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崔素梅 《教师》2013,(3):43-43
卢姆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全部范围。”课堂教学中,若学生的生成是在教师的预设之中的,固然值得庆幸。但是,因为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学生是活泼的、开放的、有差异的,因而总会遇到很多始料未及的“意外”。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及时捕捉到这些“意外”并予以高度重视,重新调整教学结构,并有效利用这些非预设性的生成资源.课堂教学将会真正焕发生命灵性和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2.
谈文章立意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郑板桥主张作文要“领异标新二月花”。“领异标新”.就是创造性的表现,“领异标新”如同早春二月的花朵那样,  相似文献   

3.
通常我们的语文教学.关注的是“划识点”的落实.充斥的是教师对文本理性的分析和讲解,而缺失的恰恰是师生的“内在体验”——情感的激荡、生命的激活、心灵的放飞和自身的觉醒。这样的语文课堂.也许能有效地传授知识,但却是以牺牲生命灵性和语育悟性为代价的.没有体验的课堂教学.就必然缺乏生命色彩。  相似文献   

4.
胡茂山 《成才之路》2009,(25):38-39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新的作文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更多地关注儿童的生命状态和精神愉悦,使作文教学在儿童与作文之间形成“相似的和谐的振动”。我们的习作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让学生的习作因生活而显精彩,因生命而显灵性。  相似文献   

5.
董军 《考试周刊》2012,(17):40-40
课堂因生命而美丽,教学因生成而精彩。新课程非常关注和提倡课堂的动态生成,动态生成的课堂必定是一个真实的课堂,是学生思维开放的课堂.更是闪动着学生灵性的“活”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客观存在着各种“意外”的变化,如果教育者能面对这些“意想不到”而随机应变、灵活处理,那些不可预见的偶然将会转变为有效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将活力无限。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求教师在随机应变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6.
《教师》2020,(8):F0002-F0002
杭州钱塘新区孙琍名师工作坊以灵性语文为核心,以灵性课堂为纽带,使工作坊成为专题研究的平台、学科发展的引领、教师成长的助推器,从而悦师乐生,致力于让教师成为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不断丰富“灵性语文”的教学思想,不断探究“灵性语文”的教学实践。“灵性语文”是在浙江省第六届教研课题二等奖研究成果“情缘音乐灵性语文课堂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研究基础上,课题负责人孙琍老师提炼并形成的教学主张。  相似文献   

7.
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为了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牵着学生走。面对学生富有灵性的回答而熟视无睹、充耳不闻、无动于衷。本应涌动生命灵性的课堂,变得呆板、沉闷,生动的教学过程演绎成了按部就班的走教案。如何创设开放的课堂环境,让教学涌动生命的灵性?我进行了以下方面的探索。一、舍弃过多的预设,主张适度的自由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合作的动态变化过程“,动态”与“生成”是其鲜明的特征。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太多的预设只会禁锢教师的思维,课堂上少了那种机智生动的临场发挥,没有了师生间情趣横生的心灵对话。教学…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教学改革没有使教条僵化的课堂获得实质性活力。“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舌力”等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提出。让我们看到了一线曙光。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抓富有生命气息的“活”均教学资源,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让课堂灵动起来。只有这样,师生才能闪耀出智慧的光芒,飞扬起自主的个性,课堂才会散发出生命的灵性和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张华瑛 《考试周刊》2010,(22):87-87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当存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基础理论的学习、课改实践的不断深入,我越来越认识到: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中的种种不确定因素,及时捕捉课堂中的生成资源,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师生、生生的思维碰撞火花中捕捉生成点,并巧妙处理好这些生成点,能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我们的教学涌动生命的灵性。  相似文献   

11.
汪圣元 《四川教育》2005,(11):26-28
教学应该是把人教聪明、教高尚的活动,它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启迪智慧,教化人类,传承明。教学活动不应该是机械的知识灌输、传递过程,还应该有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有的教师能巧妙地“引入”,创设的情境既富有魅力又符合学情;机智地“转化”,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化冗繁为明快;高明地“点拨”,举重若轻,一语道破。即使是“传授”,也是条分缕析,简洁明快,妙语连珠。引人入胜……凭什么?智慧!惟有智慧才能铸就开启灵性的钥匙。我们的教学需要智慧。这智慧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机智,还有教师的教育品格!品格高雅,课堂自然充满清新,充满灵性。[编按]  相似文献   

12.
郑板桥有句话说: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语文教学应该从简、从实,做到“扎扎实实”.抓语文最根本的东西.上实实在在的真实课堂。简简单单教语文.平平实实更有歌。简单.是语文教学的价值回归。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学新理念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评论》2007,(3):132-133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教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因此,教师要重新确立语文教育资源观。教育资源无处不在,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发现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激活生成。及时捕捉,闪现灵性。生成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时时在产生新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基础理论的学习、课改实践的不断深入,我越来越认识到: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中的种种不确定因素,及时捕捉课堂中的生成资源,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师生、生生的思维碰撞火花中捕捉生成点,并巧妙处理好这些生成点,能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我们的教学涌动生命的灵性.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数学课堂缺乏生命意义,具体表现:一是大部分教师认为教学就是把书本上的知识、结论讲给学生听,学生的任务就是在课堂上识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导致课堂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的实际.成了与学生日常生活隔绝的一个专门领域:二是教学中“唯教材、唯教参、唯教案”的“三唯”现象极大限制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使其无法感受到课堂教学对于参与者所赋有的个体生命价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刘锐 《教育》2010,(10):55-55
新课程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关注人的发展,提升人的生命价值。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也就必然要关注人的发展。活化课堂,还课堂以生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如何使语文课堂“活”起来,让它充满生命的灵性,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数学探究教学的实践中尚存在着一些异化现象。数学教师教学探究教学素质欠缺是这些异化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处理好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角色关系;提倡在教师主导下的有效讨论;树立教师最优化运用“多媒体”的理念,等等,这些应该是克服当前中小学数学探究教学实践中畀化情况出现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18.
刘宝 《考试周刊》2012,(50):54-54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人们,教师愁改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课堂上,教师指定“圈”、“框”,把学生的思维完全囿于其中,没有创新的余地,只能生搬硬套;课后,教师的办公桌上则堆起了一座又一座的大山,每天“搬山”不止,犹如“愚公移山”,对作文是眼见心烦,毫无乐趣可言。要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就要在教学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一、捕捉真实的感受——走进现实生活1.亲近神奇的自然。作文,需要一双智慧的眼睛,一对灵性的耳朵和一颗善感的心灵。所以,我们要给学生松绑减压.而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亲近自然,领略自然风光。大干世界无奇不有,那新颖别致的建筑.千奇百怪的动物,婀娜多姿的花草,风景如画的公园……这些美不胜收的风光要让他们尽情领略,这样,他们才能描绘出生命的色彩.抒发真实的情感,一个个成为天生的诗人、作家。  相似文献   

19.
“细节决定成败。”我们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主要指标应该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每个细节的关注程度与处理艺术。那么。什么是“教学细节”呢?“教学细节”是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充满思辩与灵性的课堂场景。它是一种关注,一种体察,一种创意,  相似文献   

20.
如何引导那些以生命为载体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构建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新课堂,使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涌动生命的灵性呢?一、预设教学设计。促进动态生成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就必须改革“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为课堂的动态生成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