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复习旧知,引出“一夜”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原因。谁来说说? 2.这座古寺留给你的印象是什么?面对这样破败的古寺,李时珍却对庞宪这么说——(出示: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  相似文献   

2.
作画与作文     
作画与作文,似乎是不相关的事。其实,它们在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等方面有着相通之处。下面介绍的几则作画的故事就可以在写作方面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深山藏古寺从前,有个先生请四位画家以“深山藏古寺”为题作画。赵画家一看题目,便不假思索地在纸上画了深山,又画了古寺。出题先生说:“这幅画是‘深山和古寺’,不对题。”钱画家看了题目后,在纸上画了深山,没画古寺。出题先生说:“这幅画是‘深山无古寺’”,也不对题。”孙画家仿佛发现了其中的奥妙,他在纸上画了深山,并在深山中画了古寺的一角。出题先生说:“这幅画是‘深山露古寺’…  相似文献   

3.
作文和绘画一样,都要善于构思,从这个角度讲,二者是相通的。这儿有几则关于画家精巧构思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也许会对你们的作文有所启示。绘“藏”有人给画师们出了一个题目:深山藏古寺。画师们煞费苦心,精心制作———有的画出群山绵延,林木繁茂,露出古寺一角;有的画了群山逶迤,森森古木之中露出了古寺似的塔尖;有一位画师也画了山,画了树,却不见古寺,只在从山中流泻下来的小溪旁画了一位汲水的老和尚。小朋友,你说哪幅画最贴合题意?提示:第三幅。老和尚与古寺紧相关联,他下山取水,寺必在山中,“藏”的意思出来了。第一…  相似文献   

4.
目前关于大学语文的性质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一门课程,有人说是一个学科,也有人说它只是补课性质的,这正说明了它兼有学科功能与教学实践的性质,也说明目前人们对它的学科理论和实践性质研究得很不够.宁波大红鹰学院大学语文研究所成立后,第一次采用分工合作的方法,对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从学科理论到教材编写再到教学实践进行了全面研究.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之夜     
变成木乃伊升降机到三楼时没停,贾森从里边伸出手,我一把抓住。升降机继续往二楼跑,但我的一只胳膊、头和一半肩膀都在三楼。“帮帮我!”贾森对贾尼丝和卡拉喊。三个人合力把我拉了出来,只差一点儿我就要掉下去了。我缓过气来,说:“快离开这里,有人看见我进了升降机。”事实上我已经听见脚步声了。我们四个人跨进走廊,拼命地跑,想离那脚步声远一点,再远一点。我手里还拿着电筒,但背包落〔là〕在馆长办公室了。面前又出现一道门,后面的脚步声越来越响。“我们不能总这样跑。”贾尼丝说。“今晚恐怕出不去了,不如找个地方先躲起来。”我说。…  相似文献   

6.
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政治思想教育.“笔者在本文中借用这一说法时,将其范围延伸,从十年扩大到五十年,从政治思想教育扩大到整个教育体系,但结论保持不变.因为又是十年过去了,我们终于听到了“素质教育“、“联合办学“等教育改革的脚步声.……  相似文献   

7.
写作角度,是指作者写文章时确立主题、选取材料、写人叙事、景物描写、文体选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突破口和切入点不同,收效也就不一样。有一个故事说,有人以深山藏古寺为题,要三位画师作画。第一位画深山古寺的全貌,第二位画森林掩映的一角,第三位画一个老僧在山脚汲水。三位画师选取的角度不同,  相似文献   

8.
一群考生被要求画一幅与“深山藏古寺”的画。一个考生没有画古寺,只画了一个和尚在林中担水。最后,这幅面摘取了桂冠。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位考生在画中架设了一座供人联想的桥:画中有和尚担水,自然就会让人联想到这座山中藏着古寺。  相似文献   

9.
“较”量2013     
有人说,高三,无声无息可能危机重重;万马齐喑也许十面埋伏;阵地广阔但能冲出去的路却似乎是一条窄窄的华容小道。但每个人的心里都卯足了劲,誓与高考一"较"高下。转眼,已经来到了2013年,我们似乎可以听到高考迎面而来的脚步声。不管之前我们取得了什么成绩,这又将是一个新的开始。那就让我们在新年的钟声里洗脱掉初出茅庐的胆怯,  相似文献   

10.
<正>传说宋徽宗赵佶喜欢"以画取士",有一年的考试题目是"深山藏古寺",魁选之作中,崇山峻岭之间一股清泉飞流直下,跳珠溅玉,泉边一个老僧正在取水。这幅画并没有画古寺,而是通过侧面烘托的方式引发观者的联想,巧妙隐晦地表现出古寺藏于深山这一主题。同理,文学作品如能很好地运用侧面烘托,会使人物形象更饱满,想象空间更大,意蕴更深厚。  相似文献   

