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反思是新时期学的精神内核。是区别五四学、十七年学的一个最显的标志。新时期学的反思意识是特定历史背景和特定社会环境的产物。反思的内容包括社会性的反思、化的反思、人的反思和对学自身的反思。反思活动中,伴随着作家不同的主体思想状况。  相似文献   

2.
设计创意:《星星变奏曲》是朦胧诗人江河的一首重要诗作,朦胧诗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是特定年代特定诗人的特定诗歌。这三个特定决定了学习这首诗歌的难度。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婚恋文学的变化与发展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时期的婚恋文学经历了人性的回归、对情爱的反思、对爱情的消解和理性化的婚恋观几个阶段。从反思到传统,从弘扬到消解,从知识分子话语到平民视角,新时期婚恋文学经历了理性化的嬗变。  相似文献   

4.
徐列  高扬 《天中学刊》2000,15(1):69-81
“毛泽东时代”既有其伟大、空前之处,也有其失误、悲剧之点。无论是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都应进行历史的全方位的反思,迷有利于共和国今后的发展。新时期文学对这一时代不仅进行了文学自身的反思,还涉及到了政治反思、文化反思、哲学反思等。不论这诸多反思正确与否,深刻程度怎样,是否抓住了根本,但应该说都是有益的尝试和实践。将新时期文学对“毛泽东时代”的反思加以总结概括,进行研究,以期引起争鸣,当是一件有重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反思文学的再反思,讨论了这段时期有没有悲剧以及对其悲剧特点的再认识。与以往同类主题评论文章的区别在于:1、明确将反思文学的悲剧性与人道主义的重新崛起联系在一起作为这一文学思潮的一大特点。2、力求挖掘此阶段文学的悲剧性与人道主义精神的独特价值。3、将相关有代表性的多篇作品作了整体分析。本文结论:新时期反思文学是一个反映人道主义沦丧、呼唤人性归来的悲剧浪潮。  相似文献   

6.
与新时期文学前期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相比较而言,奇峰突起于80年代中期的寻根文学“是新时期唯一能在文学视角和文学思维方式的探索方面由作家们自己树起鲜亮的理论旗帜的文学创作潮流”。寻根文学的首倡者韩少功在他那篇被称为“寻根派宣言”的文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的文学,以小说的发韧揭开创作序幕,又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一次次迭起的热潮,组成一部轰动而光辉的小说创作连续剧。至今仍保持着它的余热。而与小说相提并论的文体——散文,在前十年中一直寂寞和冷落,尽管也有过鼓噪。新时期伊始,在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的浪潮冲击下,散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文学在其发展中有一个重要而鲜明的特色,即具有自觉的反思意识。它由对十年浩劫的反思扩展到对文革前以至更久远年代的反思;由政治上的反思深入到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从而使新时期文学具有前所未有的历史意识和批判精神。然而,纵观当代文学最初发展的十七年,固然以“强调阶级的、群体的,歌颂光明的意识”为其主要特征,但是,作家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仍使十七年文学面对坎坷艰  相似文献   

9.
伤痕-反思文学是新时期初期文学的主要潮流。它以个人记忆的方式书写了国族的艰难与创伤,开创了当代制度性反思和批判的先河,建立了新时期文学的悲剧格局。复刊后的《人民文学》是这股思潮的发源地和最主要的推手,编辑群体的胆识与观念的转变,既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又走在时代的前面,自主性地探索文艺的发展,作家群体和文学编辑群体成为这段文学史的共同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10.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创作主潮,一直具有蓬勃的生命力。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在新时期的表现形式呈现为多元化。回顾和反思新时期以来的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历程,深入挖掘不同艺术形式背后的现实主义本体及现实主义精神,对于新时期的现实主义文学研究。现实主义的发展展望,是必要且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汪曾祺作写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受戒》抛开了新时期"反思文学"反思文化的苦难历程,从"伤痕文学"十年文革的罹难中解脱了出来,被奉为短篇之经典。该篇小说审美的独到之处在于它对人性美进行了新的道德厘定和价值重塑,对新时期文学的复苏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审父意识是当代社会学、文化学理论中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它指的是人们对社会传统和文化因袭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父性品格作出强烈的审察和反思。在中国新时期文学中一度热热闹闹的反思文学、寻根文学,有相当一部分作品便是以审父意识作为主题的,表现出鲜明的文化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国新时期文学,主要指“文革”结束后在中国文坛迅速兴起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对此三种文学,评论者很多。我认为,新时期文学不仅对新时期文学的发展繁荣产生了积极的深远影响,而且对中国当代社会的迅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新时期文学所产生的社会意义要比它的文学意义高得多。中国新时期文学诞生在十年动乱刚结束这一中国历史转折的重要时期。中国历史转折这一重大的历史背景,无疑赋予了新时期文学以重大的社会命题和沉重的历史使命,无疑也使得文学与历史、文学与社会、文学与…  相似文献   

14.
五四新文学和新时期文学都是政治大动荡中,为寻求文学的解放和自由而发生的,都是大变革、大转型之中的文学,且都具有开局的性质。但是,前者具有政治、思想、文化、历史全方位的视野,而后者的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反思文学却是囿于政治的眼光,缺乏历史的观照。寻根文学和朦胧诗虽有历史的视野和中西方的观照,却又缺乏政治的热情和参与精神;前者描写的是具有历史和社会意义的问题、性格和心态,后者的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反思文学的视点却只是政治路线,而寻根文学和朦胧诗却又往往囿于文化方面。总的说来,五四新文学的胸襟要比新时期文学宽阔得多,因而它的影响也要大得多。由此说明,我们的作家不但要有对于国家前途的牵念,还要有纵观历史、眼望世界的气概,当然还要坚持文学的自觉性和自主性。  相似文献   

15.
一 中国新时期文学,主要指"文革"结束后在中国文坛迅速兴起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对此三种文学,评论者很多.我认为,新时期文学不仅对新时期文学的发展繁荣产生了积极的深远影响,而且对中国当代社会的迅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新时期文学所产生的社会意义要比它的文学意义高得多.  相似文献   

16.
梁明先生近作《回顾与展望——新时期红河少数民族文学探微》以饱满的热情、深刻的剖析和令人信服的阐述,对红河新时期近30年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进行了梳理和探析,对其特性和发展路向以及如何走出困顿蛰伏状态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精到的分析,是一部站在文化学、民族学、民俗学和文学的宽阔视野上反思地方性少数民族文学发展路向的力作。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两个部分论述新时期文学的人道主义思潮。第一部分从人道主义思潮产生的过程及原因进行描述,第二部分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等多种样式形态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文革"结束后广西文学的复苏。新时期文学理念上的探索与反思。文学崛起与繁荣的理论政策支撑。广西文学崛起的重要标志。文学复兴的艰难探索。80年代创作卓有成效的作家和影响较大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9.
“后新时期文学”即我国当今文学的趋势是什么?是理想精神的不断贫弱,世俗倾向的日益隆盛。“新写实主义”逐渐步入歧途。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沉反思。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六大文艺思潮(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波浪迭涌,“以各领风骚三五载”的匆匆步伐竞相“赶潮”,迅速交替抑或急剧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