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编者按:今年8月,我社与有关单位联合举办了“绿荫”夏令营,中华绿荫儿童村创办人胡曼莉应邀率18名孤儿来山东参加夏令营活动。此次活动反响强烈,参加夏令营的齐鲁少年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届时胡曼莉的事迹也感动了许许多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山东教育社全体职工自发为儿童村捐款捐物。本期封面我们集中刊发了儿童村少年在山东活动的情景,同时刊发《胡曼莉的故事》一文,以帮助广大读者了解胡曼莉的事迹。1992年9月28日,在白云黄鹤的故乡湖北省武汉市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以双亲家庭形式抚育孤儿的“村落”──中华绿荫儿童村,随着国内外…  相似文献   

2.
野性的呼唤     
《野性的呼唤》讲述的是一只名叫巴克的狗的传奇故事。就如他其它的作品一样,故事同样也体现了  相似文献   

3.
共工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人物.关于他的故事和传说很多,如《山海经》《国语》《淮南子》《史记》等都有对其人其事的记载.在这些故事中,对共工这一神话人物的褒贬也是大相径庭,相去甚远的.有的说,他是古代的一位治水英雄,所以他被尊称为“三皇”之一;有的说,他是古代的一位恶神,最终被禹所杀.  相似文献   

4.
我一直有这样的梦想:在我们的“新教育”实验学校中,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都洋溢着艺术的气息,他们有的会演奏乐器,有的擅长书法,有的能歌善舞,有的精于绘画;他们有的能够亲近徐悲鸿、齐白石、毕加索、雷诺阿、罗丹,有的能够沉醉于《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梁山伯与祝英台》、《蓝色多瑙河》、《田园交响曲》,还有的能够欣赏中国的古典戏曲,如昆曲、京剧、越剧等。我不是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成为艺术家,而是希望他们能够成为一个懂得欣赏艺术、热爱艺术、尊重艺术的人。一个人,如果能够让艺术陪伴一生,他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丰富的人。  相似文献   

5.
《幼儿100》:您最初给孩子讲故事,是西方童话和东方神话都讲,为什么后来决定给孩子只讲国学故事了? 嘉庆叔叔:开始最早的时候做这个公众号是每天一次更新,每天一个儿童故事,这些儿童故事包括西方童话也包括东方的神话,但是做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些故事都有不同的孩子喜欢,而且喜欢的受众也很广,我自己认为,西方童话和东方神话的文学感觉不一样,而且我越来越希望孩子每听一个故事能吸纳更多的营养和内涵,  相似文献   

6.
作为幼儿教师,相信每位都给孩子讲过《灰姑娘》的故事。我们希望孩子从这个故事里得到什么?有的教师会说:我教育他做人要善良;有的教师会说:要同情弱者,等等。但是美国教师是如何讲灰姑娘的故事的?  相似文献   

7.
吴静 《文教资料》2009,(4):20-21
陈爱敏先生在他的《共谋的异国情调:谭恩美儿童作品的背后》一文中分析了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儿童作品《中国暹罗猫》,本文以他对于文本、插图以及据此改编的动画片的观点为依据。既认同他的看法.同时也补充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本人认为既可以像陈先生一样从东方主义的角度出发进行深度的解读.也可以简单地将之看作是一个儿童故事,正如同作者本人一样。东方的脸庞上是西方的眼。而中国的暹罗猫,其实也就是一只具有中国血统的美国猫。  相似文献   

8.
《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威廉·福克纳(Willilam Faulkner,1897—1962)是美国现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于1949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他虽于六十年代初谢世,但其声誉并没有随之衰退.相反,美国的学术界对他的研究正日趋深入,他的文学遗产对美国以至欧洲、拉美甚至东方都在不断产生影响.一九三○年,福克纳发表了《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这一短篇.它似一沉生的块石,旋即在评论界激起千重波澜.有人将这篇小说称为恐怖故事;有的认为它表现了新旧南方价值观念的冲突;有的说它塑造了一个不能享受正常人之间的生活,因而遁世变态、神经失常的女人;也有些评论家干脆说,这是一篇手法超群的旷世杰作.  相似文献   

9.
你说我听     
田莹朋友:你好!非常感谢你对《故事作文》的关心和帮助。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小老师,一下就看到了问题。“支”和“枝”的用法的确是有毛病的,不过,这毛病不是在编辑部,而是在这两个字的使用标准上。据我们了解,因为各省的小学课本不是全国统一的,在用“一枝铅笔”的“枝”字时,有的用的是“支”,有的则用的是“枝”,而《现代汉语词典》用的是“枝”字,所以,最后编辑部决定还是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的标准,即采用“枝”字作为标准用法。现在,你明白了吗?希望你以后继续这样关心《故事作文》,帮助它成长!《故事作文》编辑部编…  相似文献   

10.
尊敬的《东方少年》的编辑们:你们好!自从我爱上《东方少年阳光阅读版》以后,每一期我都爱不释手。如今,我们班的同学很流行看这本杂志,我们喜欢里面一篇篇精彩动人的美丽故事,喜欢追随着主人公的命运悲伤或者欢笑。认识你们的时间长了,我就有一个美好的心愿,希望你们委托一只小信鸽带给我一封回信,这可是我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祝你们的读者越来越多!亲爱的《东方少年》的叔叔阿姨们:你们好!我是一名初三的女生,是《东方少年阳光阅读版》的忠实读者,她陪伴我走过了将近三年的初中美好时光,她变得越来越完美,越来越好看了。《东方少年阳光阅…  相似文献   

