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将教育与就业有效结合的一种崭新尝试,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学校教学改革实践,提出工科院校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及其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大学生就业,在大学生当中进行“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方法和举措,也是“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高校学生创业的现状及问题,探究“预就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学生创业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3.
“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特点与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联合办学的预就业过程教育,将教育与就业相揉合,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模式和就业方式。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三位一体的工程教育与三方共赢的产学研合作运营模式三方面阐述了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与突破口。实践表明,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缩短就业适应期,促进高校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为学生就业铺设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人才、促进就业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本文以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为例,阐述了"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高校就业服务工作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建立毕业生"预就业"模式,对于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接轨、缩短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方的选择时间、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实习见习为主要形式的大学生预就业人才培养方式,是解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有效接轨问题的重要途径。台湾地区在大学生预就业政策制度建设上起步早,探索深,项目及专案政策目标团体针对性强,经费支持合理充分,学生权益保障完善。比较而言,大陆须健全大学生预就业基本制度,明确企业责任和利益,提供更充足的经费保障和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7.
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就业过程需要大量的设计实践,而传统的仅扎堆于毕业年的就业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一需要。如何结合传统就业流程,探索新模式来提升就业质量,文章提出要挖掘学生在校期间所有与潜在用人单位接触的渠道,促进学生与单位在这些渠道中建立认同感,即"预就业"模式。  相似文献   

8.
预就业是紫金矿业学院作为校企合作办学产物的特色之一,能够增强企业与学生的相互了解,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总结"紫金模式"下预就业工作的意义、内容和成果,为进一步开展预就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高校及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实习预就业”教学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做好“实习预就业”教学工作,需要参与各方齐心协力,相互配合,加强管理,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校毕业生“预就业”工作体系的构建和运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较快,毕业生就业竞争更趋激烈.非国有制企业、基层、生产一线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市场.但学生的流失率较大,"预就业"使学生充分了解企业.减少企业培训经费.达到校企双赢.  相似文献   

11.
《教师》2009,(16)
对大学生工作经验的要求既是用人单位的客观需要,也是时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的挑战.如何开展以专业特点和就业能力为内容的高校预就业实习,是高校、企业和政府应当共同关注的问题,这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秋菊 《文教资料》2014,(5):132-133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的需要存业岗位架起一座桥梁.大大提升就业率。在此背景下,本文就大学生预就业模式应如何应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大学生就业制度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文中通过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大学生就业制度这一问题的分析,旨在寻求一种适应新形势需要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及与之相适应的大学生就业制度,以期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4.
定岗实习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上对一种新型的高职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定岗实习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认为这种模式是高职产学研结合向纵深发展的必然,是优化高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普通高校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认为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正确分析市场需求、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等方面对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怎样开创新途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从大学生就业现状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一方面是大批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却又呼吁中国高级人才大量缺失.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尴尬的局面?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更应该深刻反思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目的,探索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便在新形势下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大学生就业现状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一方面是大批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却又呼吁中国高级人才大量缺失.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尴尬的局面?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更应该深刻反思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目的,探索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便在新形势下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伴随着大学办学规模的扩大,"就业难"给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高校的人才培养也以单一的就业为导向,但是我国高校的类型是多样的,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的,单一的以就业为导向是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的,各高校要根据自身情况加强研究型、应用型和专业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协调、共同应对。从高职院校来讲,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当前大学生就业已从“精英就业”转变为“大众化就业”,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必须从人才培养模式上提出解决办法。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三个基本来源,分别是学科专家的建议、学习者的个体发展需要和社会需要,它们既矛盾又统一,不可偏颇。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分层、专业课程设置和就业教育深化等方法来强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就业导向,试图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