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毛南语(佯僙话)的量词有比较稳定的"量名"结构和语序,对句法有较强的制约性;佯僙话量词的产生受其自身语言特点的影响,是自足的。  相似文献   

2.
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中关于弹簧劲度系数的引入是这样叙述的:"弹簧弹力的大小F和弹簧伸长x(或压缩)成正比,即:F=kx。"式中的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米,单位符号N/m。生活中有时说弹簧"硬",有的弹簧"软",指的就是它们的劲度系数不同。  相似文献   

3.
宋炜  武威 《中学物理》2012,(11):64-65
1问题背景 车缝佯谬是一个有趣的物理问题,理解车缝佯谬可以很大程度地理解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该佯谬(本质是长度佯谬)的内容是这样的:一辆列车在地面上匀速行驶,驾驶员突然发现正前方有一道宽度比列车长度稍长的裂缝,驾驶员认为,如果列车加速到某一速度,  相似文献   

4.
在元明清通俗文学中大量出现将关羽称为"寿亭侯"的现象。本文在前贤时彦的基础上详辨其非;并分析了导致通俗文学中出现"寿亭侯"现象的三个原因:(1)历史上"寿亭侯印"的出土,(2)文献中对关羽被封为"寿亭侯"的记载,(3)"帝蜀论"思想的深刻影响。此外,还详细讨论了"帝蜀论"思想与"寿亭侯"现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你能区分吗?     
一、弹簧的“长度”、“伸长”和“伸长到”弹簧的“长度”:指弹簧的顶端到指针位置的距离L;弹簧的“伸长”;指弹簧受到拉力作用后的长度(L),相对弹簧自由状态(不挂任何重物)下的原长(L0)增加的长度(△L),△L=L-L0;弹簧的“伸长到”是指弹簧受力后的全长,即此时(受力时)的弹簧的长度(L).思考题 一银弹簧不控物体时的长度为18厘米,在它下面挂3个钩码时,伸长了6厘米,如果再加挂2个钩码后,弹簧将伸长到()a.4厘米;b.10厘米;c.22厘米d.28厘米.二、重力和质量1.区别:a.只有大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相似文献   

6.
1.平衡问题 例1如图1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放置3个电荷量均为q(q〉0)的相同小球,小球之间用劲度系数均为k0的轻质弹簧绝缘连接.当3个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每根弹簧的长度均为l,已知静电力常量为忌,若不考虑弹簧的静电感应,则每根弹簧的原长为( )  相似文献   

7.
白金发 《教师》2011,(16):90-90
所谓"得意不得分",是指学生明白政治主观试题所表达的意思(即"得意"),但"有话不会讲,有理讲不清",不知道如何去组织答案,从而在答题过程中出现条理混乱无序,语言自相矛盾,要点重复啰唆,逻辑颠三倒四等现象,最终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即"不得分")。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1》中有一个生字"春",如果老师不强化教学,学生很容易和上册学过的生字"青"混淆。为了加强学生的第一印象,教"春"字时我没有出示"青"字让学生比较识记,而是教学生"给生字编儿歌",既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识记,又避免了单纯死记硬背的现象。"同学们,这个生字(指‘春’字)读什么?谁会读?"  相似文献   

9.
农村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问题:(1)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队伍不稳定。(2)自身环境的影响。(3)缺乏对英语用途与前景的了解。(4)英语学习中的"难记易忘"现象是师生双方都极为头痛的事情,英语成绩差,在我们农村中学更显得严重些。解决办法:加强教师责任感,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等,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第一语言(L1)学习和第二语言(L2)学习的角度,通过对"关键期假说"发展动态的综述,证实了"关键期假说"对第一语言(L1)学习的决定性影响;并分析了第二语言习得(SLA)领域对"关键期假说"支持派与反对派的观点,最后得出L2学习不存在"关键期"只存在"敏感期"或"最佳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各版本《韵镜》于外转第三十九开上声琰韵三等溪母位置列有"(平页)"或"頇"字。然"琰"韵为收-m尾的韵,"(平页)"从"平"声,"頇"从"干"声,并与"琰"韵收-m尾不协。前辈学者对此一现象已经作出了不同的解释,今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此一现象重新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在凤阳方言中,"可"([k‘γ^53)具有特殊的用法:作为否定副词,用来表示否定的回答,其否定的语气比用"不"字要重一些。凡是能用"不"进行否定回答的问句一般都可以用"可"([k‘γ^53)代替进行否定回答。用"没"、"没有"进行否定回答的问句有时用"可"[k‘γ^53)表示否定的回答,有时为了简洁和顺口就不用"可"([k‘γ^53)表示否定的回答。"可"([k‘γ^53)是由"可([k‘γ^53)"变调形成的。研究凤阳方言中"可"([k‘γ^53)这个词的词义和语法功能,可以补正《方言大词典》对"可"([k‘γ^53)的注释,也为古代汉语中存在破读现象提供一个有力的方言证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第一语言(L1)学习和第二语言(L2)学习的角度,通过对"关键期假说"发展动态的综述,证实了"关键期假说"对第一语言(L1)学习的决定性影响;并分析了第二语言习得(SLA)领域对"关键期假说"支持派与反对派的观点,最后得出L2学习不存在"关键期"只存在"敏感期"或"最佳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一、弹簧连物体、水平放置的一类问题(不考虑重力势能) 例1如图1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结起来,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受升学率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经常处于"师授生受"的状态.综观我们的数学课堂,往往呈现出这几种现象:(1)旁观现象:学生在讨论交流时,往往有部分学生怀着事不关己的态度,漫不经心地看着别人实验操作,看着别人发言,自己却不参与到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6.
课程设计对指导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实用性人才至关重要。课程设计要根据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的培养目标、根据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要求,坚持"必需、实用、够用"的宗旨,注重"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17.
例1某缓冲装置的的理想模型如图1所示,劲度系数足够大的轻质弹簧与轻杆相连,轻杆可在固定的槽内移动,与槽间的滑动摩擦力恒为f;轻杆向右移动不超过l时,装置安全工作.质量为m的小车若以速度v0撞击弹簧.将导致轻杆向右移动l/4.轻杆与槽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不计小车与地面的摩擦(1)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求轻杆开始移动时,弹簧的压缩量x;(2)求  相似文献   

18.
偏误分析要考虑不同的学习对象,学习对象不同,表现出来的偏误也不太一样。越南留学生"了"字句习得有遗漏偏误和误加偏误两类,习得的情况为:(1)初级阶段对"了2"的掌握比"了1"要好;(2)中级阶段是最模糊的阶段;(3)中级阶段以后,后期的偏误主要出现在"了1"上。母语的迁移是其中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验分析"探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因素(pH)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指出pH9条件下H2O2不稳定将影响实验结果。重新设计"探究不同pH值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实验"。  相似文献   

20.
电学训练     
1.如图1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带电小球A、B,带有等量异种电荷,通过绝缘轻弹簧相连接,置于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突然加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后,A、B两球将由静止开始运动.对A、B两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在以后A、B两球运动的过程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设整个过程中不考虑电荷间的库仑力的作用,且弹簧不超过弹性限度)(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