11.
从《蝴蝶夫人》到《蝴蝶君》的"东方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是西方戏剧史上的世纪绝唱,代表了西方的“东方主义”思想。一个世纪以来,在这种思想帮助下。西方人将东方人在种族和性别上加以定型化,“蝴蝶夫人”成为东方女子的典型范本。作为美籍华人黄哲伦以一个真实的故事为素材创作了舞台剧《蝴蝶君》与带有东方主义的歌剧《蝴蝶夫人》并置,以迥异的解读手法和舞台表现形态解构西方人对东方女子滞定形象,颠覆了原有的东西权利关系,成为以西方中心主义相对立的他者之声,重塑了东方人的形象。  相似文献   

12.
《时代呼唤感恩教育》(见本刊第7期)讲述了一个令人感动的少年——陶星的故事,他的感天动地的孝行,他的坚韧和自强,他面对困境时的积极、乐观,深深地打动了读者。从陶星身上,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还看到了一种难得的品格——感恩。在日渐浮躁、日渐功利化的今天,感恩成为一种十分可贵的品质。人们呼唤感恩,其实正是呼唤人性的复苏和回归。什么是感恩?怎样感恩?在青少年中如何培养感恩意识?家庭、学校怎样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这里,我们刊登部分读者的来信来稿,他们对这些问题有很好的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黄哲伦在《蝴蝶君》中巧妙地将一个真实的故事与明显带有东方主义色彩的歌剧《蝴蝶夫人》并置,颠覆了东西方权利关系,成为与东方主义对立的声音。由于伽利玛受东方主义的影响,以定势的思维方式和偏见看待东方人,最后成为东方主义的牺牲品;而宋俐玲利用西方人对东方人的偏见达到了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文本解读 《慈母情深》节选自粱晓声的中篇小说《母亲》,讲述了在物质极度贫乏的上个世纪60年代,母亲不顾生活的艰辛与劳累,依然支持儿子看书的感人故事。本文的语言极具特色。粱晓声以他惯有的蒙太奇式的表现风格,通过一组组特写镜头,在寥寥数笔之中将母亲拼命劳作、积劳成疾的形象凸显出来,撼人心魄。  相似文献   

15.
<正>东方少年——这是何等气派和自信的一个名字!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里,《东方少年》杂志是我们这一代文学青年,特别是正在尝试儿童文学创作的年轻作者向往的一块园地。记得第一次阅读《东方少年》时,我一下子就在刊物的扉页上看到了一个十分熟悉和崇拜的名字——管桦。我知道,他是《小英雄雨来》和长篇小说《将军河》的作者,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们的田野》和《快乐的节日》的词作者。因为管桦,我对《东方少年》有了一种“仰视”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法西斯主义于20世纪20年代初由《东方杂志》介绍进中国。1923年,时为《东方杂志》记者的胡愈之首次将法西斯主义与中国现实结合起来,对其进行了“赞赏”性的报道,引起了争议。这些报道是胡愈之在探索救国路上的足迹,也是他尚未找到正确救国之路的见证。随着他从一个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他对法西斯主义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从一个法西斯主义的赞赏者最终成为反法西斯主义思想战线上的杰出战士。  相似文献   

17.
一、续编故事,培养想象能力有的文章结尾,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去推测有可能产生的新结局。如,《小摄影师》结尾写道:“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小男孩会再来吗?为什么?学生就此续编故事。有的说:小男孩没赶上电车,自己从家一直走到高尔基住的地方,所以晚到了一会儿。有的说:小男孩回到家时太晚了,他妈妈不放心,不让他去,所以小男孩没有来。二、利用插图,培养想象能力如,学生在观察《艰苦的岁月》一课的插图时,依次观察了老红军吹笛子的动作,老红军和小红军的衣着和枪支,还有两位红军战士的神态。一学生说…  相似文献   

18.
作品介绍:歌曲《大海啊,故乡》是电影《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影片描写的是一个老海员历尽沧桑的故事。在一次航途中,他与外国旅客相遇,回忆起自己解放前悲惨的航海生活以及中外海员之间的友谊。这时通过《大海啊,故乡》的歌声,唱出了一个生在海边、长在海里的水手,对大海就像对妈妈一佯无限深厚的热爱、依恋之情。这首歌由于旋律质  相似文献   

19.
观赏影片《神女》,需要穿越历史的厚重帷幕,将目光锁定在20世纪30年代。这个铺陈在黑白银幕上的故事很简单。导演吴永刚看似在用一种近乎平面的叙事方式叙述一个凄凉的故事,实际上,他是在展现默片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串串烧     
《红领巾》2010,(10):12-12
2010年7月29日,《红领巾》杂志社与四川博物院流动博物馆一起,走进成都市SOS儿童村,为他们带去了文物展览和精彩的活动《红领巾》杂志社主编王东叔叔出席了此次活动,给孩子们送去了图书,并表达了对他们的亲切问候和殷切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