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静 《现代语文》2013,(10):99-100
高中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一门学科,《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育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人格,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熏陶感染的作用。这其实是对传统语文教学中过分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忽视人文性的一种纠正。那么,我们怎么让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显现出来呢,教师积极投入情感教学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语文教学在重视工具性的同时,要充分体现人文韵味。这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需求。语文教学充分体现人文韵味的策略是:提升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挖掘阅读教学中的人文内涵,积极指导学生的写作训练。  相似文献   

3.
人文性乃语文教育的根本特性。人文性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性教育,就要把师爱带进语文课堂,让学生感怀人文关怀;挖掘文本中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用丰富的情感构筑课堂,使学生得到情感熏陶。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语文这门课程中,我们不仅可以学到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人文情怀。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塑造。学生时代是塑造人文精神的最好时期,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强对人文性的构建,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人文情怀的熏陶。一、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缺失的表现(一)语文教材内容政治化倾向严重在语文教材中,选用的课文几乎都是写于建国初期的,在当时政治化倾向严重的背景下,许多作家写的作品都带有很浓的政治化色彩。这种主旋律的作品被选进语文课本中,不利于学生人文情怀的塑造。而且枯燥的课文也会让学生产生疲倦感,语文课堂的效果得不到保障。(二)语文课程成为了教学的工具现在的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升学压力和就业压力,对于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常会出现“泛语文”和“非语文”的现象。有人认为这是人文性列入教学目标所致,要求不再把人文性当作目标。有的老师认为:在语文学科教学的范畴内,人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人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但是,人文不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更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6.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特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在语文教学中完成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这一目标,就要求语文教师正确理解人文,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榜样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注重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拓展教学的途径方式,丰富语文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7.
张国芳 《小学生》2013,(11):104-104
人文性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内在特质,能够让人文性在语文课堂中得以体现,这应当成为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目标。然而,在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这一点却并没很好的被落实,人文性的失落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缺失,让人文性能够得以回归应当成为小学语文课堂的主要教学任务。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具体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人文性的失落与回归。一、小学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失落人文性是语文课程最基本也是最根  相似文献   

8.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中的主要学科,与人的精神思想、成长发展密切相关.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工具性的一方面是语文教学的传统项目,在教学中必然首先能够得到落实体现.然而,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在现实生活中却严重缺失,这不仅影响了语文教学的发展,甚至成为影响教育发展的一个很大的缺陷.分析人文教育发展背景,研究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成为语文教学发展中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关注人文精神——语文教学不可缺失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细分析语文教育的现状 ,不难看出 ,语文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根本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多年来只重视语文的工具性 ,而完全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 ,就在于语文教育人文底蕴、人文价值、人文精神的缺失。而这正是“应试教育”所导致的教育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异化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侧重于技术性和功利性 ,而淡化了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 ;处理教材时削弱了教材的人文内容 ,使语文教学陷于“支离破碎”的分析和“题海战役”之中。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两个属性。工具性是就其手段功能属性而言 ,人文性是就其意义内容属性而言 ;工具作为载体 ,…  相似文献   

10.
语文知识是一种人文知识,这是语文教学实现其人文性的前提。学生的体验和理解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内在源泉。心灵时间——内时间意识是实现语文人文性的通衢。语文教学只有深入到心灵时间,才能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涵养,这要求教师通过多种形式营造浓重的情感氛围,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想象和感受,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坚持充满人文意味的教育信念。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特别是职业中专的语文教学,应该怎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教书育人呢?长期以来人们争论不休。关键就是对语文的工具性、实践性、人文性这三者在教学中的权重如何,有不同的看法,无法做到三者的和谐统一。普遍表现为过分强调工具性,而忽视了实践性和人文性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的语文课程改革,把语文的性质定位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别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形式”与“实质”的两个方面。这是首次将人文关怀拓展到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同时解释为思想性、审美性和文化性都属于人文性的范畴。这就要求我们这些从事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劳动者,应该注重从人文角度驾驭课堂活动,体现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让语文教苑的奇葩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汉语母语教学中的概念,其本体是以文化素材体现人文精神的口语和书面语。人文是语文教学涉及到的文化素材,人文性是人文蕴含的精神内涵。明确语文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语文与人文及人文性的关系,对于语文教育理论、语文教学实践、语文教材编纂和语文教育政策的研制具有导向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特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在语文教学中完成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这一目标,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正确理解人文,并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要切实注重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拓展教学的途径方式,丰富语文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5.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属性,也具备人文性属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兼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同时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情感性、形象性与生动性。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实践调查的方式,积极对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进行理性探索,并结合教学实践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建议,以使语文教学更好地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  相似文献   

16.
丰富的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最直接的目的。语文素养的内涵很丰富,人文性是语文素养的内涵之一。人文性与语文素养是辩证的统一体,语文素养本身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人文性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但这一规律多年来被人们所忽视。在构建新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学科之间的交叉领域也越来越多。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承担起对学生语文知识的指导教授,也要充分承担起德育的责任,这就需要教师将德育元素充分渗透进小学语文教学中,将德育内容与课堂学习、课后练习等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语文学科人文特性,有效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追问人文性     
语文是人文学科,语文教学担有人文教育的职责,这是毫无疑义的。即使力主语文的本质是“工具”论者其实也并不否认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盖儒者之争皆在名实”,分歧在于对人文性的理解以及人文性如何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呈现。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取代《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教育理念“与日俱进”,语文教学改革也呈风起云涌之势。那么,如何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有关作文教学的新理念来进行作文教学的改革呢?我认为,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有关作文教学的新理念改革中小学作文教学,必须寻找相应的作文教学的新策略。我觉得作文教学新策略的内容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作文教学的价值观:从人文分离走向人文合一《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次提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文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应有突出的表现。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往往比较重视其工具性,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的人文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语文的人文性,突出以人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作文教学中认真贯彻这一指导思想,是语文教学体现人文性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