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论语》中的三组同义词为例,运用同义词辨析的方法,把握词义特征,从而认识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确切含义,说明把握古代汉语词义特征对阅读先秦典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论语》动词同义词的数量和内部构成情况(同义词表见文末附录)(一)数量同义词是指"语言中一组组意义相同或相近而又有细微差别的词"。①《论语》动词同义词共约144组,每组词数从2个到12个不等,具体见文末附录。  相似文献   

3.
《论语》的语言既继承了前代语言发展的成果,又吸收了当时的口语,是春秋末期语言的典范.考察《论语》中的同义词,可以从一个侧面透视春秋末期语言发展的概况,并探索其发展的轨迹.《论语》的篇章虽然都很短,但也运用了较为丰富的同义词.从《论语》对同义词的运用中,我们发现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同义词和近义词界线比较清楚;另一是词义存在同  相似文献   

4.
《论语》是先秦儒家的经典著作,内容包罗万象,真实反映了上古汉语的真实面貌,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本文以《论语》单音节同义形容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和描写,结合相关训诂材料来考察其存在及使用状况,旨在为先秦汉语专书研究提供一些经过整理的文献语言材料和经过分析、阐述、论证的关于先秦汉语同义词的一些理论与规律。  相似文献   

5.
《尔雅》同义词的界定,既涉及对同义词的一般认识,也涉及对《尔雅》释例的认识。我们以“一义相同的聚合标准审核该书词条,符合这一标准的,词条中的词就形成同义关系,否则就是非同义词。《尔雅》的训诂形式非常复杂,既表达同义词,又表达非同义词。  相似文献   

6.
《诗经》语言极富魅力和表现力,其特点之一为同义词极为丰富,仅“大”的同义词就有三十多个。考其同义词丰富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古人审美倾向的影响、方言因素、本义相同、引中义相同、音律和谐、行文灵活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诗经》中单音节名词类同义词做穷尽性的研究,构组出单音节名词性的同义词群,在此基础上,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辨析同义词的同中之异。  相似文献   

8.
潘宗乾教授编写的《汉英双解英语同义词词典》不仅对英语同义词的辨析做出了汇总,同时针对以汉语为母语的使用者的实际困难和需要,首次以汉英检索的形式呈现同义词辨析信息,从而为汉英词典和英语同义词词典的编纂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该词典在编纂体例,同义词的收录标准, 同义词的例证选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寻找更科学严谨,更符合以汉语为母语的使用者需求的英语同义词词典的编纂模式.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新华同义词词典》收录的同义词为考察对象,从词性的角度穷尽性地考察同义词的分布情况,借以反映现代汉语中同义词的词性分布。  相似文献   

10.
唐初贾公彦在《周礼义疏》和《仪礼义疏》中辨析了众多同义词。这些同义词辨析对于我们今天从事古代汉语同义词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本文对贾公彦义疏中的同义词辨析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分析和归纳出贾公彦义疏中的同艾词辨析的两种主要方法:对比衬托法和语境比较法。  相似文献   

11.
英语同义词纷繁复杂 ,难以掌握 ,又是英语学习中经常碰到的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 ,使得同义词来源非常丰富 ,同时使同义词在地域、语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以及词语的搭配和分布位置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区别。正确掌握同义词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用词重复 ,使文章变化生动 ,并能委婉、含蓄地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 ,这对提高和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论语》以及围绕《论语》研究而形成的论语学,因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被众多典籍所著录。然而,即使是一些权威著作,在著录过程中也难免产生错误。兹摭取所见问题较为严重者试作考论,希望引起研究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3.
《论语》是国学之精华。对此,人们不会有什么争议。但自古以来,对其解释却分歧很大。本文暂选其中十则(《论语·学而第一》选二则,《论语·为政第二》选二则,《论语·八佾第三》选三则,《论语·里仁第四》选三则),列举诸家之说,并分析其异解之由,最后略陈陋见。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论语》中的比喻作了穷尽性的归纳与分析,从喻体的选用、比喻的外在形式、内部结构等角度出发,在分类的同时着重分析了不同类别的比喻的语言特色、表达效果,认为《论语》中的比喻形式简洁,表意丰富,为后世比喻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5.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在同义词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概括起来,大致有:有些同义词在聚合上缺乏系统性,二词辨异居多;有的古/今类同义词辨析不够精密、准确;过于拘泥旧注;认定的有些“义同”字并非同义词,而是古今字或假借字;“浑言/析言”术语有时并不是辨析同义词,容易给人造成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16.
李维 《新疆教育》2012,(13):25-26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忠实记载了我国的文化精华,其中古代游记散文更是文学宝库中的奇葩,仔细分析,这些散文中的景物描写具有写景状物栩栩如生、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语言优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当代汉语出现了大量的新等义词,其中绝大多数既无理据,也无必要,是对词汇发展规律的逆反,所以本文称之为“返祖”现象。本文列出了大量的新等义词,分析了其构成的机制、类型和产生的原因,从五个方面证明了它们产生和存在的不合理性,最后对当前的语言规范问题谈了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外语同义词使用广泛。掌握某些同义词的用法对我们很有帮助。有三个方面可以帮助我们熟悉这一用法。它们是:熟悉语言习惯;遵守语言惯用法;注意语言的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19.
二程是宋代理学的奠基人,他们借助对儒家经典的解释,重建新的儒学形态——理学,其中《论语》尤为他们所重视和推崇,并成为二程经学解释学的根基。对于《论语》的解释,二程提出了异于前儒的解释原则、方法,这些方法为后来洛学弟子以及朱熹等人所继承,成为中国古代后期《论语》解释的基本方法。可以说,二程对《论语》的解释具有典范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同义词的形成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与语言系统外部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词义的引申发展、事物的命名角度、复音词的产生发展等语言系统内部因素以及特殊的文献内容、社会等级制度在语言词汇中的渗透、客观事物本身具有多样性的表现特征、地域因素等语言系统外部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两个方面探讨了今文《周书》同义词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