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老师在教了《指南针》一课后,问学生:“指南针有什么用?”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指南针能指明方向。”一句话就完了,老师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但是如果换个角度,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人,在哪些方面需要使用指南针?”使学生从天空想到大海,从海面想到海底,从沙漠想到原始森林;  相似文献   

2.
神奇的磁铁     
一个星期六的上午,我做完作业后,便看起了平时最喜欢看的《发明发现的故事》。当我看到《指南针》一文时,顿时被指南针的“神奇”本领所吸引。通过阅读我了解到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一种叫“罗盘”的工具,这便是最早的指南针了。“罗盘”是由一块磁石做的汤匙和光滑的铜盘组成的,用手轻轻地转动匙柄,等它停下来的时候,匙柄所指的方向就是南方了。  相似文献   

3.
学术扫描     
陈锡喜在《生动的道理是“彻底的”而又”朴实的”——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刘铁芳在《生命的价值与尊严:道德教化的价值目标》,陈正华在《普世伦理的主题关切及其教育意蕴》,刘超良在《个人权利:高校德育的考量》,吴起华在《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有效途径》,唐凯麟,刘铁芳在《价值启蒙与生活养成——开放社会中的德性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4.
华山 《山东教育》2007,(7):8-13
十年之前,《山东教育》刊登了《永恒的风景——诸城一中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纪实》一文。它告诉读者: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具有“永恒”价值的理想的教育;诸城一中的教育之所以应当肯定,就是因为它不是耶种“趋时”“媚俗”的教育,不是“过眼烟云”,而是它在很多地方昭示了教育的“永恒”价值,而这,正是中国现实的教育所缺少的。  相似文献   

5.
小指南针     
潘晓 《师道》2004,(9):33-33
有这么一节课,学习的内容是《怎样认方向》。为了把课上得生动活泼些,我跑到学校仪器室借了二十三个小指南针。我们班有46个小朋友,正好同桌共用一个。因为有了指南针,同学们都很兴奋,玩啊,问啊,好不热闹。终于大家都找准方向了。“同学们,请把指南针放在课桌的中间。”同学们极不情愿地照我的话做了,可是我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同学都不时地用眼睛瞅那小家伙。也难怪,这小家伙太可爱了。  相似文献   

6.
近日,读了《内蒙古教育》2005年7期李化中先生的《语文教育的价值在于应用》一文。此文针对《内蒙古教》2005年3期王从先生的《语文教育:应用与应试》一文而作。文中反驳了王从先生的语文教育“应试教育”与“应用教育”的两种学说,最后得出,语文教育是以应用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7.
“教育理论四分说”质疑宁本涛《江西教育科研》1996年第二期刊载了冯建军《“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辨》一文(下称“冯文”)。作者旁征博引,针对教育理论长期以来脱离教育实践的问题,提出建构规范教育理论的“四分法”(教育科学、教育价值理论、教育技术理论、教...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新颁的指导性《课程计划》中,《研究性学习》已作为一门单独课程列入,并与《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并列于“综合实践活动”一类,成为新增的一门必修课。 许多地区和学校纷纷响应,在“校本课程”领域里搞出了许多研究型课程的初模,亦收到了不俗的效果。 笔者认为:无论一门多优秀的课,试图一举解决教育积弊,或从此“以一胜多”,制衡其它诸学科的“传授型”传统,都是不切合实际的。且任何新的教育价值取向也不可能只从一门新兴课程中实现,而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机械叠加在一个不相容的课程体系中只能起到…  相似文献   

9.
Y陈凯歌执导的公益广告《橘子》从2002年12月2日起,在央视播出,让千千万万的国人尝了一口“教育”这个“酸橘子”。当前,大家把“橘子”嚼出不同的“味道”,各种呼声不绝于耳,并有好事者提出《橘子》的情节和主题词所表达的对“教育”的理解,是对“知识改变命运”这一传统教育主题的一次大胆质疑。笔者不敢苟同这种人为对立的做法。教育学家杨东平说得好,“‘爱是果实’和‘知识改变命运’一样,不是一个学理,更不是教育的定义,仅仅是一种价值取向”。笔者还认为,这两种价值取向都有存在的积极意义。如果说《橘子》呼唤的…  相似文献   

