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2.
我们现在的课堂大都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让数学课堂“活”起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长期以来,课堂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头脑中构建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然而长期以来,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5.
路中学 《新疆教育》2012,(20):201-201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6.
数学“情境——问题”教学实验开展以来,我们已初步认识到,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忽视了生命的个性存在,我们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制约了学生的左边,双手,头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做终使教学变的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数学“情境——问题”教学强调:学可是一种个性  相似文献   

7.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忽视了学生在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制约了学生的嘴巴、双手和头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灵性,缺乏生命活力。这样的课堂使师生双方都感到疲惫和乏味。那么,面对这样的局面,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8.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课堂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9.
宋清元 《甘肃教育》2014,(14):63-63
正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氛围,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张扬。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灵性和生命活力。那么,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活力。这样的状态才是属于新时期小学生应该有的学习状态,可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却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在改变传统课堂死气沉沉的状态和转变课堂教学职能方面,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新课程理念活化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就成为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然而长期以来,传统模式的课堂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生命活力。因此我们必须总结创新改变这种旧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鲍燕 《考试周刊》2011,(16):84-84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课堂忽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忽视生命的存在,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制约学生的嘴巴、双手、头脑,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一线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①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前提;②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谢燕 《学子》2013,(6):32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由于传统的教育习惯,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  相似文献   

16.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刨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笔者以为:  相似文献   

17.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忽视了生命的存在,我们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缺乏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跃起来呢?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在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初中数学的内容比较抽象,且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相对较差,学生学习数学相对困难,再加上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给很多学生留下了枯燥困难的印象,因而很多学生害怕甚至讨厌上数学课,不喜欢学数学.如何改变、扭转这样的局面,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喜欢学数学呢?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