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铜须事件”看网络暴力的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刚 《传媒观察》2007,(1):36-37
2006年并不是网络暴力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的互联网上的一年,但是2006年中一系列的网络暴力事件必将载入中国互联网史册。[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社会转型的时代情境下,网络动员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利益诉求,成为中国互联网的特色景观.本文主要是区分与网络动员事件相关的不同利益目标诉求,并尝试解释不同利益诉求者均愿意通过网络动员试图达至目标的发生动因.  相似文献   

3.
中央电视台每年一度的春节晚会已经成为许多中国人必备的“年夜饭”,随着互联网影响力的迅速扩张,新浪网、大河网、中国网、中国网库将共同主办“2006全球华人春节网络联欢晚会”(以下简称2006网络春晚),为全球亿万华人网民精心烹制一道丰盛的网络“年夜饭”。  相似文献   

4.
用“不知者无罪”来概括中国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将来可能承担的著作权法责任,是具有相当可能的。在网络环境下,如何一如既往地保证和激发作者的创作激情,又能日新月异地促进、推动知识和思想的迅速传播,实在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命题,各个利益主体智慧的交汇,正是中国网络法律的曙光。  相似文献   

5.
过去的2006年,是中国互联网站大踏步向前的一年。当我们去追踪那些在2006年里曾一度让人兴奋、痴狂、热血沸腾、义愤的重大事件发展轨迹时,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了解信息的重要窗口,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窗口。  相似文献   

6.
试论博客的传播及其有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宜君  张欣 《新闻界》2006,(3):69-70
博客(Blog)是一个新型的个人互联网出版工具,据《2006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预测,2006年中国博客规模将超过6000万,2007年博客数量将接近1个亿,差不多相当于目前中国互联网用户总数。博客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网络的内容生产中,并且通过这些内容,与别人进行共享和互动,从而在各个方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对“网络实名制”的文化传播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仔锋 《新闻窗》2007,(1):82-83
网络实名制,就是网民们使用网络服务如博客、BBS讨论、电子购物、网络游戏等时,要进行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登记与验证,以加强网络管理。目前,韩国已实行了实名制,中国也开始拟实施—2006年10月,中国互联网协会拟召开会议讨论在中国实行博客实名制。中国互联网协会是一个半官方组织,第一次就实名制召开会议,9名缺席,多数(网络精英)没有到场,“博客实名制”遭遇阻力。  相似文献   

8.
杜骏飞  文妤 《现代传播》2007,(2):136-137
2006年12月15日至17日,2006年度"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2006 CHINACMC Annul Convention)在香港浸会大学吴多泰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会议由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与香港浸会大学媒体与传播研究中心联合举办.  相似文献   

9.
2006年12月15-17日,由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香港浸会大学媒体与传播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2006年度“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在香港举行,100余位网络传播学者到会进行了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0.
邬江  谷泉 《网络传播》2006,(10):46-47
网络,本来可以成为一个民意表达的空间,现在却成为暴虐滋生的温床;本来可以成为社会建设性意见传达的窗口,现在却成为一部分人发泄的通道。《纽约时报》等海外媒体将在网络发泄暴力情绪的部分中国网民冠以“网络暴民”称号,《中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等国内媒体也纷纷认同了这个说法。2006年的网络,是个多事之年,“网络暴民”层出不穷、前仆后继,网络暴力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相似文献   

11.
张玉胜 《新闻实践》2013,(10):71-71
从秦火火到周禄宝再到傅学胜,还有一些乐于传谣的网络大v,他们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借着造谣、传谣形成所谓影响力,进而谋取不当利益他们殊途同归,成了危害社会的“大谣”对此法律专家、社会学者以及广大网民纷纷指出,对于这些网络“大谣”必须重拳出击,依法严惩,还网络以清明空间、(8月26日《中国新闻网》)  相似文献   

12.
2006年的夏天,属于世界杯足球赛,也属于黄健翔和随之而起的“网络恶搞”——黄健翔也许做梦也没想到,他的片刻疯狂会成为网上娱乐的“星星之火”,并在顷刻之间就肆虐地燎烧了“网络”这片“新兴媒体之原”……这也使“网络恶搞”真正成为2006年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春天带来的不仅是网络经济的飘红.也带来了网络上不和谐的音符。注意力资源的缺失、交友社区人气的低迷、网站生存发展的压力等等,使得部分网站开始走起了歪门邪道。他们为了追求利益,达到赚钱的目的.将网络色情作为网站盈利的一个法宝.中国的互联网在利益面前集体泛黄。  相似文献   

14.
郑稳稳 《视听界》2007,(2):89-91
2006年底,北京领先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花巨资买下了韩国大型综艺节目《情书》的中国大陆播出版权,韩国电视娱乐节目将渐渐走进人们视野。在此之前,网络已经为韩国娱乐节目的流行提供了平台,并在网民中掀起了一股不小的热潮。  相似文献   

15.
要的就是自娱自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部将电影《无极》的画面重新剪辑编辑的、20分钟搞笑版短剧《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在2006年刚到来时瞬间成为网络最热门的讨论话题。中国的电影人还没有学会娱乐,中国的影迷已经学会了在恶搞中自娱自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认为网络作品的技术保护措施与著作权限制的冲突主要表现在首次销售原则、时间性限制和合理使用等方面,只有对这种冲突进行有效的协调,才能维护权利人的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现在,中国的互联网使用总人数已达8700万,越来越多的现代企业意识到这一庞大资源所蕴涵的巨大利益点.开始借助互联网来开展业务。但是.由于网络诚信体系不健全,目前互联网应用领域已经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如网络虚假新闻.网络虚假广告.网上交易的恶意欺诈,以及淫秽.色情。赌博、邪教宣传等不良信息的肆虐.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取新制度主义理论框架,从中国文化经济政策的结构性因素和中国电子竞技产业特性两个方面入手,对中国电子竞技行业政策的"合法化"之路进行解读,认为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政策经历了从行政主导到市场机制的发展型产业政策转型之路。中国电子竞技文化经济正是在实用主义"国家利益原则"、多元利益主体政策网络以及新自由主义文化经济全球化的结构环境中发展壮大并走向产业合法化的。电子竞技行业政策演变体现着文化经济发展与意识形态管理双重目标,兼顾着经济目标与文化目标之间的利益平衡与矛盾。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的“远交近攻”,就是地缘政治的基本原理之一。地缘政治今天还在决定着各国政府的政策。按照地缘政治的理论,他们谎称为维护本国的最高利益,政府有责任在本国重要利益范围内,抑制另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国家出现。抑制或者说遏制的办法主要是分裂其国家,以及各种封锁和制裁。一个贫穷落后的,特别是四分五裂的中国符合美国的利益。二战后,美国在许多中国军事要地驻军,直接维护美国在中国的特权和利益,特别是保证中国不会成为美国的对手。  相似文献   

20.
作为数字服务器、超宽幅面喷墨打印机及印刷管理解决方案的供应商EFI公司,于2006年6月16日在2006中国国际全印展上举办了"EFIDSF工作流程解决方案的新品发布会",并首度向中国市场正式推出Digital StoreFront(DSF)网络作业递交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