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昌,因唐人崔颢《黄鹤楼》诗而闻名。历代文人在黄鹤楼留下了诸多对联佳作,其中清代著名文人沈复所撰一联颇有特色,联云: 何时黄鹤重来,且共倒金樽,浇洲渚千年茂草; 但见白云飞去,更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相似文献   

2.
素有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美誉的黄鹤楼,以其气势恢宏、形势险峻、内蕴丰厚而被无数文人墨客或为文为诗咏之,或题词撰联赞之。其中陈德庄之联就独出心裁、意趣横生,手法新颖、文采斐然,品之齿颊留香。联曰:  相似文献   

3.
江天 《地理教育》2002,(6):26-26
黄鹤楼据史料记载:黄鹤楼位于武汉长江边的蛇山上,始建于三国鼎立时期的吴黄武历年(公元223年),并被世人誉为“千古名胜,天下绝景”。在漫长的岁月中,黄鹤楼屡建屡毁,兴废多次,现在的黄鹤楼是建国后才重建的,与以前的相比,无论在规模、气势上都荟萃了旧楼的精华。从外表观之,楼分五层,而实际上每层之间又设夹层,共十层。大楼采用了现代建筑材料建成,由于加以装饰,又具有古典木料结构的质感,不仔细辨认,还真能以假乱真。大楼的外  相似文献   

4.
素有中国四大名楼之美誉的黄鹤楼,以其气势恢宏、形势险峻、内蕴丰厚而被无数文人墨客或为文为诗咏之,或题词撰联赞之。其中陈德庄之联就独出心裁、意趣横生,手法新颖、文采斐然,品之齿颊留香。联曰:一枝笔挺立江汉间,到最上层,放开肚皮,直吞将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千年事幻在沧桑里。是真人才,自有眼界,那管他早去了黄鹤,来迟了青莲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昌区的蛇山矶上。它临汉江,凭 长江,面龟山,背蛇山,如直指苍穹的一把利剑,更似一枝饱蘸文化浓墨的巨椽之笔雄立于地势开阔的江汉边上,向世人书写着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作者巧喻一支…  相似文献   

5.
南昌城西,赣江与抚河交汇处,滕王阁巍然耸立,嵯峨轩峻。它是一座声贯古今,名扬海内外的千古名楼。历史上,滕王阁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并称“江南三大名楼”。明唐枢在比较黄鹤楼与岳阳楼时说:“岳阳楼胜景,黄鹤楼胜制”。岳阳楼濒临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黄鹤楼雄踞蛇山,锁长江,镇汉水,借势造形,据地制险。  相似文献   

6.
我国有数以千计的亭、台、楼、阁,它们千姿百态,俊貌纷呈,各具特色,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技艺和创造力。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和山西永济的鹳雀楼,并称我国四大名楼。这四座楼阁之所以备受赞誉,除了自然景致和建筑艺术外,历代诗文也为其增添了光彩。崔颢的名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历来被公认为描述黄鹤楼的画龙点睛、空前绝后之笔。《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给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哭加注了道义和责任。品味少年壮志的王勃的不朽名篇…  相似文献   

7.
城市名片     
湖北·黄鹤楼黄鹤楼耸立于武昌的蛇山之上,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至唐朝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唐代诗人崔颢一首《黄鹤楼》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不少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于光绪十年(公元  相似文献   

8.
从黄鹤楼公园正门拾级而上,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舒同书写的“黄鹤楼”三个大字,把宏伟壮丽的楼阁点缀得格外醒目。步至楼前,门上悬挂着当代著名画家刘海粟撰写的楹联: 由是路,入是门,奇树穿云,诗外蓬瀛来眼底; 登斯楼,览斯景,怒江劈峡,画中天地壮人间。这副对联借用清人的旧题,赋予新意,读来颇有道骨仙风之韵,飘然神奇之感。绕楼而行,南门上挂着一副热情洋溢的喜庆新联:  相似文献   

9.
无弦 《当代学生》2016,(Z1):122-123
在中国古代,每一座名楼都牵扯着一连串的故事和佳话。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览"一下"天下第一名楼"——黄鹤楼。关于黄鹤楼的由来,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在古时候,武昌的蛇山上有一家酒楼。一天,几个道士到酒楼饮酒,酒楼的辛老板很客气,不肯收他们的酒钱。于是一个道士临走前用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黄色的仙鹤,对辛老板说:"以后有客人来时,你就拍拍手,这仙鹤就会在客人面前跳舞劝酒。"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八大名楼黄鹤楼:人称“天下第一楼”,始建于东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历代屡毁屡建。岳阳楼: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始建于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北宋岳阳郡守滕子京重修,范仲淹应邀撰《岳阳楼记》。岳阳楼多次兴废,清光绪六年(公...  相似文献   

