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钱国宏 《收藏界》2011,(7):112-112
细雨怕狂风,小鸡惧老鹰。藏家最怕啥?"打眼"!"打眼"是指藏家看走了眼而被人蒙骗的过程。相信大多数收藏爱好者都有过"打眼"的经历,只是有些人抱有"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而讳莫如深、缄口不言罢了。其实,如同婴儿跚跚学步时不时要跌倒一样,"打眼"是  相似文献   

2.
王雪梅 《收藏》2016,(5):99-99
不久前乡下老家的房子拆迁,笔者在帮忙整理杂物的时候,从一个皮夹里翻出一张10元纸币。该币纸质已稍泛黄,但品相尚好。捧着这张奇怪的10元纸币,我迷惑不解,上网查了一下资料,才知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第二套人民币钞王——“大黑十”。  相似文献   

3.
卢伯雄 《收藏》2021,(2):100-103
一位藏家请笔者鉴定5张第一套人民币"起重机"500元面额的纸币。据介绍,他假期期间去了外市某旅游景点,这是因为他爱好古玩收藏,尤其是曾在该市古玩市场捡过漏儿。因受新冠疫情影响,当时的摆摊人数只有平时的十分之一左右。他在一个摆满古今钱币的摊位前停步,见摊布上有张打印的大红色告示非常醒目:"捡漏儿行动快赶快!本店经营古今钱...  相似文献   

4.
马未都 《收藏》2007,(4):31-31
打眼是古玩收藏之路的必修课。新上路者往往像一个踌躇满志的猎人,刚愎自用,趾高气扬,无视路途荆棘密布,野兽出没,满眼只有猎物,没有危险;而长途跋涉者遭遇过蛇咬,变得缩手缩脚,常怀井绳这虞。以愚之见,这门课程的复杂深奥超出任何初学者的想象。  相似文献   

5.
王文良 《收藏界》2013,(11):95-98
“拣漏”和“打眼”是收藏界专用词汇,查《新华词典》、《辞海》均未见,道外人更整不明白。  相似文献   

6.
陈曦 《中国收藏》2023,(3):80-85
近段时间以来,纸钞有点“热”。其实,这种热度在近两年的钱币市场已现端倪,并在2022年迎来了一波暴涨行情。这之中,包括民国纸币、解放区纸币、第一版人民币等板块的高分评级品种的价格显著大涨,诸多品种均创新高。比如一枚1951年第一版人民币1万元“牧马”(PMG53EPQ)在2022年以1725万元成交,创造了中国纸钞公开拍卖成交纪录。  相似文献   

7.
每年的七、八月份,是钱币市场传统的“歇夏期”。可今年的钱币市场却一反常态,在“歇夏期”里各种钱币板块行情依然红火,尤其是第三套人民币(以下简称三版纸币),在经过四、五月份的小幅回调后,最近又重拾升势,伴随着成交量的不断放大,部分券种创出历史新高,成为今年“歇夏期”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8.
林长华 《集邮博览》2014,(12):83-83
说起人民币的“出生证”,要不是笔者亲眼所见,恐怕也不会相信。在福建东山县县城一位收藏爱好者孙女士的家里,笔者首次欣赏到这种特殊的人民币“出生证”。当然,说“出生证”是比喻而已。究其实,它是人民币的封捆签,但是它确实起到了人民币“出生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裴雨 《集邮博览》2012,(10):84-85
近日阅读了《集邮博览》2012年第7期88页上的《身边的“珍品”》一文。该文是介绍人民币收藏类的文章。读完该文,笔者认为有三点需要补充,具体如下:一.1990版2元“绿幽灵”的具体字冠号应该为10个  相似文献   

10.
仲文 《集邮博览》2009,(8):79-79
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张1999年版贰拾元面额的人民币。这张看似普通的人民币却有其不同寻常之处,即毛泽东主席头像的右眼外侧出现了一块明显的"遮白",使得眼部及相邻面部图案出现缺失。  相似文献   

11.
刘英杰 《收藏界》2011,(12):82-82
《雍正王朝》《步步惊心》等清宫剧的热播,使得观众对清朝银票的认识停留在“动辄成千上万,功用雷同纸币”的误区,  相似文献   

12.
对人民币收藏的初学者而言,捡漏是一种奢望,能不“打眼”就万幸了。至于传说中的“枣红”、“背绿”等等,动辄成千上万的价格也让囊中羞涩的新手望而却步。如果你钟情于人民币收藏,又是工薪一族,不用妄自哀叹无币可藏。其实身边就有许多“珍品”供你拾取。  相似文献   

13.
盛玫 《收藏》2018,(1):14-21
上海龙美术馆于2016年举办《敏行与迪哲——宋元书画私藏特展》时轰动海内外,其中参展的日本藤井有邻馆旧藏《四朝宸翰》(见图1)尤为璀璨。2017年春拍,该作品在中国嘉德上拍,以近1.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钓鱼》2011,(4):59-59
2011年,丛杰公司已经成立十周年了。在此之际,公司推出一系列既有收藏价值,又具备使用价值的高端产品。这些产品凝聚着丛杰老师和公司队员的心血与投入,汇聚了全国各地区钓友提出的宝贵意见,并且彰显个性和实力,充分显示了产品本身和拥有者的低调与内敛的奢华。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银行从1987年4月27日起,陆续发行第四套人民币。全套按面额分共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9种;按材质分:9种面额中1角、5角、1元有纸币、硬币2种;按印刷版别区分:2元、50元、100元面额有1980版、1990版两种;1元面额则有1980、1990、1996版三种。  相似文献   

16.
魏咏柏 《收藏界》2013,(5):71-71
但凡搞收藏的人,都希望能得到一些珍贵的、稀有的、特殊的品种,即所谓"珍、稀、特"。然而"珍、稀、特"少之又少,可遇而不可求,这是谁都知道的。不过有时候,一个踏破铁鞋无觅处的宝贝,不经意间,又会像天上掉馅饼一样落到你的头上。我手里这枚"锑币当十"钱就是这么得到的。  相似文献   

17.
阎正 《收藏界》2011,(10):108-117
倥偬之中,义潜巳经走了十年。 像我这样比他小的人,也巳年届古稀,更多的朋友似乎比他都大,义潜的女儿静静告诉我,吴三大、钟明善伯伯说:“要办你爸爸的十周年抓紧办,我们年纪都大了,了解你爸的人越来越少了。”  相似文献   

18.
黄乃葵 《收藏》2008,(12):132-132
笔者藏有一张民国16年(1927年)中南银行拾圆面值正背两面共有五个少女头像图案的纸币,当时只看到五个头像穿戴着不同民族的服饰,觉得有趣,虽品相较差,但还是一直保存了下来,偶尔也拿出来观赏一下。  相似文献   

19.
王云志 《收藏》2012,(5):83-85
第一套人民币发行年代越久远、越稀少的纸币,收藏价值越大。新中国成立前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八成新品相的全套目前价格接近百万元,全套全新的价格则高达数百万元。此外,一些连号的没有在市场上流通过的纸币,更受到收藏者的青睐(图1)。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银行于1953年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其中有一张特殊罕见的拾圆纸币,它于1957年12月1日发行,1964年4月15日停止使用。这张拾圆纸币规格特殊:209mm×85mm,正面主色为黑色,图案为国徽和多色牡丹图。固定国徽水印纸,工农像和中国人民银行,三字轨,七位数号码,左边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