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精神,开设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的知识和基奉技能,使学生具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为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某个方向上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持;二是帮助学生养成主动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习惯与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信息文化素养。作为教师,如何在课程改革中逐步推进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实效性,是我们要经常认真思考和探讨的课题。笔者认为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的唰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中应用信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可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资源,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张腊梅 《学周刊C版》2011,(10):107-107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本文主要从探索教学模式、完善评价体系和注重学科整合等方面论述了在信息技术课上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4.
香港特区政府在1998年制定了《与时并进善用资讯科技学习五年策略(1998/1999至2002/2003)》(以下简称《五年策略》),决定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学校课程中,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几年来,香港地区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教学范式的转变等有了明显改进。正如香港教育部门2004年7月正式公布的《善用资汛新科技开拓教学新世纪》中指出的那样,“学校作为学习场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全港学校均已连接互联网,教师已具备基本能力并以信息技术为教学工具,而学生则使用信息技术及互联网进行专题研习”。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已经普遍开展了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和其它学科有着很大的不同。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出一套适合于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方法,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质量,是对我们教师的迫切要求。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而素质教育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思想,为此,如何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如何才能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思索的问题。我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本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原则,努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归纳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构想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我根据学校的以lOOM带宽接入因特网的硬件条件,直接将计算机作为我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必需工具,构想了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即编制了一个教学支持网站作为教学平台,形成虚拟校园教育社区,体现了基于网络的协作式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养,并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7.
喻东丽 《教育信息化》2003,(4):61-61,62
《信息技术课程》被列为我国中小学的必修课程,是教育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必然举措,学生信息素养的习得是其走入终身学习时代的基础,本文对其中一章内容-《精彩的网络》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将信息技术既作为观念又作为技术和内容融于学科教学之中。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通俗地说就是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之中,也就是根据学科教学需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语文教学改蕈,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质,但目前信息技术教育有异化为信息技能教育的趋向,使得不少学生只具有信息技术而没有信息意识,只有信息技术而没有信息道德,结果不仅造成信息技术教学效率低下,而且学生的信息素质难以提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加强对学生信息、版权、项目、计划、优化、反思、合作、创新等八种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渐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Ⅲ语课程标准对信息技术在语教学中的应用也非常注重:“应拓宽语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世界各国对教育的发展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面对这种形势,探索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深化教育改革,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课题。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发挥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和作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性,实现个体化学习;丰富学生想象,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展示知识脉络,构建新的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信息量,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2.
赵丛明 《考试周刊》2009,(10):148-148
信息素质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寻找、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依靠信息素质,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交流、探究。因此,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为加强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提升学生的信息素质,扬州市出台了《计算机上机操作考查内容和办法》。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如下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化时代,需要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提前具备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即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为的就是加快实现这一教学目的。但是传统信息技术教学想要促进学生信息意识、信息能力的提升是非常困难的,需要教师从调整教学方式入手,对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各项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本文就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的教育。学生的信息能力、信息素养应由上述的三个方面所表示。这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不仅规范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也决定了信息技术教育应采取的方法。根据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要求,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知识与信息的时代,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并以前所未有的迅猛态势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原有的社会空间和生活方式。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基础教育的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全面整合。信息、知识成为社会中的基本资源,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与传统的“读、写、算”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一样重要,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信息技术教育,并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教育,实际上是信息化的教育,是当前义务教育的当然任务。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学科,除了要让学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外,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即信息素养。其内涵包括:使学生具备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以及团体协作精神,为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课如何开展?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要求我们从事信息技术的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模式,在教学中积极应用体验成功这一策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地研究、探索:大胆地展示、交流,在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发展自我。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欲成才,先成人。让学生学会做人,至关重要。《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是培养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使他们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能,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即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育不再是以前单纯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己成为信息技术教师的共识。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技术已成为整个社会最重要的交流与商业工具,我国在中小学的教育中,将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纳入教学中,并制定了相应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在学习计算机信息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20.
一、信息技术在新课程实施中的重要地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可见,《纲要》对信息技术在实施新课程和实现课程改革目标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重视。那么,我们如何在新课程实施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