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何有效地利用学具展开教学活动,使思维、操作、表达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发展呢?下面的教学片断能带给我们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2.
学生会做,并不一定会说,这是小学生语言区域狭窄、抽象能力差等原因造成的。思维活动对语言有较强的依赖性,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智力的发展和他  相似文献   

3.
观察·思维·想象福建永春桃溪小学郑燕仪小学语文教学既要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又要训练和发展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和记忆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学习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呢?一、直观激起和引导观察运...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往往只局限于教师演示、学生看 ,忽略了在实验中对学生观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 ,改革物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是素质教育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谈物理实验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  提高观察能力是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是丰富学生知识、扩大学生视野的重要环节。在物理实验课上 ,要使学生养成对实验有主次、有步骤、有层次的观察习惯 ,则要求教师在引导、启发学生观察实验时采用不同的方法 ,分几个层次入手 : …  相似文献   

5.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已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根据每边的长求周长,以及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中我以直观教具为支柱,通过操作、观察、思考,逐步过渡到抽象概括,从而归纳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运用迁移规律,类推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注意是一座门,凡是从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乌申斯基观察、观察、再观察。  相似文献   

7.
轮到高一上第一堂作文课了。教材安排的学习重点有两个:一是培养感受与思考生活的意识;二是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面对新来的学生,如何在作文课堂上来个开门红?意外的机会来了!我们教室西边50米处有一栋老屋要拆除,将在老屋的旧址建起新综合楼。  相似文献   

8.
观察·积累·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习作首先应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教师在习作教学中 ,应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启发学生积累所见、所闻 ,并积极思索 ;逐渐学会表达的方法 ,进而提高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9.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在观察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明理,进而有感而发实现自由表达。【导写过程】一、观察知美将全班同学带到教室外,观察体育馆前的一排小叶榕。请学生用生物学的知识介绍一下这种树。根据学生的介绍,教师总结并引导:这样用生物学的知识介绍多单调啊!今天,我们要仔细地观察一下这种树,还要欣赏它,让它鲜活起来,让它美起来,这叫“观察知美”。请学生观察思考后扩写句子:这是一棵树。小结:我们观察事物首先是用眼睛。用眼睛看,我们可以看到事物的外形、颜色、大小等。刚才我们的扩写内容不少都是视觉印象。除了可以用…  相似文献   

10.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的辅助,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通过浅谈"观察——操作——探究"促进抽象化具体,促进学生数学归纳总结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培养探索能力,创新思维,有利于开放思维能力提升,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既丰富课堂,激发学生主动好学的兴趣,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观察探究的能力,开放思维的能力,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1.
教学班级两市镇一小一年级“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班教学要求 1.通过辨句练习,帮助学生建立完整句的概念。 2.指导学生按方位有顺序地观察,有条理地表达。课前准备课前开展筹建小动物园活动,在教室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衡量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尺之一。学生要写好一篇文章,必须有一定的材料,就需要观察;有了写作的素材,还需要思维(分析、整理);在观察、思维的基础上,才可能进入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以及修改品评的过程。因此抓好观察、构思、表达、改评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本训练环节。一、观察中探究,教给方法观察是作文的一个重要步骤。对小学生进行观察训练,在于通过观察去获得一定的写作素材。解决学生没有东西可写的问题,但观察后仍言之无物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而这“动”,强调的便是“思考”。有所思,才能有所得,才能有话可说。所以,有效地启迪学生思维便成为为人师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数学教学中,生动具体曲情境构建,巧妙的问题设置,能够启发学生由表及里地思考问题,落实到具体的操作应用就更是将知识本身进化为一种思维,启迪学生自主学习,开拓创新,也体现所谓数学涵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陈娜华 《新教师》2022,(8):41-42
<正>数学规定性知识是数学课程中的基础性知识,是约定俗成的既定经验。在教学中,教师要追溯知识本质,让学生了解规定性知识的内在意义与联系,让他们明白规定性知识中的“理”,在感悟和表达中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增“值”。本文结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一课,探究规定性知识的教学路径。一、知识脉络的整体梳理数学学习是要让学生会用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数学,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正方形的认识对学习几何形体知识有重要作用。为了让学生较好的认识正方形,教学中应多引导他们参加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比较能力。可这样安排教学程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地中考试卷中出现了一类融操作、探索、归纳于一体的新题型,它体现了数形结合、特殊———一般———特殊等数学思想方法,符合新课程理念,深受教育界的重视.现从中撷取数例,供大家欣赏.一、结合几何图形的性质,总结操作规律例1(2005年贵州省贵阳市)在一次数学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17.
演示·讲解·操作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一般是通过演示实验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但是,如果没有学生的亲自动手是学不到操作技能的。教师在讲台上的演示实验,学生往往看不清,印象肤浅,效果差。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我把演示实验改为边演示边讲解,学生边看...  相似文献   

18.
创新 ,是指冲破旧思想、旧观念、旧模式的束缚 ,具有解决新问题 ,获取新成果 ,开拓新局面的创造性活动。人类的创造能力和其他各种能力一样 ,也是逐步形成和不断发展的。课堂中如何引导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我认为采取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 ,让学生多动手、动脑 ,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我以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一节为例谈谈自己的作法。   (1 )全班学生按 4人一组围桌而坐 ,桌面上放着一些硬纸片、剪刀、直尺和面积是 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材料剪一个长方形图片 …  相似文献   

19.
气球吊装利用气球在空气中的静浮力吊装重物的作业。气球受有空气的静浮力,可以长时间悬浮在空中,不需要专门的起飞、降落场地,没有污染与噪音的危害。它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可用于廉价的吊装作业。在苏联某露天矿坑上,就是采用这种气球吊运系统。气球的气囊为球形,容积为23,000立方米,重约4万牛顿,悬空部分用的钢  相似文献   

20.
卫星发射由运载火箭将卫星从地球表面送入轨道的过程.为尽量节省火箭的能量消耗,卫星发射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动力飞行段,一般由一、二级火箭完成。为尽快穿过大气层,减小空气阻力(火箭速度小于200米/秒时,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火箭速度为400-600米/秒时,阻力与速度的三次方成正比)的影响,此段先垂直上升。当穿过稠密大气层后,第一级火箭工作完毕并脱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