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们知道在复平面内相同的向量表示相同的复数,因此当复数对应的向量平移后它对所应的复数不变,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许多学生对此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常常犯一些错误,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弄清楚复数对应的点的平移与复数对应的向量平移有何区别,试比较下面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复平面内相同的向量表示相同的复数,因此当复数对应的向量平移后它所对应的复数不变,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许多学生对此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常常犯一些错误,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弄清楚复数对应的点的平移与复数对应的向量平移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题目将函数y=4x-8的图象l按向量→a平移到l',且l'的函数解析式为y=4x,则向量→a=__.  相似文献   

4.
<正> 我们知道,在复平面内相同的向量表示相同的复数,因此当复数对应的向量平移后,它所对应的复数不变.但是许多学生对此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常常犯一些错误,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弄清楚复数对应  相似文献   

5.
一类三角问题常常仅与三角形中角的三角函数有关。为使问题直观,现构造一个其中一边边长为1的基本三角形ABC,三顶点A、B、C分别对应于复数0、1、z(I_mz>0),见图1,把三内角的正弦和余弦分别用三边之长及边上之高来表示,则不难得到如下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6.
例1已知△ABC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两条边上的高的交点为H,是否存在实数λ,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已知向量OA、OB不共线,且OP=αOA+βOB(α,β∈R),则A、B、P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α+β=1".笔者发现以这个结论为基础通过简单的拓展,可以直观、快捷地解决一类和向量有关的最值问题.  相似文献   

8.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 )·数学》中 ,第五章用向量的知识 ,导出了点的平移公式 ,从而 ,使初中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与高中三角函数图象的平移法则得到统一 ,并达到新的理论高度 ,使学生对此类问题的理解、掌握更深刻、更全面 但许多参考书中出现的一个结论 ,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 ,值得探讨 ,这就是 :每一个图形的平移都是一个向量 先看课本P12 4 习题 5 8中的第 4题 :例 1 函数y =x2 6x 11的图象经过怎样的一次平移 ,可以得到y =x2 的图象 ?解法 1 因为x2 6x 11=(x 3 ) 2 2 ,所以将y=x2 6x 11…  相似文献   

9.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数学>中,第五章用向量的知识,导出了点的平移公式,从而,使初中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与高中三角函数图象的平移法则得到统一,并达到新的理论高度,使学生对此类问题的理解、掌握更深刻、更全面.但许多参考书中出现的一个结论,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值得探讨,这就是:每一个图形的平移都是一个向量.  相似文献   

10.
在各市的高三数学模拟试题中,多处出现已知向量等条件,求系数和含系数的多项式的值或取值范围的问题.对此类题,很多同学感到难度较大,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11.
12.
复数z=a+bi(a、b∈R)与复平面上的点Z(a,b)一一对应,而点Z(a,b)与向量OZ一一对应,可以将Z(a,b)和OZ都看成是复数z=a+bi的几何形式.从向量的发展历史来看,向量能够进入数学并得以发展,复数在其中出力不少.复数几何表示的提出,既使得虚幻的复数有了实际的模型,不再虚幻;又使得人们在逐步接受复数的同时,学会利用复数来表示和研究平面中的向量,向量从此得到发展.发展至今天的向量,如果与复数再度携手,又能在哪些方面有所作为呢?  相似文献   

13.
向量若干问题中有这样一类,它以三角形、四边形及圆为载体,利用已有的线段设置为向量问题,常常用来考查向量数量积、线性运算等重要概念.本文从问题解析、探究、建模、应用四个方面给出了这类问题的通性解法.  相似文献   

14.
平面向量具有代数的特征又有几何的性质,因此在处理向量问题时对一些概念或公式的理解上有模糊认识,使我们的解题思维产生一个个误区.下面列举几个方面的错误进行剖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向量作为工具性知识已列入中学数学教材中,其价值意义已为教师所认同.事实上,向量的引入,揭示了数学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中学数学知识结构体系,拓宽了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通道,也为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提供了更广泛的途径.本文将对最值问题的向量解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线段的定比分点公式是中学教材中的传统内容,在新教材中这一内容安排在向量一章中,通过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来证明的.这就启示我们有关线段定比分点的问题也可以直接用向量来做.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  相似文献   

17.
掷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骰子,求向上的点数之和为6的概率.  相似文献   

18.
数学新教科书高二下(B)引入空间向量后,给传统的直线、平面及简单几何体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几何推理开辟了新的途径、新的思想方法.改变了其常规的"作、证、解",三步曲解法,引入向量后,一类是直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点的坐标,而后用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共线性质等知识,解决角、距离的计算及证明相关的平行、垂直等问题;另一类则只需找一组基向量,再用向量基本知识解决.下面以一类存在性问题的解决体现向量法解题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共线问题是初等几何中常见的题型,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往往会想到利用解析法或利用平面几何中的一些重要定理(如: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但往往使人感到困难;若用平面向量来解决有关三点共线问题,不仅能够把复杂的几何推理转化为简单的代数运算,还可以使复杂的证明变得简单有序,收到避繁就简,化难为易,事半功倍之功效.下面通过若干例题谈谈如何利用平面向量的方法来解决有关三点共线的问题.已知A、B∈l,O?l,OuuCur=αOuuAur βOuuBur(α、β∈R),则A、B、C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α β=1.证明必要性:设A、B、C三点共线,则uAuBur与uAuC…  相似文献   

20.
同学们在解一元二次方程问题中,常常因考虑不全面或概念不清楚,从而造成错解.这里举例加以剖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