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荀子认为作为人的本然状态的人性是恶的,但人的类本质却是是善的,二者造成了本然的我和理想的我之间的张力;荀子认为教育就是一个化性起伪、使本然的我走向理想的我的过程,因此特别强调作为外在权威——师法的重要性。这一人性论倾向导致了荀子教育思想中的权威主义。  相似文献   

2.
谢镒逊 《中学教育》2011,8(1):122-125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权威时常和权威主义混淆在一起."民主"、"自由"以及"平等"等教育理念也将矛头指向教师权威.实质上,教师权威总是作为权威主义的"替罪羊"存在,权威主义才是教育过程中的真正敌人.相反,教师权威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从权威主义到教师权威,是为教师权威正名的过程,也是对教师权威重建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权威主义在韩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视为韩国政治文化最基本的特征和指导理念,影响着韩国教育政策的制定。20世纪60年代以来,体现在教育政策制定中的权威主义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经由后权威主义过渡到权威自由主义,在权威主义变迁的各个阶段,教育政策制定的主体、过程与特征存在明显不同。通过对权威主义变迁与教育政策制定二者关系的考察发现,二者之间存在基本的对应关系,权威主义的变迁影响了韩国教育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4.
精神自由是人的精神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当前教育、教学上的教条主义、道德主义、律令主义、家长主义、恐吓等干预、限制了学生的精神自主,阻碍了学生精神的自由发展。为发展学生的自主、自由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教育应是从学生幸福出发的教育,教育教学过程应成为师生交往合作的过程,应将教育与受教育的关系由原始同一的关系还原为原始分化的关系,在实现这种还原的基础上,教育应克服唯我主义和权威运用的绝对化。  相似文献   

5.
对权威主义问题的关注,在双全意义上构成法兰克福学派的权威主义研究的理论背景:一方面是路德以来权威问题上的理性或非理性理论传统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是德国历士传统中源远流长的权威主义或反权威主义主张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转型国家仍需权威主义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权威主义政治在东亚的实践是成功的。当前,亚洲和其他地共的转型国家仍然需要坚持权威主义政治,而不应热衷于西方的民主政治。本文从权威主义政治的含义和特征,政体与国情,权威主义政治的实践等方面对这一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年代,美国以巴格莱为代表的教育家,针对进步主义教育所造成的美国教育软弱无能的现状,提出重建基础、重树教师权威的教育理念,标志着要素主义流派的诞生。20世纪50年代,由于美国教育质量的下降以及苏联人造卫星上天,要素主义理论在美闲盛行一时。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若干教育理念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权威主义:创新教育的障碍权威主义教育理念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之一是形成了具有强烈权威主义色彩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对教师而言,因其在教育过程中所居地位优势以及自身拥有的知识优势而常常被异化为权威的象征,为此,身为“干部”的教师在与学生相处时被要求必须不苟言笑,时时保持威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他应是知识的宝库,犹如一部百科全书,无论学生提出任何问题,都能给出正确答案。对学生而言,教师是真理的化身,他的说教永远正确。对于教师的教诲学生只能言听计从,而不可提出异议。任何对教师的不从,都是对权威…  相似文献   

9.
审视与超越:教师权威由非理性向理性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个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权威的影响,教师的权威也是学生获取自由的保障.但教育领域中现有的种种显性和隐性的权威主义背离了教师权威的本真,因而使教师的权威被演变为非理性的权威主义.要想实现非理性权威向理性权威的回归,首先必须明确理性权威的基点在于由"从"到"信"的转变;其次,教师必须树立动态的权威观;最后,教师要通过改变实践来构筑真正的理性权威.  相似文献   