10.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课本第62页有一幅图,图中所示是我国早期的指南针——司南,如右图.司南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发明的一种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之“司”意为“指”.“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由于司南在使用时很不方便,所以它渐渐演变为浮于水中的指南鱼,最终成为指南针.  相似文献   

11.
张悦华 《山东教育》2002,(34):14-15
宋朝开国宰相赵普说过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话载入《宋史》之中而被广为流传。试问:用半部《论语》处理国事、治理天下,那另外半部《论语》作啥用呢?有答案曰:“半部《论语》兴教育”。《论语》作为孔子创立儒家学说的言行集录,涵盖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包含有丰富的教育思想。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苦学乐学”、“学思结合”、“学以致用”、“三人行必有吾师”等教育理念,时至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文化发展的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值得我们很好地继承并发扬广大。孔子首…  相似文献   

12.
郭京平 《科学课》2009,(3):36-38
“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会怎样?”是《神奇的指南针》单元中第2课《有趣的磁铁游戏》中的一个教学内容。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猜想,接着让学生利用实验材料有目的地实验研究.验证猜想是否合理。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过程要经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试验、  相似文献   

13.
认真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人材 ,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 ,也是培养跨世纪建设者的需要。而对于教师来说 ,自然课教授的成功与否 ,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1 .自然课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自然课 ,绝非人们所理解的“自然常识”或单纯的“自然科学”,而是与社会科学密不可分的一门学科。做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应该做到在使学生受到科学自然观和科学态度教育的同时 ,要不失时机地向他们进行热爱自己祖国的教育。例如 :教学《指南针》一课时 ,除了向学生讲解指南针…  相似文献   

14.
《教育科学论坛》2009,(7):59-59
《教育科学论坛》自2009年第1期起,新增设“教育漫画”栏目.受到各方好评。“教育漫画”主要关注教育热点、焦点问题,正面讴歌与讽刺、鞭策相结合,追求回到教育原点,按照教育规律办事的价值取向。欢迎关注教育的漫画作者不吝赐稿!  相似文献   

15.
从未来教育和培养时代新人的角度,我们应该落实对生态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共同价值的高贵想象与勇敢承诺。本文围绕中国“天下课程”的教育智慧传统,将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展至“天下”,并将其课程化。具体而言,借助《孟子》《论自由》《共产党宣言》和《庄子》四部经典及其所蕴含的四重人类学视野,来融贯古今中外,以期重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天下课程”,同时为面向未来的新人文教育提供哲学人类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学生是人”──王筠《教童子法》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是人”──王筠《教童子法》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傅炳熙王筠(1784—1854)所著《教童子法》的最大价值所在,也即作者全部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他最早提出“学生是人”这一带有教育哲学性质的命题。他认为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但他们首先是人,是自然的人,是社...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蕴涵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如何引导教师关注并判断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将《纲要》的精神落实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与教师在不断地反思、实践。  相似文献   

18.
教育现代化:一种价值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现代化:一种价值选择北京理工大学 杨东平1983年,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首次提出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任务。1993年初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将“实现教育的现代化”纳入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但并未...  相似文献   

19.
<正>一、依据课标理念制定目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首儿童诗,语言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从体裁角度看,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但从内容角度讲,文中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树、沟渠里积雪——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方法,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中规定的“学习阅读说明、叙写大自然的短文,感受、欣赏大自然的奇妙与美好”“展示自己观察自然、探索科学世界的收获”。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德育》2012,(12):4-4
李斌在《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年第10期撰文指出,新课改以来,我国中小学学科教学的价值教育出现了从“绝对主义道德”到“去道德化”的钟摆运动,这一现象与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沉浮兴衰的历史有着相似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