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但对于高速发展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来说,也不可避免地带来相关问题,如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势必影响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应解决好数量与质量、规模与效益、招生与就业、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世界工业化国家教育改革的大方向,而高校扩招正是我国迎接高等教育大众化挑战的一项举措,但这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急需探讨和解决。对此从高校扩招入手,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针对扩招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策略,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我国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创造了条件,为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开辟了绿色通道。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才资源作为一种智力资源,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资源,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市场竞争的主体,成为知识创新的主体。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效益等各个方面发挥着战略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及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现。加上我国高等教育已初步进入大众化阶段,扩招后的大学毕业生也逐年增多,更增加了就业的难度。因此做好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及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明 《现代教育科学》2003,(1):29-32,67
实施大众化进程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个进程中,我们认识到高等教育大众化并不是造成高校华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由于区域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差异,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具有马丁·特罗“三个阶段”的内容特征。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我国大众化进程的主要力量在高等教育机构的中下游。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多样化和质量保证   总被引:72,自引:0,他引:72  
杨德产 《上海教育》2001,(19):16-20
的几年来,我国高等学校连续扩招,招生人数急聚增加,引起国内外的关注。仅普通高校,1998年招生108.4万人,1999年招生159.7万人.2000年招生220万人,2001年将招生250万人。这种持续扩招,社会上和教育界不少人士都担心教育质量问题、担心毕业生就业问题:有的专家指出:“必须以冷静理性的姿态分析高校扩招后的质量问题,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不能无谓地大唱赞歌”:由于扩招后在经费、师资、设备、图书资料、管理、生源等方  相似文献   

7.
也谈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发展、社会需求、个人需求的必然选择;普通高校扩大招生不应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大众化不仅是数量的增长,更主要的要有质的变化,结构调整是关键;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是由局部逐步过渡到整体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郭群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167-169
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适龄人口的15%至50%,即标志这个国家高等教育从精英型进入到大众型,它代表了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潮流。1999年的高校扩招,迈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第一步,不仅在教育界,而且在全社会都成为令人关注的问题。就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技术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中人才培养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使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走向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规格呈现出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媚俗倾向,“重术轻道”的技术化趋势影响了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强对大学生人素质和科技素质的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其健康发展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0.
镜头定格,留下一幅“改革开放以来第四次人才大流动期”中,“就业难”令无数校园骄子竞折腰的典型写真。“难”在哪里?或曰,毕业生过剩,供大于求——“扩招”应该“急刹车”。然而清查数据却显示了另一种结论;就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全国人口的比率,美国是35%,日本是23%,中国只有5%。中国大学生不是“过剩”而是“不足”。  相似文献   

11.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是我国高等教育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高等教育大众化也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毕业生就业形势措施日趋严峻即是其中之一。因此,探讨高等教育大众化对毕业生就业市场产生的影响及深层原因和应对措施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一、高等教育大众化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影响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可以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培养各行各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加速我国现代化的步伐。但自从1996年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通货紧缩阶段的出现,大学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大众化与国际化是20世纪我国高等教育两种重要的发展趋势,面向21世纪,应着力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创新,寻求大众化与国际化之间的融合与互动,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实现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我国大学毛入学率接近15%,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时代.与"精英化"教育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最突出的特征,一是毕业生人数短期内迅速增加并持续攀升;二是社会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的稀缺性相对下降.这就使就业竞争加剧,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为此,需要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转变观念,用创造性的思路迎接挑战,探索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思路、新办法.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毕业生就业与社会就业逐步融为一体,毕业生就业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内容,就业方式市场化,就业形式多样化,实现因素多元化,就业竞争国际化。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与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就业市场不成熟和就业观念较落后有关。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确立科学的发展观,树立大众化就业的新观念,通过政府和高校的共同努力,为大学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大学生就业市场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高校扩大招生以来,大学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为我国实现人才强国的国策,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2004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80万人。比2003年净增68万人,增幅达32%,加上过去数年未能就业的一部分毕业生沉淀到下一年度参与就业竞争.2004年全国实际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能会突破300万人。大学生就业是社会秩序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大学生就业也必须面对这一转变。顺应发展,建立、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大众化使高等教育质量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尽管数量的增长与质量的提高并非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仍然产生一定的影响。面对当前出现的教育质量问题,必须树立适应时代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快高校自身建设的步伐,在教育投入、师资、教学改革等方面下功夫,以确保高等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应用型人才培养: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责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阐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本身应有之意,提出了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多元的质量观和就业导向观指导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的措施以及建立分类型高校评估机制和应用型人才市场准入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连年扩招,推进了高教的大众化进程。在大众化过程中,应从我国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同时,应考虑我国国情复杂和地区不平衡等特点,要走符合我国实际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的特点,提出了政府、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应采取的对策,以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