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轼补诗     
苏轼10岁那年,一个早春的夜晚,和煦的春风吹拂着细柳,溶溶的月色映照着淡淡的梅花。小苏轼向父亲请教写诗作文的秘诀。父亲  相似文献   

2.
苏轼评诗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1037—1101)名闻海内,因此常有些人登门求教,希望受到他的奖掖(ye)。  相似文献   

3.
苏轼续诗     
唐文宗时代,有一个大书法家名叫柳公权。柳公权为人正直,平时在朝廷经常勇敢地向皇帝提意见,朝廷上下都称赞他是一个、《有所作为的忠臣。柳公权不仅敢于向皇帝提意见,有时提意见的方法还十分巧妙。有一段时间,文宗不理国事,一天到晚饮酒作乐,朝政因此荒废了。柳公权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怎样  相似文献   

4.
苏轼改诗     
王安石曾写过一首题为《咏菊》的诗,前两名是这样的:“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意思是昨夜的风吹落了菊花,好像满地是金子似的。苏轼看过后,认为菊花的花只会干枯,不会飘落,王安石这样写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5.
<正>以议论入诗,古往今来常受人非议,宋诗多议论,而苏轼又堪称宋诗的最高代表,那么应如何评价苏诗的议论呢?  相似文献   

6.
胡静 《学语文》2007,(4):34-34
文人高士多爱竹,众多咏竹作品成为中国古典文化长河中璀璨的风景。苏轼咏竹诗没有被浩如烟海的诗文湮没,其艺术生命犹如劲节俊逸的翠竹"霜根雪节,下贯金铁",穿越时空而不朽,其中流播最广影响最深的莫过于《於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  相似文献   

7.
苏轼诗中的序文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已摆脱单一的诗附注的地位,与诗构成了一个诗、序一体的创作新模式。这一模式呈现出与传统文体不同的艺术特质。由此观之,我们可以对宋代诗歌创作的重要特点"以文为诗"作一番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8.
诗本正体,自古皆以“温柔敦厚”为准绳和规矩。然东坡诗中有大量的戏谑调侃之作。诗作如此谐谑,颇值人们注意和研究。在界定了谐谑诗的内涵外延并探明谐谑诗源流后,本文着重分析苏轼谐谑诗之源:性格和经历是影响苏轼创作谐谑诗重要的内、外因素,对前贤的学习和继承是影响其创作的重要条件,而创作思想则影响了他谐谑诗创作的内容、技巧、风格等。  相似文献   

9.
卢欣欣 《河南电大》2011,(1):44-45,48
苏轼诗中的序文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已摆脱单一的诗附注的地位,与诗构成了一个诗、序一体的创作新模式。这一模式呈现出与传统文体不同的艺术特质。由此观之,我们可以对宋代诗歌创作的重要特点"以文为诗"作一番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0.
内蕴丰厚、历史悠久的中华酒文化,在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都焕发出迷人的光彩。从《诗经》始就有许多有关饮酒的诗篇,随后一直源远流长。可见,酒与诗从一开始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这里开始,历代文人雅士大都与酒保持着一种亲密友好的关系。从以酒传情,以诗赠友;以酒助诗,诗美酒名;寄酒为迹,以酒浇愁所产生的诗歌都体现出文人雅士对生活、人生的独特追求。《苏轼诗集》中收苏诗两千余首,据笔者粗略统计,其中仅诗题或诗中出现“酒”字的便有四百五十余首,这还不包括出现了如醉、饮、酌、醒、酿、等这些与酒相关的诗。本文将以苏轼饮酒诗为探析的目标,分析苏轼这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有名才子,是如何通过饮酒诗来抒发自己内心世界与仕途之间的矛盾,以及其独特的人生态度和智慧。  相似文献   

