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互动生成中,我们常指,人与书的互动,人与人的互动,但我想除了这些互动之外,还有就是题目与题目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可以增进对知识、概念的理解,更好地进行知识间的构建。这也是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法。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那么,在教学中,我们让题目与题目进行互动,让学生去观察、分析、比较。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互动生成一般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书互动三个方面,但我认为还可以增加一个学生与题目之间互动.数学教学的主要环节是题目讲解,而课本中的题目,不管是分析还是解题,都是提前编好的,一不小心就让教学变成了照本宣科,而要避免这一情况,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增加学生与题目的互动,从而实现在互动生成中构建知识. 一、数学建模的互动——注重过程 学习的关键在于两点:形成和同化,且形成是同化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形成和同化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两个重要过程,需要教师善于利用不同的互动题材来生成. 1.发现本质.学习一个新知识的关键就是找出它的本质,从而在本质的发现过程中,不断深入对知识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将"形成"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生""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这就要求新课程下的课堂必须是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景,让知识在互动对话交流中不断生成,让学生在互动对话中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生’、‘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这就要求新课程下的课堂,必须成为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景,让知识在互动中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生’、‘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这就要求新课程下的课堂必须成为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景,让知识在互动中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6.
本文重点以整体构建动态课堂为立意点,重在面向学生,有向开放,让学生经历知识生成发展的过程,利用生成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融通和互动,从而生成动态灵动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7.
基于网络平台学生互动探索式教学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进入课堂,课堂进入网络,构建良好的网络平台学生互动探索式教学模式,让教与学存在于日常生活中,让知识和能力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自己探索中借助于网络平台无形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实践中学习,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新、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这就要求新课标下的课堂必须成为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景,让知识在互动对话的交流中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实践中学习,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新、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这就要求新课标下的课堂必须成为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景,让知识在互动对话的交流中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它应该突破预设的樊笼,设计弹性预案,让预设促进生成与建构,积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的再创造过程,使学生在参与和体悟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让学生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真正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往一些课堂的教学形成了膜拜知识的习惯,让“死”的知识主宰了“活”的人,忽视了人作为知识生成者的话语权利。这样的交往浮于表面,缺失了人与人、人与知识的互动。现代教学须走出这个误区,将知识点和能力点无痕地隐含于交往之中,促进学生积极互动,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具体说来,可从以下6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生成教学强调学习的自主建构与教学的动态生成.在生成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目的、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教学的每个环节创设为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活学生主动思维.让课堂在充满活力中达成最佳的生成效果.  相似文献   

13.
让“四动”教学的乐章舞动有效课堂的华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驱动需求、主动探究、互动生成、自动构建”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策略旨在通过学习需求的内外源驱动,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形成互动生成的和谐学习局面,为学生在学习中的全方位发展提供动力基础和情境基础,由此深化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与互动合作品质,从而实现学生自动构建具有自己个性的知识体系和学习习惯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4.
以往一些课堂的教学形成了膜拜知识的习惯,让"死"的知识主宰了"活"的人,忽视了人作为知识生成者的话语权利.这样的交往浮于表面,缺失了人与人、人与知识的互动.现代教学须走出这个误区,将知识点和能力点无痕地隐含于交往之中,促进学生积极互动,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具体说来,可从以下6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构建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互动、自主操作的过程,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进行积极互动,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将新的知识归置于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系统得到的充实,学习任务得以达成,学生的语言能力得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才能让这一过程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互动生成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我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确定位置时,实施自主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合作、探究,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追求课堂活动的真实、高效,构建轻松和谐的数学课堂。一、创设有效互动的情境  相似文献   

17.
贝思思 《中学教育》2010,(11):36-40
当课堂教学不再简单地被看作是教师讲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开始关注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关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学过程便或多或少地生成出一些新元素。这些新元素引导着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经历真实生命的过程。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对"资源"做出解释的基础上,探讨"资源"生成对于教师、学生及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课堂教学中"资源"生成面临的尴尬问题,并以教师为着眼点探究课堂教学中促进"资源"生成的教学智慧。  相似文献   

18.
正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及时敏锐地捕捉学生思维,不露声色地顺学而导,以学定教,让教师和学生个人的知识得到激活,情感得到唤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时不时生成和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抓住课堂的动态生成,让学生的求知过程成为激情之旅,让课堂的精彩生成更加自然,有效,这是教师在教学上的最高追求.下面就一道习题的教学谈谈笔者  相似文献   

19.
王家良 《学语文》2008,(2):54-54
研究性作文教学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创造生成的新课题。它把研究性学习引入中学作文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追求研究活动的“过程”性,讲求“过程”的浸润,在“类比、分析、互动”中掌握规律,习得作文技能,在“过程”中实现对文体知识的传授,学得作文规律,其核心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获取知识,其特质是归类、比较、互动。  相似文献   

20.
巴巧英 《成才之路》2013,(14):67-67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得发展。笔者在地理教学中通过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把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引进了课堂。所谓师生互动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