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信心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动力。它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困难,自强不息,逐步地自我完善,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地努力,成为生活的强者。如果失去自信,也就失去了生活的动力,不只在学校里难有起色,将来也难以在人生的征途上承载远行。所以,在班主任的工作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我浅谈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2.
体育是初中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充满自信,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让学生在匆忙的学习生活中找到快乐的寄托,找到追求理想的勇气,找到奋斗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迎难而上和走向成功的精神动力,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自信,那么,就像是鲜花失去了阳光的沐浴,生活便失去了活力,这样的人生将不堪一击。可见,自信心对于一个人的一生何等重要。  相似文献   

3.
加强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信心是大学生发展的原动力,自信心不足困扰很多大学生,缺乏自信导致大学生失去发展的内在动力.影响大学生自信心的思想基础是大学生的认识水平,大学生可以通过树立"你行我也行"的认知观念打牢自信心的思想认识基础,通过实践教育不断强化自信心,还要让大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提高自信水平.  相似文献   

4.
人们总是把自信看作是取得成功的秘诀。如果没有了自信 ,人便失去了成功的内动力 ,便失去了成功的可能。  具有高度自信心的学生 ,表现十分活泼。是讨论问题的中心人物 ,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学校里团结同学 ,能与他人友好相处 ,学习成绩好。对各种新事物非常感兴趣 ,有创造能力。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奋发上进 ,而奋发上进必须建立在自信心的基础上。缺乏自信的学生是不可能积极进取的。  因此 ,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至关重要 ,因为它关系到学生的进步和前途 ,也关系到学生成人后的事业成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  相似文献   

5.
姚全珍 《科学教育》2004,10(3):54-55
自信心是指个体对自己的一种态度、认识、评价和信念。自信心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动力源泉,较强的自信心不仅能使学生在学业上取得成功,也会为学生在日后的社会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关丽 《职教论坛》2002,(10):51-51
自信心是学生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心理品质。有自信的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内在潜能,才能获得学习、事业、生活上的成功。职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失败,如果缺乏自信,他们就有可能自轻自贱、自暴自弃,甚至会失去生活的勇气。因此,研究职中生自信心低下研究职中生自信心低下的原因及教育方法,是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一、造成职中学生自信心低下的原因剖析1.对环境不适应而导致自信心下降。职中学生大多数来自较贫困的农村,入学后面对的是一个新环境,看到城市学生那种较富裕的生活,他们会自觉地联想…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常常把教学质量和"题海战术"联系在一起,学生回家面对的是堆积如山的作业,形形色色的兴趣班,毫无生趣的墙角。学生失去了对生活的真实、真切的感受;失去了个性的感悟;也失去了创新的动力。相反地,无字作业却能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大自然,参与  相似文献   

8.
一个失去自尊心.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人,是决不会干出一番事业来的.同样,失去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学生也不会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以此为鉴,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注怠,要尽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然而,在现实中,却有一些教师不懂得这一点,他们对于有过失或比较落后的学生,往往是声色俱厉地训斥,尖酸刻薄地挖苦,动辄体罚或变相体罚.长此以往,就会严重地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谈幼儿自信心的培养陈福红自信是一种克服困难的内部动力,是非智力因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基本心理素质之一。培养自信心应从幼儿抓起。然而面对日见增多的独生子女群体,我们发现,由于他们在家庭中受到的关怀过剩,所以在失去外援的情况下会失去...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人带面,树带皮"。所谓的"面",即面子——自尊心。心理学告诉我们,自尊心是指人对自己个性品质概括而肯定的评价,表现为充分地肯定自己的长处和成就,要求别人充分地尊重自己。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个性品质有肯定的评价时,他的自信心和进取心才有基础。自尊心是前进的动力,是力量的源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教师有时却忽略了这一点。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信,往往强迫命令学生服从自己,尤其是学生一有错就不加分析,不看场合,不分青红皂白地训人、骂人,因而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之失去了前进的动力,给学生学习功课、积极进取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朱晨华 《考试周刊》2011,(38):178-179
一、问题的提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物理的最好动力。然而,高中物理因其抽象性的学科特点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物理的信心。在教学中,教师应调动一切手段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树立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应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  相似文献   

12.
自信心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动力源泉。电大普专班学生刚入学时普遍存在自卑,学习生活缺乏自信心,作为班主任有责任有义务帮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树立起自信心。我们要从分析导致电大学生产生自卑原因方面入手,不仅注重个体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还要注重班级整体自信心的培养,更要根据青年学生易反复的特点注重长期自信心的培养。重新唤起自信心,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高等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自信,顾名思义,就是自己相信自己,是一个有创造力的人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品质。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极其重要,它能使人从容地面对学习生活道路上的种种挑战。不能忽视的是,承载着几代人希望与梦想的孩子,在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家长的高要求总会在不经意间扼杀孩子的自信,使他们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能直面困难和挫折,是每一位教师的要务。  相似文献   

14.
高职学生普遍自信心缺失或不足,已成为制约高职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重要因素。增强高职学生自信心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为自信心是高职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学有所成的动力,业有所立的源泉及愉快生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所谓自信心,就是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地实现理想的内部动力,是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心理学研究证明:"许多后进生并非由于缺乏应有的学习能力,而往往是因为缺乏学习的自信心。"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至关重要的,这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动力。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相似文献   

16.
由于学业上的挫折,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压力,使不少中职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对生活失去乐趣,对未来没有信心。因此如何唤起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已成为中职学校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自信是一个人一生成功的基石,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尤为重要,让学生在音乐课中体验成功,在感受乐趣中潜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音乐课堂中自信地表演、成功地体验,来影响学生,进而树立生活中的自信。  相似文献   

18.
要当好技校生的班主任,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及思想变化,积极帮助其解决生活和思想上遇到的问题。再者还要设法使学生消除自卑感,树立自信心,有了自信心,才有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巧用实验情境、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培养学生探究化学问题的兴趣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的改革更着重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而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信是其成长过程中的不懈动力,其自信心的培养和教育,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和心理健康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着重论述在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下,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