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萍 《物理教师》2020,(8):40-42
学生能够记住一些物理概念,但面对真实问题情境时又回到"前概念"的认知层面.这种教学失败的原因是学生对物理概念缺乏真正理解."理解"并不是低层次目标,应该是知识和能力全方位的建构.本文以"物体的颜色"的教学为例,通过对学生正确理解物体颜色概念所需知识和能力分析,加上对"理解"的重新考察,为基于学生概念转变、促进学生真正理解科学概念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参考思路和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3.
教材分析: "认识物体"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课是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初步认识,这是学生学习几何图形的开始。在没有学习这些知识之前,学生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关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经验。本课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出发,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增加对这几种几何体的感性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但是生活中难以找到不同颜色的透明物体.这个实验笔者是采用以下方法做的。  相似文献   

5.
6.
刘燕舞 《湖南教育》2002,(19):49-50
教学内容:江苏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第24、第25页。教学目标:学生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形状,初步了解不同形状物体的特征,并能根据其特征判断各种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能力,以及空间概念。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各种形状的积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不规则形状等),每人一套不同形状的实物图片。教学设想: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  相似文献   

7.
许跃青 《学周刊C版》2011,(5):143-143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不断积累从不同位置看物体形状的经验,能辨认由5个或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不同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闭形。  相似文献   

8.
关于“运动和静止”探究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仙 《物理教师》2002,23(5):29-30
1 教材分析“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初中物理中比较重要和关键的教学内容之一 ,是以后几节教学内容的预备知识 ,也是今后学生研究运动学的基础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机械运动的概念 ,教学难点是理解运动的相对性 .由于不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已形成了错误的“前概念” ,他们常误认为 :在地面上移动的物体一定是运动的 ,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这样的“前概念”势必会干扰学生对“运动相对性”的学习与理解 .2 教学设计思想(1 )运用“问题教学法” ,揭发学生的探究动机所谓问题教学法 ,就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围绕实践问题展开主…  相似文献   

9.
李雯 《科学课》2010,(2):62-62
问题的产生 星期天的上午,奶奶晾完衣服问我:“雯雯,你说说这两件衣服哪一件先于呢?”我仔细观察两件衬衣,一件是白色的,薄薄的;一件是黑色的,比白衬衣厚很多。我自信地说:“当然是白衬衣先干了。”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努力拓宽自己的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物理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惯性概念容易,但用惯性知识解决问题往往容易出错。在没有究其原因之前,不少同仁只好进行了误案分析教学,将常见的错误来个事先告知。这个方法虽很凑效,但总不能进行所有误案的分析。为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②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自己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我作了如下的推论:“物体在运动状态变化过程中是惯性对其各即时状态的连续保持才使得物体作变速运动的。”有了这样的推论后,人们常常把物体由于惯性而运动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是不够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变速运动也是物体的惯性运动。至此,学生明白了物体不论做什么样的机械运动都是物体的惯性所致,惯性是物体静止和做各种机械运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光的产生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彩的世界里,那么我们周围那些不发光物体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颜色又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发现白天在阳光的照耀下,各种色彩争奇斗艳,并随着照射光的改变而变化无穷.但是,每当黄昏,大地上的景物无论多么鲜艳,都将被夜幕缓缓吞没.在漆黑的夜晚,我们不但看不见物体的颜色,甚至连  相似文献   

13.
在进行物理概念学习时,学生已有的错误前概念的现象十分普遍,且前概念隐蔽又易反复。文章针对前概念的这些特点,提出具体的概念转变教学策略,并以"物体的浮与沉"为例说明其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通俗易懂地释疑了初学者对力学中“重力”概念上的一些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形体及其图形。 2.感知平面与曲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2-13页。  相似文献   

17.
2011年《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生物学课程教学要强调主动探究学习,突出概念传递性,实现探究学习与概念构建的有效衔接,突出教学重难点,优化教学过程。为此,立足初中生物概念教学,分析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杨发文 《物理教学探讨》2004,22(4):55-55,52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花儿为什么有红、有黄、有白?自然界中物质为什么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呢?这还得从电磁波谱说起。  相似文献   

19.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的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判断及动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如何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问题。"学案"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教案"教学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学案教学中应考虑学案的编制、使用和教学的实施。其教学策略主要包括把握课标和教材,设计学案并不断完善;增加师生互动,注重因材施教灵活使用学案;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