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物理估算,是指对物理量的大致数值范围或数量级进行科学的推算方法.求解估算问题,往往能够体现解题者是否有明确的物理思想与求解物理问题的灵活方法,也往往体现出他是否具有优良的科学素质.著名美国物理学家费米,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当数学的一个概念被提及或某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被接触时,人们的记忆很快构成一种刺激,处于长期记忆中的某种东西迅速得到“激活”.这种“激活”的东西被看成概念或问题(尤其是较抽象的概念或问题)的“心理对应物”.数学的概念掌握、数学  相似文献   

3.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和城镇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熊绍龙 《中学教研》2009,(10):11-12
在解答排列组合题的过程中,极易把排列组合问题错位或出现“重复”、“遗漏”的错误.下面举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5.
多变量问题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此类问题分析起点高,思维难度大,考查能力强,学生常陷入盘根错节的变量关系之中而无法理清头绪.根据多变量问题的不同特点,提出:“变量关系”要明晰,“等价转化”是第一的解题策略,并总结其不同的解题方法,旨能区别类型,对症下药,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有理有据,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6.
恩里科·费米(1901~1954),193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42年创造了第一次原子核的链式反应.费米还是一位善于启发人的教育家,他提出一种处理难题的思维方式.他说,你听到一个问题,可你对问题的答案丝毫都不知道,你肯定会认为所提供的信息或已知条件太少了,因而无法解决.但是这个问题被分解成几个次级问题,每个问题不用求教专家或书本都能解答时,你就接近于得到准确的答案.这类问题称为费米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前广大中学数学教师都积极探究高效教学设计方式,其中以“问题串”为导向的教学设计结构已被很多教师所研究和实践.这种“问题串”结构形式的教学设计是以核心问题为导向的一种较有效的中学数学教学设计方式.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仍感觉到这种“问题串”教学设计有其局限性,即它仅仅体现数学教学设计中的一个环节,而对教学设计中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估算"类竞赛题解法初探四川省綦江县古南中学赵小平近几年初中物理竞赛中出现一类估算的问题,据笔者调查此类题得分率最低,其原因是学生不知怎样解.现结合具体问题作一探讨二一、联系实际估算例1(1995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若把掉在地面上的物理课本...  相似文献   

9.
“过程”应当成为数学课程内容的一部分.但目前课堂教学普遍存在“过程”短暂的问题.实践表明,创新导人性学习活动(先让学生课前预习教师在教学分析基础上设计的“先行组织者”,再在课始阶段组织学生交互反馈)对解决“过程”短暂的问题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介绍“先行组织者”的做法,供读者参考、研究.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同.算法学习中“惑”并不是坏事,“惑”正是思考的动力,“惑”正是未来“获”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曹爱丽 《学苑教育》2012,(20):48-48
解析几何中的“定点问题”及“定值问题”是近几年江苏高考的热点,也是难点,关于这一类的考题我们总结出相应的解题策略及其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分为二”和“合二为一”原为哲学上的术语,现借用来说明英语中的一个有趣的现象。英语中有些词可以“一分为二”地写成两个词.也可以“合二为一”地写成一个词。它们貌似神非。在读音上相同或相似,但在用法上有异,在词义上有别,给人有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不少学生混淆不清.常叫苦不迭。现归纳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3.
1 一次精彩的估算 1945年7月,当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时,作为参与研究的主要科学家们,极关心此次爆炸的威力如何。据传,在场的费米从袋里掏出一把碎纸片撒向空中,气浪把纸片吹出好几米远,费米测量了纸片吹开的水平距离,经过估算,就讲出这颗原子弹的爆炸威力相当于两万吨TNT炸药爆炸的威力。这使在场的科学家有的大为惊讶,有的费解,有的怀疑。事后证实,费米的估算与各种精密仪器测算的结果非常接近。其实,费米所用的估算方法是根据“平抛——风力——威力”关系算出的。这是一次精彩的估算。  相似文献   

14.
孙为为 《早期教育》2009,(12):40-42
教研目标 1.通过研讨,能正确认识并解决“角色区”存在的问题。2.进一步理解“推动感”的涵义。3.互相学习分享,感受共同研讨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15.
梁学斌 《教育革新》2009,(10):60-60
关于“液面升降”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两类,其一是液面上漂浮的冰块熔化后液面的升降问题;其二是相关物体初态漂浮,末态相关物体(或相关物体的一部分)沉人容器底部.这两类问题各有“通用”解法和特殊解法。“通用”解法具有广泛性.特殊解法有时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计算能力。而计箅能力主要体现为“口算、估算、笔算”这三种方法的灵活运用.有人也称这三种方法为“计算三宝”。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落实“计算三宝”呢?  相似文献   

17.
估算题是近几年新高考中的热点题型。它的特点是不追求数据的精确而强调方法科学,重“理”不重“数”,而与其相对应的解题方法称之为估算法。估算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和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估算法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1945年7月16日晚,意大利美籍物理学家费米就是利用了估算法,简单、巧妙、成功地估测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威力,其估算值与实测结果非常接近,使不少科学家为费米简单的科学估算思维和方法所折服。这一事例表明,估算更是人类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生活中有许多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如食盐、蔗,工糖、纯碱等,溶于水后得到的液体,化学上称为溶液。要正确理解溶液概念,需掌握以下几个要领。1.抓住溶液的特征一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混合物”是溶液的特征。所谓“均一”,是指溶液形成后各部分的性质和溶质质量分数都一样;  相似文献   

19.
“学讲计划”正在推广着,数学教学在理念构建层面呈现出除旧布新之态,取得了不少成绩.当然,“学讲计划”对广大师生来说还是“新事物”,凡是“新事物”,通常一开始都不可避免地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笔者最近进行了一堂有关不等式问题的“学讲计划”课例,以求共同探究提高.本文由一道不等式测试题目所引出的错误谈及恒成立问题的“整合”与“创新”,从而教会学生注重数学意识的理解与掌握,进而深入领悟“学讲计划”这一新课改下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初步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能分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图象分析进行判断、推测问题结果或趋势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