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校分类发展政策的有效执行是引导我国高校在多元类型赛道争创一流、深化高校分类综合改革的关键。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从政策本体、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和政策环境四个维度可以考察我国高校分类发展政策执行过程。研究发现:高校分类发展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面临分类政策体系的内在限制、省级政府政策执行的动力不足、利益冲突造成发展的认知偏差、分类发展战略的社会认同乏力等现实阻滞。为达到我国高校分类发展政策执行的理想效果,未来应优化政策顶层设计,完善高校分类发展政策体系;强化执行机构动力,提升高校分类发展政策效力;深化目标群体认知,拓展高校分类发展政策参与;净化政策执行环境,重塑高校分类发展政策生态。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实现依赖政策的有效执行。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分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本身有待完善、执行机构协同性有待加强、目标群体观念有待转变及外部环境薄弱,是影响相关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表面化、碎片化、形式化偏差的主要因素。完善产教融合政策的顶层设计、增强执行机构之间的协同性、提升目标群体的支持度、优化外部环境,不仅成为解决政策执行偏差的破解之道,也成为提升产教融合政策执行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政策是对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的制度传承,它有效契合了各省“精准在地”师资培养的需求,日益成为乡村教师补充的重要渠道,但其政策效能却未能充分发挥。政策执行是政策系统的关键,本文基于“米特-霍恩”政策执行系统的模型分析,发现政策执行目标笼统与偏离、执行主体角色模糊与冲突、政策执行机制分割与乏力、政策执行资源短缺与低效等多重因素致使政策执行出现偏差。要治理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政策执行的偏差,需搭建组织,建立教师定向培养组织体系;统整理念,以“新乡土性”整合培养实践;完善政策,科学优化教师定向培养政策;强化培养,追求高质量的乡村教师培养;加强评价,创设“以评促建”的提升机制;保障实施,改善政策环境提升政策效能。  相似文献   

4.
政策的有序执行是确保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全面审视首轮“双一流”建设的政策执行过程,发现在理想化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政策环境四个维度,其分别面临政策本体内在限制导致政策执行力度减弱、机构执行能力不足致使政策执行效率降低、目标群体认知偏差造成政策执行阻力增大和政策环境建设乏力引致政策执行基础薄弱等现实困境。在新一轮“双一流”政策的后续调整与执行过程中,须从优化制度顶层设计,提高政策执行力度;强化机构执行能力,健全政策执行机制;提升目标群体认知,增强其政策参与意愿;改善政策执行环境,夯实政策执行基础等方面找准出路,以持续促进“双一流”建设政策落实、稳固推动“三步走”战略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5.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在研究生实践能力提升、科研素养培养及自律意识的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也可通过工科研究生的“三助一辅”工作提升办学能力、管理能力及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为了充分挖掘“三助一辅”的培养功能,本研究以中外合作办学教育模式为背景,分析和研究其发展对策,以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提升其办学能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高校体育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原因及纠正策略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高校体育政策频繁颁布却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力,在具体执行中出现了方式僵化、角度偏离等偏差现象.分析认为,高校体育地位边缘化是其环境障碍,体育伤害事故归责不明是其直接诱因,多方利益不均衡是其根本动因.提出政策执行偏差的纠正策略:狠抓体育课质量,切实提升高校体育的地位;切实执行体育风险防控,理清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多渠道拓宽、优化政策执行资源和环境,提升体育政策的执行效力;提高政策目标层次,协调政策执行中多元主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运用史密斯模型分析理想化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及环境因素对我国硕士研究生就业政策执行过程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加强硕士研究生就业政策法律化和体系化,构建能动的网络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目标化、明细化,优化教育环境和市场环境,以期突破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就业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中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已完成从试验探索到全面落实的演变。相关政府部门和高校作为贯彻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关键主体,在遵循政策执行的逻辑意蕴中凸显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向度。根据托马斯·史密斯的政策执行模型分析框架,结合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3180份文本资料进行归纳和分析政策目标导向、政策执行机构、政策执行环境、目标群体等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选取4所高校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目标聚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导向,有力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但仍存在着政策目标评估工具缺乏贯通性,执行机构联动性不足,以及目标群体认同度有待提升、资源投入相对有限等制约因素。为此,应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政策设计,理顺政策执行的府校关系,提高目标群体参与的积极性和政策认同感,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以保证政策的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9.
利益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动因。教育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偏差。这些执行偏差,会对目标群体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着政策目标的落实。利益驱动是中小学职称评审政策执行偏差的主要因素,无论是政策执行者还是政策目标群体,他们之间的关系本质上表现为一种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0.
梳理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的历史发展脉络,归纳出"三助一辅"具有培养功能、补贴功能和补充功能等三个基本功能。根据当前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发展,指出应进一步明确"三助一辅"的功能定位,以突出培养功能作为目前工作的重点。以充分发挥研究生"三助一辅"的培养功能作为出发点,对一个典型个案进行剖析,从制度设计、岗位设置、过程管理和经费保障四个方面分析"三助一辅"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政策出现不同程度的执行偏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学前教育政策体系不完善,政策执行主体专业性不足,科学地政策执行评估体系缺失,政策执行方案制定随意化,支持性政策执行环境缺失等。为提升学前教育政策执行效能,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执行应当着力提升政策执行人员的专业素质,合理确定学前教育政策执行目标,有效配置学前教育政策执行资源,加强政策执行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提高执行主体及目标群体对政策的认同度,合理有效解决学前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方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而素质教育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偏差,导致素质教育“应试化”、教育的内卷化等问题。文章运用史密斯模型,从政策本身、目标群体、执行机构、政策环境等视角对素质教育政策执行的困境进行深入分析,建立新的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以期为我国素质教育政策的有效执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扎根理论,从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视角出发,构建包含技术、体制、利益、环境四个维度的产教融合政策执行分析框架,进而分析影响Y省K市产教融合政策执行偏差的因素。研究发现,政策执行过程出现“伪动”执行现象,政策执行结果表现为校企无法双赢。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在于:技术层面上,政策目标与复杂现实之间相互矛盾、实体法繁荣而程序法缺失;体制层面上,纵向层级制组织结构下政治权威的碎片化、横向同级政府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协同性较差;利益层面上,“行为人”与“理性人”之间的博弈、执行者的特质;环境层面上,问题反馈渠道不畅、地区之间差异大以及层次差序现象。因此,政府应处理好政策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之间的关系,地方性产教融合法律制度亟待“落地”,监督型政府的治理能力亟待提升,校企要通过互适互信互配互利实现共建共管共教共赢,搭建信息反馈平台、整合多向度沟通网络。  相似文献   