11.
笔者按:我生于成都,长于成都。如今年近花甲,又有幸来在凌云山下工作。教学之余,读完《苏轼诗集》,深深为苏轼诗中的故乡情所感动。我热爱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自愿为家乡的繁荣兴旺尽绵薄之力。是以不揣固陋,从《苏轼诗集》(中华书局一九八二年版。以下不再注明)中选出怀乡之作二十六首(其中八首,只摘录了部分诗句) 自苏轼入仕起,至苏轼去世前止,按时间先后为序,略加说明,连缀成篇,并对诗中少数疑难词句,作出简要注释, 附于全文之后,想把它作为一份乡土材料,奉献给故乡的青年朋友。倘能有助于读者加深对故乡的热爱,我将感到莫大的安慰。笔者水平有限,力不从心,谬误在所难免,切望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北宋有位大夫叫王祈(qi)。他作了一首咏竹诗,自己感觉比较满意,就决定拿给大诗人苏轼看看,希望得到诗人的一些好评。不料苏轼读完那首诗以后,指着诗上的两句:“叶攒千口剑,茎耸万条枪”,笑了笑,说:“你写的竹子,看来是叶子太少了吧?”  相似文献   

13.
在苏轼现存的诗作中,有不少是描述生产劳动、农民生活状况以及农村乡风民俗的篇章。苏轼把对农民的热爱都倾注于自己的诗篇里,描述他们的辛勤劳作和丰收喜悦,同时也指出他们的不幸与痛苦,这些都体现了苏轼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苏轼的归隐思想在其诗作中亦多有反映。  相似文献   

14.
苏轼诗琐谈     
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苏轼,在诗、词、散文等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虽然他以豪迈奔放的词风誉满文坛,但他把写诗当作日常功课,多方向前代诗人李白、杜甫、韩愈等大家学习,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在他的作品里,诗占有将近一半的份量,比之散文和词,苏轼诗的题材更广阔,风格也更多样.  相似文献   

15.
北宋文豪苏轼咏海诗歌数量之多、内容之广在中国古代诗家中可谓首屈一指。在仕途中漂泊沉浮的生活经历尤其是沿海任职。使苏轼更多地接触到海,饱览了祖国的海岸风光。苏轼以其出神入化的如椽巨笔,描绘了多姿多彩的海意象。无论海潮海涛、海市蜃楼、海风海雨,还是海洋物产都充满新奇;无论是状景摹物还是借物兴感都神思飞扬、婉叹回环。  相似文献   

16.
苏轼诗虽公认为宋诗代表,但其富有幽默特色这一重要特征却没有在多数文学史中得到应有的论述。有鉴于此,本文对苏轼诗的幽默魅力特征进行了论证,对其幽默特征分别从引人入胜的理趣、真情感人的自嘲、友好风趣的调侃三个方面进行了剖析阐述。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是一位久负盛名多才多艺的作家。他在诗、词、散文以及书法绘画上都有很深的造诣。但是,怎样评价苏轼的作品,评价他在王安石变法期间所写的诗文,建国以来一直存在着分歧。特别是“四人帮”出于其反革命的政治目的,诬蔑苏轼是“竭力维护旧制度  相似文献   

18.
苏轼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家之一,以其高超的艺术水平和渊博的学识积累,加之以文人自觉的创新意识,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诗歌特点,开创了一派诗风。他的诗歌创作既体现了宋诗的特点,又少有宋诗所存在的缺陷和流弊,使得作为不同于唐音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宋调得以正式确立,可以说,苏轼是宋调形成的集大成者,苏轼诗称得上是宋诗的典范。本文主要从苏轼诗歌所体现的艺术风格对苏轼诗歌进行全面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苏轼一生中写过许多不同诗体的山水诗和咏物诗,或咏花卉,或吟山石,或赞湖亭,或题画赠诗,或记茶芥细事,都能使事物的准确描绘和诗人的性格融合起来而不显痕迹。他的写景诗,大都意境新颖,构思出奇,笔意爽健,格调流畅,清丽雄奇,风趣多姿,富有情趣,能够激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美感。写景小诗仅仅是他的写景诗中的一小部分,其中有的诗篇,传诵悠久,是诗人得意  相似文献   

20.
历来论所谓“清雄”,并不能淹概苏诗全貌及诗艺术精神之底里。其曲折吐露,暗蕴机微,落笔超迈,意象间关合无垠;运思结构擒纵无端,脉液流传一无性挂碍等呈现出来的“灵妙”,当是苏诗艺术性之内外融一的最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