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当前片面追求电视收视率带来了一些节目格调低下、思想苍白、道德观扭曲;媚俗、克隆、猎奇等负面效应,而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电视节目的创作者缺乏一种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意识,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传播缺乏一种应有的理念和追求.所以这个问题应该在现行的高校影视专业教育中就得到重视,加强这种审美传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求真、尚善、审美的教育; "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教育和"情感化交流"审美教育.通过加强这些方面的教育,以使这些"准电视人"形成有品位的审美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黄烨 《文教资料》2007,(15):176-177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1],当前这一理念已得到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普遍认同。但是,许多人对“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本文就此围绕“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实践认识、以及如何培养等方面作探讨。  相似文献   

3.
当下我国艺术传播受市场逻辑和消费语境的影响,艺术作品的政治性、审美性、伦理性被忽视,艺术作品沦为类型化生产线上的商品,艺术传播呈现出通俗艺术一枝独秀的传播格局。同时,艺术主体被物化,也被异化为消费符码。要化解这些问题,需正视艺术作品娱乐性、审美性、伦理性中蕴含的快乐维度;让艺术传播扎根传统文化土壤;可巧用大众传播推动各类型艺术均衡发展;还需倡导艺术主体回归艺术本性和精神本质。  相似文献   

4.
审美教育的理念与高校美育课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等院校审美教育尚未得到普遍重视,有必要学习、借鉴中外学者关于审美教育的思想和理念。针对高校学生审美素养普遍较差的现状,深入剖析其原因,主要是目前高校审美教育存在课程和活动安排不合理、学生美学知识缺乏、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亟须培养等普遍性问题,进一步提出在高校加强审美教育的初步构想,包括确立审美教育的课程和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方法,开展校园文化生活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后殖民主义文化语境中,“东方情调”的审美意义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理论问题。由于审美关系的多元性,“东方情调”必然呈现出多重性的审美意义。在分析以校方情调”为风格特征的艺术作品时,应该看到中国与西方社会在现实基础以及文化关系方面的差异和不同,进而分析对待这些作品的不同的审美态度,还应该分析中西方文化在艺术表达机制方面的区别,具体地说,也就是寓言和“韵”的区别。“韵”是一种以听觉性表达机制为基础的对象化方式,它具有丰富性、和谐性,以及以“远出”来达到交流的辩证属性,由此决定着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意义。因此,对“东方情调”的艺术作品不应该简单地作出否定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林秋兰 《新教师》2022,(7):56-57
<正>当前部分青年教师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理念缺乏时代感、设计缺乏层次感、板书缺乏立体感的实际困境。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立足“三三三”模式,谈谈解决这些问题的几种方法。一、树好“三性”,让理念体现时代感先进的教学理念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在课改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堂要运用符合时代发展的新理念进行教学,展现教育教学新形势。  相似文献   

7.
小学英语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主要是学校内部人力资源缺乏,教师流失严重。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小学英语教师的人文关怀;关注他们的生命、生存和成长。  相似文献   

8.
文分析了由于我国师范课程设置和教师继续教育对教师的美育修养有一定忽略,使我国教师在美育修养方面存在对美学及美育理论知识缺乏深入的了解、对审美心理学和美育心理学知识缺乏了解、缺少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创造学科美的实践等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对美学及美育基本理论的学习、加强对审美心理学和美育心理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学习和探索学科美学及学科美育的规律、加强创造教学美的体验这四种提高教师美学修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养成教育:对传统德育的反思养成教育的提出,主要是解决中小学德育的基础化问题。我国中小学德育面临种种矛盾;一方面在呼唤加强精神文明,提高民族素质;另一方面具体加强的却大多是“文化素质”教育;一方面无时无刻不在强调德育的地位,另一方面德育往往只能在课堂教学中稍稍加以落实,而且主要是一种认知教育。德育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忽视了“做人”的教育。这种“做人”的教育包括道德情操、心理素质、行  相似文献   