11.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湖北武昌的黄鹤楼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这些楼阁之所以声名显赫,离不开历史上的一些诗文杰作对它们的记述与题咏。唐代诗人崔颢的这首诗,就是写黄鹤楼的千古绝唱。相传李白来到黄鹤楼,感叹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遂无作而去(《唐才子传》)。这故事未必可靠,却反映了古人对此诗的重视,而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也公然将它列在“唐人七言律诗第一…  相似文献   

12.
相传在长江的黄鹤矶上,有一座黄鹤楼,三国时代的费文就是在这里乘鹤登仙境的。此楼雕梁画栋,十分壮观,常惹得游人墨客诗兴大发。有一年唐代诗人崔颢来到黄鹤楼上,一边欣赏美景,一边想着黄鹤楼的传说。夕阳西下,近处绿茵覆盖的汉阳城和江心长满萋萋芳草的鹦鹉洲,沉浸在一片霭色之中。淡淡的烟雾从江面袅袅升起。他触景生情,在楼的墙壁上题了一首《黄鹤楼》来抒发自己的乡愁。由于崔颢在当时颇有才名,他的诗更使黄鹤楼声名远播。一天,李白也到黄鹤楼游览。他登上雄伟壮观的黄鹤楼,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①花草埋幽…  相似文献   

13.
按目之所及或题目所示展开景物描写,此为登高写景诗之常法。如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前四句通过写黄鹤传说描写黄鹤楼,后四句写楼上所见远景,  相似文献   

14.
崔颢的《黄鹤楼》是精美绝伦而又通俗易诵的唐诗经典之一。《黄鹤楼》传诵之初,李白登斯楼尝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叹。一首《黄鹤楼》竟让绝代诗仙称首,实在是一个奇迹。于是唐代以来的接受者围绕《黄鹤楼》及其影响,展开了热烈争论。一部《黄鹤楼》的接受史也因此可以一分为三:一是由《黄鹤楼》的影响史引发的"影响的焦虑";二是"崔颢体"的提出及美学阐释;三是崔李"优劣论"中表现的"批评的焦虑"。从"影响的焦虑"到"批评的焦虑",是《黄鹤楼》和《凤凰台》接受史最显著的特点,也是文学经典接受史中较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岳阳楼与黄鹤楼、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王象之《舆地纪胜&;#183;岳州》引《岳阳风土记》:“岳阳楼,城西门楼也。下瞰洞庭,景物宽广。”唐代中期,三位诗人孟浩然、李白、杜甫先后登临此楼,留下三首五律。名楼留行迹,泼墨写湖山,楼以诗名,誉满天下。  相似文献   

16.
我们都知道唐代诗人崔颢到武汉黄鹤楼时,曾经写过一首名的《黄鹤楼》诗。后来李白也来到了黄鹤楼,面对滚滚东去的大江,诗情洋溢,正想写首诗时,一抬头看见了崔颢的《黄鹤楼》,就情不自禁地读起来,并拍手叫道:“真是一首难得的佳作!”佩服之余,也打消了写诗的念头,只挥笔在崔颢诗后题了十四个字:“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相似文献   

17.
唐朝诗人崔颢的《黄鹤楼》,据说令李白拍案叫绝:“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并为之敛手。该诗也因此更加名声大噪,一直被人们奉为咏黄鹤楼之绝唱。  相似文献   

18.
唐代大诗人李白于天宝三年 (公元 744年 )曾漫游至武汉。当地的文人墨客齐邀李白到黄鹤楼一聚。这次聚会热闹非凡。畅饮之后,李白诗兴大发,但当他举笔欲书时,突然发现墙上已有一首七律,这就是崔颢所作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看罢,连赞“好诗”,搁笔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李白搁笔黄鹤楼  相似文献   

19.
游黄鹤楼     
这天,我们去游黄鹤楼。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我不由自主地哼着歌,心好像要飞起来一样。下车后,我从桥头堡远眺黄鹤楼。黄鹤楼附近云雾缭绕,朦朦胧胧、迷迷茫茫、忽隐忽现。走近些,方见黄鹤楼耸立在蛇山之顶。细细打量,楼高五层,“黄鹤楼”三个大字高悬于楼顶,有一种气势逼人之感,难怪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称。  相似文献   

20.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为送别好友孟浩然去广陵而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题中的“之”,作“到、往”讲,“广陵”,即广陵郡,就是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在唐代是东南地区的繁华都会。这首诗共四行。前两行是叙事,后两行是写景。诗人通过叙事、写景表达他对老朋友孟浩然依依惜别的深厚友情。“故人西辞黄鹤楼”,“故人”,即老朋友。这里是指孟浩然。(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以写山水诗著称,与李白有很深的交往。)“西辞”,从西方离去。“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昌黄鹤山上,即现在的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