11.
一条阳光路     
二十多年前走出大学校门,踏上三尺讲台,开始了我的执教之路.这是一条充满挑战之路,一条不断创新之路,也是一条幸福之路.在挑战和创新中送走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在他们的成就中我体验到了幸福和满足.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有人说教师是当今高危职业之一,我认为走上这条路就要向前、向前、再向前.  相似文献   

12.
脚步声声     
每天,我们都能听到各种各样的脚步声。当你听到亲人那熟悉的脚步声时,一定会感到特别亲切。每到傍晚,我家楼梯上就会响起一阵阵欢快又轻松的“马蹄”声———“咚咚咚……”我两步并一步,不一会儿便到了家门前。妈妈总会说:“嘿,我一听到这脚步声,就知道是咱们家的‘小马驹’回来了。”外公、外婆的脚步声很特别。他们一把年纪了,当然腿脚不灵活走得慢啰!他们每走一步都很吃力,抖抖颤颤的,一边“踢踏,踢踏”地走着,一边喘气叶槭挚欤ξ夤⑼馄糯蚩牛恿轿焕先思摇!班币徽笄嵊贝俚慕挪缴樽乓淮砍卓…  相似文献   

13.
写作角度,是指作者写文章时确立主题、选取材料、写人叙事、景物描写、文体选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突破口和切入点不同,收效也就不一样。有一个故事说.有人以“深山藏古寺”为题,要三位画师作画。第一位画深山古寺的全貌.第二位画森林掩映的一角,第三位画一个老僧在山脚汲水。三位画师选取的角度不同,于是就有了画的高下之分。  相似文献   

14.
说到张荣翼教授,我们总会把他和一连串荣誉连在一起: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重庆市文学学会副会长,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副主任,市级重点学科文艺学学科带头人,重庆师范学院文艺学、现当代文学硕士生导师.但是对于张荣翼本人来说,他首先想到并且最为看重的是自己是一名文艺理论世界的探索者和研究者.在这条铺满荆棘与鲜花的路上,我们分明听到他那一往无前、坚定不移的脚步声.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细雨湿表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读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拟题目,自定角度。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全文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16.
今年高考,有关报名人数减少的消息成了热门话题.有人说,这是课改压力的影响;有人说,这是"高考改变命运"观念转变的表现;有人说,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果;还有人说,这主要与适龄人口减少有关……总之,这是高考"降温"的信号.论者褒贬兼有,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7.
<正>门外传来了妈妈的脚步声,接着便是一句温柔的话语:“赶紧把这杯水喝了吧,温度正好。”说着,她把一杯白开水放到了我的书桌上,又转身到厨房忙碌了。看着面前这杯白开水,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18.
仔细听,脚步声被风送到耳中,在楼梯里像开花一样一层层绽上来. 我住在这栋楼的最高层.房价低,楼道的隔音也就差,来来往往的人,脚步稍稍重一点,我在房间里就清晰可闻.这声音就像水龙头漏水一样,“嗒嗒嗒”,可水龙头是可以修的,却无法让脚步声停止——总不能让人不回家吧.时间一久,这声音就好似在我的耳蜗处安了家.不说外人吧,我们一家子的脚步声我就挺熟悉,不需要开门,只听听脚步声就能推断是谁回来了.  相似文献   

19.
那声音,或柔和,或急促,或有力……在我心田一圈圈回荡,激起爱的圆晕,给予我无限的温暖与慰藉. 奶奶的脚步声,平缓祥和,沾着秋雨的湿润. 晨光初露,早早起床的我,忙着写作业.忽而,缓慢的脚步声自房门那边而来,一声一声,清晰又带点尾音.我没有在意.待到那脚步声又逐渐消失在房门外时,我才发现旁边多了一盘切好的水果.一惊.平缓的脚步声,永远是如此默默、无私.  相似文献   

20.
古时候,有一位地方官组织本城画师考试,并设立了很高的奖项,让大家都来作同一幅画。考题是:深山藏古寺。大多数画师一看题目,乐了,这还不简单?就立即画了起来。只有一位画师深思了良久方才下笔。最后,画作收了上来。猛一看,大家确实是匠心独运.功力非凡:有人画的是群山绵延,林木繁茂,露出古寺一角;有的群山逶迤,森森古木之中露出了塔尖。而经过深思的那位画师也画了山,画了树,却不见古寺的影子,只在丛山中流泻下来的小溪旁画了一位汲水的和尚。比赛结果:画汲水和尚的那位画师荣登榜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