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两年,我在书堆中寻寻觅觅,好多位名师教学经典一次次吸引了我。如同一个习武者获得了武功秘籍,我边读边操练,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于是学生们发现:先前一本正经、板着面孔的我有了诚挚的微笑、宽容的目光、协调的动态语言,课堂多了一些轻松,多了一些真实,多了一些笑声,多了一些灵动。学生感激我。  相似文献   

2.
写作能力是综合能力的反映。它包括思想认识、知识积累、观察分析、表达技巧、思维创新等能力。写作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历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许多语文教师感到作文教学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更难。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课外多写多练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如何抓好学生课外多写多炼这一环节呢?通过多年实践,我认为,写日记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好办法。要使学生会写日记、写好日记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要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3.
1994年初,我开始在佳华学校担任语文老师,至今已有7年多的时间。与我在国内35年的教学经历相比,这7年多的海外汉语教学有其特殊性。回顾在海外的教学,我尤其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汉语教学所研究的共性。在海外——汉语文化的沙漠地带,兴趣培养尤其重要。我注意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与对老师的感情有关。学生喜欢哪位老师就爱上哪位老师的课,就对哪门课有兴趣。有一个学生在题为“我的一位加拿大老师”的作文中写道:Mrs. Mcalay是我的英文老师,她个子不高,可是她的那种内在气质却能征服我们的心。每当我们看到…  相似文献   

4.
32“老师,下堂课是音乐课,您给我们上音乐课吧!”每当听到学生那满含热切请求的话语时,我的心就像打翻了五味瓶——酸、苦、甜、辣、咸;每当看到面前站立的一百多名学生、一百多双渴盼求知的眼睛,我的心就隐隐作痛——我不能误人子弟!可我又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给我带来了很多尴尬。在我讲完“左右”一课时,发现班中有很多学生的右手腕上系着一根红绳,我好奇地问他们干什么用的,他们腼腆地笑着摇了摇头,我~再追问,才知道原来是为了方便认识右手;在讲“数豆子”一课时,我为了让学生体验一把大约能抓几粒豆子,特意给学生反复讲解,没想到学生的体验是抓一把围棋子的数目比抓一把豆子的数目还要多……  相似文献   

6.
我在初中任教多年,与初三、高一的学生接触特别多,从对他们的了解中,我越来越意识到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重要。近几年,我一直在这方面努力思考、研究,下面的陈述是我对初高中作文教学衔接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乡村中学教师,比较了解学生写作的苦衷。要求学生作文,他们简单几笔应付了事。他们的回答很简单——写不出来!我回忆起我中小学阶段语文老师,他们三番五次地教导我们,作文只要多读、多写、多看、多记、多背,写作水平就提高了。可是,不少学生对这几个“多”虽加以重视,却没认真领会,达不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在这里,笔者想谈谈中学生写作必须注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多媒体课件因其可以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信息。并以其良好的交互性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人机交流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而使包括我在内的许多教师对其趋之若鹜,所以,不管上什么内容的课,都要尽心竭力地去制作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感觉好像是只要课堂上我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就一定提高了课堂效率,但有了下面两次经历,改变了我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多媒体应用能丰富课堂教学容量。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容量比以往的常规教学多,教师应注重掌握教学节奏。节奏的快慢强弱、轻重缓急,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我在设计课件时从以下方面考虑节奏情况。  相似文献   

10.
人常言:“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想学好它也是跟曲一样——离不了口的。多读、多说、多练,让学生在学习中勤动口,也是语言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让学生勤动口呢?我从下面几个方面做了些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很多人的回答是:多读多写。认为只要进行多读多写训练,学生的作水平就会提高。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如果说仅靠多读多写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那么,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一直进行着多读多写的训练,到中学毕业时,按理说个个都应是写作能手了,  相似文献   

12.
善待锐气     
刚走上讲台时,我打定主意.要推陈出新,给学生一个惊喜。于是我制定了许多措施:在教学中穿插游戏,用启发式数学,多让学生动脑动手.课外不布置太多作业……一时间,许多学生喊着爱上我的课。我心里也美滋滋的。  相似文献   

13.
胡艳 《师道》2005,(10):36-36
我理想中的英语课应该是老师少讲学生多讲,多训练学生的口语,让学生每节课都有自由发言的机会;我理想中的英语课应该充满欢笑,将课故事化,将故事教育化;我理想中的英语课应该少不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和游戏,它是活动与游戏的好兄弟;我理想中的英语课上课时四周不会总是白色的墙壁,而是经常有美丽的小河和婷婷的绿树;我理想中的英语课是每个课堂情节都有相关的音乐在耳边萦绕,使学生入迷而不分心。  相似文献   

14.
作评改是语教师最头疼、最费劲的事,往往是花了时间,没有效果。原来我一直习惯于对每个学生的每篇作精批细改,批语也挖空心思尽量多写一些,好让学生知道老师是重视他的。虽做得呕心沥血,但学生对我的付出并不领情。每次作本发下去,只是随便一翻,看一个分数,就丢在一边了。这种无奈,我想许多老师都有过。新课程实施后,学生的作量比以前多了一倍,使我想到“再也不能这样做”。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把长期霸占的作评改的权利下放给学生,并积极尝试多种作评改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青 《湖北教育》2004,(1):53-53
“老师,我量出的厚度是7毫米”“老师,我量出的厚度是8毫米”“老师,我量出的厚度是8毫米多一些。”这是一次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用尺测量数学课本的厚度时出现的场面。  相似文献   

16.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就历史课教学而言,常听学生说,历史太乏味了,人物多、地点多、时间多,事件也多,事件背景复杂,太难学了。面对这样的学情,我认为不能不说是教学的一种失策。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把课讲活,关键在于教学方法要“巧”。  相似文献   

17.
水塘风情     
《水塘风情》是我在上“观察与写作”的作课时为学生写的一篇示范作。我们是农村初级中学,学生也全是农村孩子,我要求学生调动平时的观察和记忆,将家乡的美生动地描绘出来,并力求做到情景交融。在我带头下水作后,我发现学生们的作比以前写得要生动多了,我觉得有时教师的示范比枯燥的课堂讲授要有效得多。  相似文献   

18.
张燕 《江西教育》2002,(17):25-25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关键要鼓励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打碎束缚自己的思想枷锁。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作文过程中不拘泥于一点或一条线索,从仅有的信息中尽可能扩散开,不受已经确定的方式、结果等的约束,进行扩散的或辐射式的思考,以求得尽可能多的不同解决办法,衍生出不同的结果。有次上作文课,训练目标:立意。作文题《我的××》。一看见作文题,学生哗然:太简单的题目了。我笑了,要求学生去写,几分钟后,我巡视的结果是:如我所料,大多数学生毫不思索地把××锁定在亲朋好友和同学老师这些对象上;列出的提纲也…  相似文献   

19.
以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能比较注重的是教学结果,而通过一年多有意识的研究性教学后,我越来越认识到充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即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  相似文献   

20.
高效课堂研究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探究,我认为,课前,布置学生充分预习;上课时,设计科学、有效的问题来引领学生学习课文,这是当前语文教学中比较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教会学生设疑和质疑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有着不可估量作用。采用问题式教学可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