14.
鉴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效果与管理者期望之间的偏差,笔者从政策执行的视角出发,综合考虑政策执行主体、政策执行客体以及政策执行体制等因素.探索提升学生管理政策执行的效率和效度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教育政策领域的风险具有利益主体众多且利益关系复杂、执行过程环节多、执行过程周期长、政策影响广而深等特点。以S省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执行为案例,运用风险矩阵的风险评估技术对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执行风险进行评估。研究发现:首先,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执行中共有14类风险作用在政府、培养高校、公费师范生和农村中小学等四个风险载体上;其次,在不可接受区域中存在“G-S-R”系统性风险连锁反应,在中间区域中则存在“U-S-R”系统性风险连锁反应,在广泛可接受区域中存在部分可分散性风险;最后,结合风险连锁反应和政策执行过程的阶段性特点,针对系统性风险构建“跟进—强化—认同”的风险应对框架,针对可分散性风险则构建“责任清单—舆论引导”机制,以此实现教育政策执行风险的科学应对。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调查法等,基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相关政策的具体要求,调查中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政策执行的基本现状,并使用决策树法构建评价模型,为政策执行提出优化建议.结果发现:中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政策执行现状总体评价较好,执行好表现在9个方面,执行差表现在7个方面;学生参与冬季长跑活动情况、眼保健操情况和学生对政策了解程度对政策效果影响较大,但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应给予重视和加强.  相似文献   

17.
实施民族教育差别化支持政策是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以及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举措。借助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有效厘清民族教育差别化支持政策执行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系统把握执行样态。通过分析民族教育差别化支持政策执行中的困境,发现政策文本的内在局限、治理结构的协调不畅、执行主体的素质欠佳、目标群体的认知偏差及外部支持力度不足等都是阻滞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因素。破解政策执行困境的关键在于,认识政策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复杂性,耦合政策文本的顶层设计与基层实施,实现执行机构的高位推动与联动治理,加强引才留人与提升人员执行能力,打破目标群体的固化认知与激发其内生动力,持续优化政策执行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职称评审是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综合能力的评价制度。教师在职称评审政策执行中的偏差现象时有发生。文章以教师在职称评审政策执行中的利益诉求为出发点,阐释教师与职称评审政策执行之间是一种"互动影响"的关系,分析教师在职称评审政策执行中的偏差现象及成因,为中小学职称评审政策有效执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普惠性托育服务政策的执行受到政策文本质量及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理论视角,从政策文本、执行主体、目标群体及执行环境四方面审视我国普惠性托育服务政策执行的过程,发现政策的执行存在偏差,具体表现为政策文本的工具模糊与地位架空消解执行的力度、执行机构的联动不畅与主体受限导致执行的偏度、目标群体的托育服务供需矛盾拖延执行的进度、执行环境的恶性竞争和资金紧缺制约执行的效度。要破解政策执行偏差,应将细化顶层设计、强化管理机制、弱化供需矛盾和优化环境系统等作为突破路径,以期为我国普惠性托育服务政策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教育政策的行政执行过程之偏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执行过程是教育政策执行过程的一种形式,是自上而下的执行过程模式。教育政策的行政执行过程,存在缺乏规范要求、执行阻滞、延误时效期等机制性偏差,严重影响着教育政策目标的实现,也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