10.
缺乏艺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缺乏艺术教育的人是不和谐的人。审美教育的实质是对创造性的追求。1986年3月25日,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七五”计划的报告中提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方针。”至此,又重新确立了美育地位。这对提高我中华民族的全面素质具有其深远的意义。所谓“美育”,即“审美教育”。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它是以美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艺术作品美的感知、欣赏和创造过程来提高人格素质的教育。高等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作为“人才”当然应该具…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节日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的艺术作品形式不仅凝聚了深厚的民族民俗文化,而且具有独特浓郁的审美价值.这些艺术作品形式因其可观赏性与可操作性而与儿童的天性相契合,因此可以利用这些艺术作品形式对学前儿童实施手工教育,其主要途径包括:一是根据时令利用不同节日独有的民俗艺术作品形式开展手工教育活动;二是利用某些传统节日共有的艺术作品形式进行专项的手工教育活动.基于传统民俗节日中的艺术作品形式开展儿童手工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文素养,拓宽儿童的文化视野,而且有助于儿童形成民族文化认同感与民族情怀.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在新课改中英语教学、教材和评价问题,并从教师、编写者及社会等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即教师未能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对“新课改”的认识与理解不足,教材编写者与广大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对“新课改”理念的认同感不足,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关于加强高校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审美教育的含义和加强高校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审美教育的方法:首先是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寓美于教学中;其次是学校把审美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贯穿于高校教育过程的始终.  相似文献   

14.
普列汉诺夫曾经指出:“很美地画了一个老人”和“画了一个很美的老人”是截然不同的。“很美地画”出来的作品,是为了满足人的审美需要而创作的,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因而是艺术作品。而画一个“很美的老人”,却并不一定是创作了一件艺术作品,因为老人很美,但也许画得并不美。借此,我们可以理解,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它不仅仅是某种技巧的产物,也不仅仅只是合乎人的感官审美要求的美的形式,而是传达了艺术家特有的审美经验的作品。艺术作品的主要价值是审美价值,这是必然的。因为从艺术家的…  相似文献   

15.
构图按照艺术的本质、规律,将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组合起来,构成了特定的意义,这使得形式本身具有了“意味”。作为艺术作品的内部形式,构图是一种典型的“有意味的形式”。素描训练要考虑构图形式所具有的“意味”,主要从三个方面去体验,即形式语言表现的把握、视知觉感受的合理性和审美需要的满足。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要想提高学生对审美意味的理解力,就必须遵循审美活动的规律,采取艺术教育的特殊方法。为此,对艺术作品和艺术理论的发展作一些梳理和总结,可以为艺术欣赏教育提供一张有益“的线路图”。  相似文献   

17.
孙献华 《江苏高教》2012,(4):114-116
20世纪的中国审美教育建设以西方审美教育体制为师,建构了完整的"西化"审美教育制度。其主要表现在审美教育思想体系的西化、审美教育实践资源的西化、缺乏独立教育创新的思维惯性等方面,这些西化问题对于当代审美教育转型而言造成诸多不利。因此,重新审视西化的中国现代教育制度成为审美教育制度改革创新必须迈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个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我很容易被美好的文艺作品所打动”这句话符合你的情况吗?选择“完全符合”的占20%,“比较符合”的占31%,“不太符合”、“完全不合”的占49%,竟有近一半的学生对文学作品缺乏审美情趣和体验。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学生如此麻木,以致审美情趣低下?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学生很少接触到优秀的艺术作品,缺少感知和欣赏艺术作品的时间和机会;家长和老师平时很少指导学生感受和发现美好的事物,对生活中的美熟视无睹;教学的功利性太强,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完全是为了过独木桥,在激烈的竞争中,审美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水中…  相似文献   

19.
sh的博客     
美术教师要让学生对艺术作品产生审美认同,能用“大美术”的眼光去看待艺术作品,教师应该创设各种手段和方法,让学生能对这些艺术作品产生审美认同,愿意去欣赏、会欣赏、敢评述,那才是欣赏的真正开始。在课堂实录中就有一些经验值得大家借鉴。如:创设课堂情景,直观欣赏、讨论,理解审美差别;  相似文献   

20.
刘继 《科学教育》2005,11(1):27-28
社会需要人才,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然而就这方面能力而言,我国的教育一直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教授曾指出我国的教育存在着知识面太窄,缺乏基本素质训练等许多不足之处。其中最根本的问题是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靠“一言堂”、“照本宣科”、“纸上谈兵”、“题海战术”是做不到的,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始终贯穿创新教育理念,这些问题才能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