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比较欠缺的,主要表现在学生的信息洞察力、信息判断和选择能力等方面比较薄弱。网络探究是一个以探究为取向的合作性活动。Big6是一种网络主题探究学习模式,是用来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与其他的网络探究模式所不同的是,Big6把重点放在对信息的“搜索、阅读和理解、表达和交流”之上,体现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比较欠缺的,主要表现在学生的信息洞察力、信息判断和选择能力等方面比较薄弱。网络探究是一个以探究为取向的合作性活动。Big6是一种网络主题探究学习模式,是用来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与其他的网络探究模式所不同的是,Big6把重点放在对信息的“搜索、阅读和理解、表达和交流”之上,体现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Big6与我的本科学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面对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现有大多数研究却仅限于理论层面,对于具体的可行性实施方案缺乏深入探讨。本文作者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了国外非常有影响的Big6信息问题解决模式。深入浅出地解析了Big6六个技能领域,并设计了实例,阐述了应用Big6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信息素养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时代发展对学生学习提出的新要求。在化学教学中利用Big6模式进行化学信息素养的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和学业水平。因此教师需要探究如何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应用Big6模式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5.
信息素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化学教学中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运用Big6模式,提高学生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水平。  相似文献   

6.
信息素养的概念首先是从图书检索技能发展和演变过来的,最早是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提出的。当时将信息素养解释为“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对信息素养进行了定义:“个体认识信息需求,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可以说,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人的整体素养的一部分,它既是一种能力素质,更是一种基础素质,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可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一起构成了中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变革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翻转课堂、微课和慕课都非常流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如何依据学习者的特征进行有效教学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依据国际流行的Big6法,针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提出了一种基于Big6的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方法,以期更好地适应教育系统变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赵岩华 《吉林教育》2008,(10):29-30
信息素养是伴随着信息产业的形成而出现的新概念。这一概念首先是从图书检索技能发展和演变过来的。它是对信息社会中人的信息行为能力、独立学习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概括性描述的一个概念。由于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理解不同,所以形成了对信息素养的各种不同定义或描述。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所谓信息素养,就是具备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信息素养概念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传统图书检索技能中,包含很多实用、经典的文献资料查找方法。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使这种能力同当代信息技术结合,成为信息时代的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相似文献   

10.
加强对高职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生在信息社会学习、生活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文章针对当前高职生的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以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为目标,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一种适合高职生的信息素养培养的Big6教学模式,从而有效提高高职生确定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高职计算机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论点摘编     
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下设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在其研究的终结报告中给信息素养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就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 可以从以下 6个方面确立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内在结构与目标体系: (1)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 (2)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 (3)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 (4)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 (5)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 (6)学习、培养和提高信息时代…  相似文献   

12.
一、信息素养的界定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Zurkowski在 1 974年提出来的 .当时将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即主要信息源 ,使问题得到解答时利用信息的技术与技能 .美国图书馆协会在其 1 989年的报告中明确了信息素养的概念 ,即“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 ,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 .美国全国图书馆协会 (AASL)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在 1 998年出版了K 1 2学生信息素养标准 ,制定了中学生九大信息素养标准 :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 ;能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 ;能…  相似文献   

13.
一、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信息素养的概念是从图书馆检索技术发展和演变过来的,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成为时下流行的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14.
潘波 《职教论坛》2004,(17):56-57
一、信息技术素养与信息技术通晓整合   信息技术素养的概念是从图书馆检索技能发展和演变过来的,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Zurkowski在1974年提出的.当时将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即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时利用信息的技术与技能.后来又将其解释为“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 ……  相似文献   

15.
窦惠芳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4):128-128,F0003
信息素养是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必需的基本素质.培养读者的信息素养是图书馆的重要技术课题.Mike Elesnbery和Bob Berkowits的The Big6方案是培养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基于Big6模式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总目标。但是经调查发现,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各种问题。尝试将国际流行的Big6教学模式引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信息问题解决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以达到提升信息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成人的信息素养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晓荣 《职教论坛》2003,(11):39-40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对成人教育产生巨大影响。现代成人教育不仅要授予学生走向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授予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在成人职业活动中,“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具有了这种素养才能在信息社会中及时地获得有效信息,从而实现广泛意义的学习活动。一、信息素养能力的概念所谓信息素养能力,就是指具备信息素养所需要…  相似文献   

18.
信息素养是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是人的必备素质。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的学习,必须要求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就是学生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价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  相似文献   

19.
高校图书馆与教师信息素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素养概念源自图书馆素质和文献检索技能,随着对信息概念的不断深入,信息素养从传统的信息检索、存储的基本含义上升为一个涵盖广泛的综合性概念。教师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需要,而高校教师信息素养教育则是高校教师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要求。高校图书馆在教师信息素养教育中具有环境优势、人才优势、技术和经验优势,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为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服务。  相似文献   

20.
要使中学生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检索、评价、获取必要的信息,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与生活,就必须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例如:美国许多州要求所有学生学会使用信息技术。欧洲许多国家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在课程中明确规定了信息技术素养培养要达到的目标。由于我国长期受“学科本位”的影响,加之大多数中学教师本身的信息素养并不高,所以很多人认为信息素养培养只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还没有意识到信息时代已到来。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基本素养已成为信息时代的“通行证”,全面提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中学教育的新命题,所以各学科教育思想和教学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各个环节正面临着全面的信息化变革。信息时代为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