10.
权威是教育中的重要因素。对于“权威”概念的正确认知有重要的教育学意义。文章分别从权威的“分寸感”、权威的本质、权威的张力空间三个维度阐释了“权威与权威主义”、“权威与责任感”“权威与自由”这三组概念。并进而得出权威这一因素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教师权威在教育理论研究中,向来不乏关注的目光.在已有的相关研究中,较为主流的声音来自于消解教师权威的呼声,即是说用民主、平等、自由、认可、宽容等来替代权威.然而,笔者认为,消解教师的权威在现实中给教育带来的问题丝毫不比重视教师权威小.我们应该看到以往教师权威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消除教师权威主义的合理性,但是还要看到,理性的教师权威观在当今教育发展中还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发展的进程中,道德传统主义的作用举足轻重、不可忽视。道德传统主义希望传承道德传统,并维护社会及道德秩序的稳定。其哲学基点是至善、人性阴暗和道德德性,导致它在道德教育中倡导普遍道德价值,推行干预和控制的教育策略,倡导灌输和教导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3.
社群主义是个人主义极端发达的产物,是对个人主义不足的弥补。社群主义强调社群优先于个人,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权利,善优先于正义。社群主义认为,道德是维系社群的根基。社群主义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是:要重视道德教育,注重公民教育、公德教育和基本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类人格。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教师权威在应试教育下的问题境遇表现在:传统权威延承历史,但知识传授者角色增强而道德教化者角色式微;法定权威同时存在僭越和退缩的情况;知识权威工具化和感召权威脆弱。教师权威主义使学生的主体性受到损害,教师和学生在学校教育体制中被规训。培养人的批判精神和同归人的教育是超越教师权威问题之径。  相似文献   

15.
善恶与教化     
人性善恶的价值预设,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育实践中人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人性善或恶的价值预设,各有利弊。就今天而言,我们主张,在善恶观上,宁取人性无善无恶论,消解人性本身的善与恶在教化中的预设,从而消解人性本身作为个体道德生成的根本依据,消解拿人性作为个体道德蓝图设计的依据,甚至在一定限度内弱化传统泛道德主义社会中道德及其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为当代社会走向理知的澄明、为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普遍深入提供足够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受多种观念冲击,学生道德教育呈现教师权威与现实权威相混淆、权威主义教育观和现实权威混为一谈、价值趋向多元化、道德教育边缘化等问题。想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实现道德分层教育中的角色转换,而实现教师角色转换需充分了解教育客体的心理结构特征,提高教师道德修养,建立教师权威。  相似文献   

17.
教师权威:民主的诉求与权威的定位和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权威在教育理论研究中,向来不乏关注的目光。在已有的相关研究中,较为主流的声音来自于消解教师权威的呼声,即是说用民主、平等、自由、认可、宽容等来替代权威。然而,笔者认为,消解教师的权威在现实中给教育带来的问题丝毫不比重视教师权威小。我们应该看到以往教师权威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消除教师权威主义的合理性,但是还要看到,理性的教师权威观在当今教育发展中还是非常必要的。一、教师权威的旁落及其成因信息时代的到来,客观上使得教师传统的知识权威地位下降。普遍认为,教师权威来源有二:一个是教师的制度权威,其存在源于社会认定…  相似文献   

18.
论教师的个人权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威作为一种制度化的合法权力,其本质是社会关系的体现。有权威才有影响力,在教育活动中,树立适度的教师权威是开展学校教育活动的必要前提。教师的个人权威由教师知识水平、施教能力、人格力量三要素共同组成,其中知识权威是基础,能力权威是支柱,人格权威是后盾。教师职业要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切实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自我意识,从而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个人权威。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由于历史传承和现实需要,选择了一条权威主义导向的政治变迁和发展道路。实践证明,权威主义政治是一种与俄转型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政治结构模式。但权威主义本身固有的非均衡性以及相应的一系列弱点也十分明显.俄罗斯特有的人文背景使其权威政治打上了本民族的深刻烙印,法理型、理性化的权威政治的建构仍是一个艰难推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教师权威是进行教育的基石,然而,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的权威有所下降。通过对206名网络学院外语系学员或有过网络英语学习经历学员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网络教学中,学员期望教师诲人不倦,讲解精彩,善与学员沟通,有广博的师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