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活是作文之源。高中学生要写好高考作文,需关注现实生活,从生活中搜集和汲取作文养料。白居易有语云:“文章合为事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这就说明,文章是与时代、生活分不开的。历年各地高考作文题大多要求联系社会生活,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现实的理性思辨。以广东高考作文为例,2010年《与你为邻》,要求:“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2011年《回到原点》,要求:“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2012年采用了材料作文的命题方式。题目的材料中也体现了作文的思辨性特征,旨在引导我们关注现实,关注人生发展,关注学生自我的见解。所以说,高中学生要更充分地做好作文备考,就必须学会从生活中寻找作文的源头。  相似文献   

2.
一、高考作文的特点 高考作文是一种应试作文。如果说一般作文是“随意性作文”的话,那么高考作文则是“限制性作文”,它的限制性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限意:高考作文不沦什么题目,命题作文也好,材料作文也好,都不会让你随心所欲,信笔挥洒(像平时“一事一议”、“随笔”、“日记”那样),总得在立意的角度、闸意的范围、文意的提炼等方面,作出一些规定,给你一些限制。如1990年的全国统考题,“两个小姑娘来到玫瑰园”,就只准基于“第一位小姑娘的谈话”进行生发;1991年的全国统考题,漫画《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看图作文,你得首光辨清讽刺的矛头是指向那位“我”,下面的题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考试作文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 ,都要求考生自拟题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展示其“心灵”的窗口。俗话说 :“题好一半文。”因此 ,作文教学中强化拟题的训练尤为重要。一、坚持三原则1.坚持“明确”的原则学生作文的题目除了表情达意 ,还要准确明了 ,不可晦涩难懂 ,也不可含混不清 ,尤其是议论文 ,题目以点明观点为宜。如 1997年高考作文 ,《付出什么 ,收获什么》《社会需要什么》等题目 ,语意含混 ,指代不明。考试作文有材料或话题限制 ,内容是比较具体的 ,题目中的“什么”到底是什么 ,令评卷老师费解。若改为《付出真…  相似文献   

4.
回顾近年来高考作文,有如下思考:一、“话题式作文”的命题方式基本成型最近几年,语文高考的作文试题采取了话题式作文的形式:1998年,高考作文是两个题目,即《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和《战胜脆弱》。稍加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两个题目其实是一个话题,即关于青少年思想品质修养的话题。两个题目恰好是这个话题的正反两个角度,一个是追求什么,一个是反对什么。1999年,高考作文要求根据一则科技信息,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可以大胆想象,多种角度、多种写法,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这是明确了一个话题,准许编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2000年,给了一则材料,命题要求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范围宽泛,只要与材料中  相似文献   

5.
2008年高考尘埃落定。相比往年,今年各地高考作文题有一个突出特点:更加富有时代气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生、感悟社会。例如:四川高考作文题目是《坚强》,全国卷Ⅰ是与抗震救灾有关的材料作文,浙江卷是《触摸城市或感受乡村》等等。  相似文献   

6.
“材料丰富”是《高考考试大纲》对高考语文作文发展等级的一项明确要求,就议论文来说,“材料丰富”的具体要求就是论据充分,理论论证、事实论证、数字资料等确切有力。“材料丰富”更是丰富的阅读积累、生活积累在高考作文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从2000年开始,上海高考作文命题出现过命题作文、看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和现今的“材料性话题作文”,可以说题型不时在“变脸”。作文题的“变脸”,体现了高考命题“稳中求变”的指导思想。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为此。上海卷的《考试手册》中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写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等多种题型的作文。  相似文献   

8.
2005年全国高考语文卷Ⅰ的作文依然为话题作文,话题的语言材料选自人们与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的一段对话,话题为“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应该说这一话题作文的设计思路和要求对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试题是一种延续,所给材料和所引话题作为写作的导引,仍旧体现出“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的“三自”原则。  相似文献   

9.
话题作文作为高考作文考查形式,是继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之后应运而生的。从一九九九年到二00五年七年间,高考作文一直走在“话题作文”的旅途上,现在仍处于主导地位,并且正在以逐年完善的步伐向前迈进。而话题作文由于“题目自拟”的要求,也使拟题成为作文创意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要认识到,拟好一个话题作文题目,首先要对“背景材料”进行总体观照,潜意透射,暗示语揭迷,重点词语定位,无限联想,有限束捆。再根据自己对材料的使用,文体的确定和立意的需要拟好文题,拟出考生便于行文、阅卷者眼前为之一亮的题目。高考作文备考不能不强化话题作…  相似文献   

10.
我有幸参加了2006年高考作文评卷工作,得到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对作文命题的看法高考作文命题的形式无疑是人们极为关注的。它对作文教学的直接影响怎么说也不过分。从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来看,话题作文依旧是“占统治地位”,然而情况也在发生变化。全国卷I、全国卷II就明显地采用了材料作文的形式。当然,这并非是对早年的材料作文来一个简单的重复。题目中的提示语、要求语就是明证。以全国卷I作文题为例,“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要套作”,就表明了某种限制。如果不注意到这一点,无限制地“自由发挥…  相似文献   

