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仅是课程、教材或教学方法上的变革,而是由一场由课程教材改革牵动出来的中国基础教育的全面的整体的改革,其实质是一场学校文化变革的过程。因此,新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推进学校文化重建的过程。在南安课改实验区,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学校文化在逐步重建。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主席黄玉山先生带领香港教育考察团到南安市实验中学考察时,对该校给予高度的评价:实验中学的领导们把课改的意识提升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希望这个层次上来认识,陈照星校长在课改战场中扮演总指挥的角色,身先士卒,运筹帷幄,主动领导学校文化的变革。据了解,近两年来,实验中学先后接待了全国各地领导、专家和教育考察团等4000多人次,教育部、省教育厅及泉州、南安等党政主要领导对学校的发展速度、办学效益给予高度肯定。“学在实验”成为南安社会各界对该校的口誉。  相似文献   

3.
衡量一所学校有没有品位、特色、凝聚力和感召力,看什么?看它的学校文化。优秀的学校文化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会给师生深远影响。学校文化建没应当成为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提高对学校文化建设的认识,切实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杨恒喜 《福建教育》2005,(12A):13-14
新一轮课改的深入进行,把重建学校文化提到重要位置。所谓学校文化,就是一所学校内部所形成的为其成员所共同遵守的,并得到同化的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共同作风的总和。它体现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所达到的程度,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群体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着手重建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5.
史永祥 《考试周刊》2013,(80):181-182
南安市东田中学位于福建省南安市南同公路山西路段右侧,是一所独立的农村初中学校。几年来,作为南安山区农村中学的东田中学紧跟时代步伐,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特点,牢牢把握德育核心,创新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目前。学校是福建省及泉州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泉州市第十二届文明学校、泉州市基层关工委创“五好”先进单位、泉州市首届文明礼仪教育示范校。几年来.南安电视台、南安商报多次到校采访报道学校德育教育情况,福州、厦门、泉港及本地中学等三十多所学校到校参观、交流德育工作经验。2011年中考综合比率全市第五名,2012年中考综合比率评比南安市第二名.2013年中考再创辉煌。中考综合比率南安第一名。东田中学已成为南安农村初中校一颗冉冉升起的耀眼明星。是很多学子向往求学的学校。  相似文献   

6.
学校组织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其主体是人,体现着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精神风貌。陈孝彬提出“所谓学校组织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自己长期活动中所积淀下来的、为全校成员所共同赞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合。”其结构表现为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表层,指表露干外的物质环境,如办学条件、校园风貌、文明程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天津教育》2008,(10):F0002-F0002
天津市南开实验学校是目前天津市唯一一所集中小幼为一体的国办学校。学校成立于1998年.下设中学部、小学部、幼儿部、国际部、培训部、寄宿部、体育俱乐部。学校现有学生3000多人,教职工300多人。近年来,南开实验学校尝试从教育的原点上来认识教育:学校教育的三个层次是培养习惯、积淀文化、铸造生命;  相似文献   

8.
学校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存在,是以文化为中介培养人、塑造人的机构。学校与文化的关系是其他任何社会要素、社会组织所不可比拟的。在学校管理中,更应重视文化的因素。近年来,学校文化管理成为热门话题,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学校文化管理的内涵理解泛化、  相似文献   

9.
一所学校能否经起风雨的洗礼,能否经起挫折的考验,关键在于这所学校的文化建设是否有力。如果学校领导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着力发展学校的文化内涵,用文化来凝聚人心,用文化来激励斗志,用文化来张扬个性,用文化来提高品位,那么这所学校就能经得起考验,就能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根据学校文化的实质,一般可以作这样的表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成长和提高师生文化素质及审美情操为目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定价值、信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从广义上讲,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一种亚文化。从狭义上讲,学校文化包括学校校规,校训,校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态度和人格;学生的学习态度,学术追求等方面。学校文化重视人的因素,强调精神文化的力量,希望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凝聚师生员工的归属感,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学校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管理理论,是组织文化理论与学校组织特点结合而成的新的学校管理理论,是高层次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南安三中的前身,是抗战时期从泉州内迁的晦鸣中学,1946年更名为南英中学。1954年春,学校改私立为公办,始称南安三中。当时仅以英都洪氏五世东、西两祠为校舍,学生不过几十人。六十年代末,增办高中部,成为南安内地边陲的一所完中校。  相似文献   

12.
试论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贵东 《天津教育》2007,(10):14-14
校园文化伴随着一所学校的产生和发展逐步形成。它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特定的物质及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体现精神文化的载体;而精神文化则是校园的核心文化,透射出一所学校特定的人文底蕴。它是校园文化的最高目标,虽无成文,但被其成员共同遵循,并成为得到认知同化的基本行为准则,是校园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学校不是一个方位的概念,不是一个地域的符号.更不是一组高大的建筑,而是地域上鲜活的生命意象,是高贵圣洁的文化殿堂。作为一所新建学校的校长.不应当把主要精力消耗在学校的硬件建设上,而应当自觉地担当起文化启校、文化立校的使命,用心思考和构建学校文化发展战略,用文化开启学校发展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4.
建设学校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用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建立价值观体系,应当动员全体师生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加强引导,形成学校的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15.
常德市金丹实验学校坐落在风光秀美的沅江湖畔,现有26个教学班,在校师生近1300人,是常德市城区的一所公办寄宿制完全小学。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金丹实验学校接受了204位四川灾区的学生来湘过渡学习,用湖湘人的博爱再次诠释了金丹实验学校的“善”文化。如今,学校传承“善”念,提出了“上善若水”的校园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6.
对于那些长期被失败阴影所笼罩的孩子,如何唤醒他们麻木的心灵?用誓言唤醒生命,用成功推动生命,用文化引领生命,海珠实验中学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信心教育之路。生命的觉醒与自觉,产生了巨大的能量。短短的五年间,学校便由一所学生不来、老师要走的薄弱校,变成了本地区声名鹊起的名校。 让我们走进海珠实验中学,近距离感受学校极富特色...  相似文献   

17.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文化的价值旨归。文化育人的本质就在于以人类文化的正向价值为导引,教化人走向道德、理性、真善美,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追求。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学校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学校文化一旦成型,就会形成一种场域,产生一种磁性,对身在其中的人起着潜移默化的...  相似文献   

18.
郝兰鑫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7,(3B):F0002-F0002
河北省临漳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兴凯学校,是一所面向全县招生的初级中学。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厚,是一所花园式的学校。校园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学校有24个教学班,学生1500余人,教职工68人,专任教师均为本科学历。  相似文献   

19.
我校的校训是“以人为本,文化关怀”。在我的“字典”里,“文化”不是一个静态概念,而是一种动态过程,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人怎样生活就能成为怎样的人。我校的“文化管理”,坚持的正是学校教育以人为本的“生命性”原则。让每一位师生在校园里度过他一生中最美丽、最宝贵的生命时光,让他们的一辈子活得更好、发展得更好,从而取得最大的成功和幸福,这是办一所理想学校也是做一名真正的校长的根本追求。  相似文献   

20.
学校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内部形成的为其成员所认同并共同遵循的价值观体系、行为准则和思想作风的总和。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独特的风格或精神,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学校一旦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就会增强全体师生的目标意识,使共同追求的价值核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会统帅和规范学校每一位成员行事的态度和方式。学校文化不同于校园文化,学校文化包含了校园文化且高于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必须遵循学校文化的方向性、育人性、整体性、选择性等原则。笔者以所在学校为例,以学校的活动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谈论学校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