵循这样的原则:问题要小且具体;要新而有趣;要有适当的难度;要富有启发性。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必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还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智力水平;问题情境的创设要适时。可以通过如下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3.
<正>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理解数学,"问题——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问题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教师在新课的引入过程中,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发,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新知识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成功的兴奋和学习的乐趣.一、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1.情境创设中来点"慢镜头"。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创设情境时让学生走马观花而过,就不能绽放问题情境的全部美丽。如果教师在情境创设时来点"慢镜头",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就能激起学生无穷的遐想。  相似文献   

5.
一、利用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创设情境以旧带新,让学生在自身知识学习的新陈代谢中自然而然地发展成长。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要考虑学生现有的水平,哪些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相似文献   

6.
新材料、新情境是高考命题大势所趋。如何运用切合考生已有知识经验的材料创设情境、设计问题是涉及考试信度和效度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创设有建构意义的教学情境建构主义认为,在实际情境下或通过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  相似文献   

8.
<正>创设新情境是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的显著特征,也是对考生综合能力考查的有效途径。新情境在高考试题中往往需要学生运用储备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佐证并与学生的定式思维相冲突,要求学生敢于质疑,立足新情境,迁移知识。教学中创设新情境,在问题导向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思考问题的欲望,以提高学生学科思维能力,达到教学效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情境创设中其基本功能和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是通过特定的情境,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激活现有的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活动中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发展。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成为许多教师的自觉行为,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很多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低效的或无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有意创设诱发直觉的教学情景任何直觉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下才能触发产生,创设问题的情景,诱发学生直觉思维的启动,抓住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情境是对学生学习新知识产生新能力的要素,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已有经验融入情境。这个教学情境是适应学生的发展,是有发展性的。据此,本文结合几个教学中的案例,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操作情境、游戏情境、问题情境、联想情境、故事情境等。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创设。不仅是发展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操作模式的要求,而且能使课堂洋溢着旺盛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这是许多教师的共识,但遗憾的是,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创设有效的情境。为什么教师辛辛苦苦、绞尽脑汁创设的情境不能打动学生们的心呢?本文结合《认识钟面》一课中的几个教学片段谈一些想法:一、创设的情境应贴近学生的知识经验实际《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3.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而同化与顺应离不开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经验与表象,情境创设则为提取长时记忆中的这些知识、经验与表象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马景贤 《吉林教育》2008,(15):49-5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新课程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是学生依据先前的认识结构主动和有选择地直觉外在信息,建构其意义。课程的意义在于为学生创设一个与知识相遇的情境,在这一情境中教师帮助学生将知识作为探究的起点,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与知识进行对话,经过探究性活动对知识进行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情境和素材。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6.
张惠 《安徽教育》2010,(9):52-52
<正>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创设问题情境已成为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成了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学  相似文献   

17.
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存,而且容易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以境生情",可以使学  相似文献   

18.
论高等数学探究式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了问题情境创设的几种方法,如利用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化抽象为直观,以增强情境的新异性;利用已有的知识创设问题情境,以增强情境的适应性等。  相似文献   

19.
直觉思维是依靠心志直接觉悟的思维活动,整体性、直接性、非逻辑性、突发性、模糊性是其基本特征。直觉思维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为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好直觉思维要从整体上把握教育对象、创设特定的情境氛围、组织教育对象到社会生活中自我体悟生活的本质、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等模块完成非逻辑加工、开发受教育者切身感受中的隐形知识、情感价值及利用教育者的人格魅力等。  相似文献   

20.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策略.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学生可以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使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课标也提倡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