11.
从1999年开始,话题作文成为高考作文的主角,其形式是采用“故事+提示+话题+要求”的四步结构法;其内容关注的是社会道德观、价值观、文化观等人文理念;其要求都是围绕话题展开的“三自”方针(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话题作文最大的优点是让考生用自己最得心应手的表达方式来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目的是在倡导考生“做真人,说真话,抒真情”。纵观近五年的作文命题,充分体现了命题者这方面的良苦用心,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是一个热点话题,人们对高考作文的关注已远远超过它作为一道题目应承载的分量,高考作文似乎已成为每一年度的社会道德观、价值观、文化观等上层建筑领域的折射抑或引领,构成了一种奇持的文化现象,社会道德观、价值观、文化观也顺理成章地成为高考作文的命题导向。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1996年版)“作文教学”中指出:作文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命题作文、选题作文、看图作文、根据文字材料作文、自拟题目作文,还有缩写、改写、扩写等作文练习,教学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对“自拟题目”一项,教师都很重视,把主要精力放在内容或技巧的指导上,这是勿庸置疑的。既然是“自拟题目”作文,对学生自拟的题目也要进行指导,不容忽视。纵观十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通过不断的改革,有了一个相对成熟而稳定的形式,这就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是一种比较自由的作文形式。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有较大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作文题要求上的自主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的“三自”方针上,它解除了过去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一切束缚,使广大考生从过去封闭的作文模式和被动的应试定势中走出来,进入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学、识”的广阔天地。下面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谈谈高考作文的应试准备。一、主攻一种样式。在考前的应试准备阶段,考生就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和写作实力从多种文体中…  相似文献   

14.
话题作文作为高考作文考查形式,是继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之后应运而生的。从一九九九年到二00五年七年间,高考作文一直走在“话题作文”的旅途上,现在仍处于主导地位,并且正在以逐年完善的步伐向前迈进。而话题作文由于“题目自拟”的要求,也使拟题成为作文创意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要认识到,拟好一个话题作文题目,首先要对“背景材料”进行总体观照,潜意透射,暗示语揭迷,重点词语定位,无限联想,有限束捆。再根据自己对材料的使用,文体的确定和立意的需要拟好文题,拟出考生便于行文、阅卷者眼前为之一亮的题目。高考作文备考不能不强化话题作文的训练,笔者根据高考作文的发展趋势和新的要求,以平时备考的体会,就作文训练辅导全程中的拟题一环谈几个优化要点。  相似文献   

15.
2002年的高考作文属材料作文,要求学生从所给材料中提炼精华,然后以“心灵的选择”为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对于这个题目,学生、老师、家长褒贬不一,众说纷纭。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题目,它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在高考作文以及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常会要求写一些感悟类文章。如1986年全国卷《树木·森林·气候》,它提示考生“这里说的是一种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也有类似之处”,直接要求考生“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来写。1999年上海卷要求以《“回声”的启示》为题作文。2000年全国卷要求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作文。这些作  相似文献   

17.
★2004年春季高考安徽卷作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寻找的过程:寻找快乐、寻找友情、寻找财富、寻找知识、寻找幸福……相信你也会有这方面的体验、感想和认识。请以“寻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试题解析春季高考的作文命题,既是前一年夏季高考的延续和进一步完善,也是当年夏考的风向标,由教育部高考命题中心命题的2004年春季高考安徽卷作文题同样体现了这一特点。一、大体稳定,具体有变。保持大体稳定的显著标志是,在不少人疑惑高考作文还会不会继续考…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学生都比较畏惧作文呢?我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学生从接触作文的那天起,老师常出“《记一个助人为乐的人》、《一个关心集体的人》、《记一件好事》、《有意义的一件事》”等要求高、难度大的题目,学生选不好材、组织不好材料,更不要说突出中心,久而久之,失去信心,就害怕作文了。为了激发小学生作文的兴趣,应把写什么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放手让学生自选材,自命题,写他们生活中最喜爱、最熟悉、印象最深,有真情实感的事。每次作文只指导写作重点、范围、要求和注意的问题,至于学生选什么材料,用什么题目,都让他…  相似文献   

19.
1999年以前,高考作文一直是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当家。1999年以后的三年里,高考一直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那么,这三者究竟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呢?首先说命题作文。命题作文的限制性较少,只要在命题的范围内,可以充分发挥考生的才能。如《习惯》、《尝试》、《追求》、《责任》等试题,学生反映切合实际,有得可写。这种作文形式,其范围是宽泛的。如《尝试》这个题目,从词义上看,有“经历”、“试验”的意义。再看范围:可写自己,也可写别人;可写大事,也可写琐事;可写成功的事,也可写失败的事。当然还要看有无深层意义:这…  相似文献   

20.
《作文成功之路》(以下简称《路》刊)的要害在“成功”二字。何谓成功?最现实、最通用、最权威、最为社会认可的评价标准——高考作文获得高分。这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导符合高考题路;二是学生会写作文,写好作文,作文得高分。诚然,《路》刊的指导注重过程,注重科学而有效的途径,注重个性发展,注重创新。但是,国人的评价标准向来以成败论英雄。效果检验动机,实践检验真理。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从这个意义上讲,把《路》刊放在高考作文的聚光镜下观察,自然会辨别出它的真伪、成败、得失。16家高考作文题,越来越体现社会的整体文化取向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