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把生字返原回课文编者在编写教材时,为了方便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把课文中需要认的字抽出来编排在课本后面,也就是说这时生字已经离开了原文。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其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强调识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  相似文献   

2.
文学性课文教学由于生动形象、感染力强,颇能打动学生,但也有这种现象:教师讲的神采飞扬,而学生听的昏昏欲睡。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进入文章的意境。  相似文献   

3.
苏教版语文第三册课本上有好几篇诗歌体的课文.如何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课文的优美意境呢?这成了教师的一个难题.把课文意思精致细密地讲一遍吧,就会把课文分的零零散散,失去了文本内在的原汁韵味;教师稍加点拨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吧,对于二年级学生现有的阅历以及认知水平来说确实是有点难度.经过多次实践以后发现,  相似文献   

4.
自读课文是初中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每一个单元中都有一到两篇,它对讲读课文中的语文知识有一定的巩固、拓展和迁移的作用。引领学生自主阅读这些篇目,对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课文教学的核心价值,由课文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及其本身的特点所决定,是教师应该和能够教出的体现“语文课程内容”方面的价值,即它对学生获得新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方面的作用与价值。确定合理、合适的课文教学核心价值,能够使课文教学走出“只有课文内容理解,不见课程内容的学习”的误区,从而凸显课文教学的“语文性”。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大纲明确指出 :“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 ,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那么低年级要达到新大纲的要求 ,教师无疑要对学生加强朗读指导。笔者略谈几点肤浅的做法。一、激发朗读兴趣叶圣陶先生说 :“令学生吟诵 ,要使他们看作是一种享受而不看作是一种负担……”这就迫切要求教师要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如教《小珊迪》一课 ,我采用情景激趣法 ,先播放配乐课文的朗读录音 ,创设情景 ,营造课堂氛围 ,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会自然进入情景 ,被美妙的音乐声所陶醉。这样有利于激…  相似文献   

7.
当前,诸多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都通过增加阅读篇目与课文容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而,提高"长文"教学的效率,就成了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无法回避的话题。长文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否则课时不够;不可能泛泛而读,否则效果不好;更不  相似文献   

8.
教师要想讲好课,必须讲究教学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更要突出语文学科的特性,应当具有浓浓的语文味。下面以几位名师的精彩教学片段为例谈谈这个话题。一、巧用评价语言,引领学生在日积月累中锤炼表达能力于永正《新型玻璃》教学片段:师: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  相似文献   

9.
现行课标实验版教材按主题单元选编课文。其中精读课文是主体,略读课文是补充,另外,为了补充教材在某种类型上的缺乏在每册教材后面安排了一定数量的选读课文。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精读课文数量将逐渐减少,略读课文的数量则逐渐增加。该如何看待随着年级升高分量不断加大的阅读课文,它的教学功能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对自然科学知识类课文教学目标的定位,关键要体现语文的学科性,要在语文的基本功训练上找准位置。一、重要的不是要求举一反三科学方法,而是理解课文内容有些自然科学知识类的课文,描述了一些科学的思想方法以说明一个科学道理。教学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领会这些科学方法,这无可非议。但是如果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联系生活,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科学方法,这就有上成学科活动课之嫌了。如《柯里亚的木匣》这篇课文,讲的是柯里  相似文献   

11.
张连芳 《教书育人》2013,(11):36-36
说理文属于“非文学作品”,重“理”,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明白文中之“理”,更值得我们去探究。  相似文献   

12.
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大多数文质兼美,甚至是公认的经典作品。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首要的工作就是要静下心来潜心会文本,怀着虔诚的心拥抱文本,去朗读、去涵咏、去体悟、去遐思、去质疑,与文本、与作者、与编者、与自己对话,炼化出自己的独特体悟与见解,勇敢地读出你自己!如若惯于或慑于教参、名师、教案集等的权威地位或阐释优先权,而放弃独立担当的勇气,那你的教学设计只会趋于平庸。你的课堂教学只会成为传声筒。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在三年级上册目录中首次用“*”对略读课文进行了明确的标示,并且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出现了一段流畅的文字,这段文字不但很自然地实现了由精读课文到略读课文的过渡,使两者浑然一体,而且还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部分略读课文的练习题后,安排了“资料袋”的内容;另外,四年级上册教材中,还增加了略读课文的数量,由原来的每组课文的一篇,增加到每组一至二篇。可以这样说,略读课文的编排呈现一种逐渐加大数量、加长篇幅、加宽内容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在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与内容相匹配的插图。这些插图精美传神,细腻生动,极大地丰富了语文教材的内涵,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妙的是,这些插图的设计大都与这篇课文的  相似文献   

15.
常识性课文因其文体的特点,有不少教师教学时常常忘记其"语文味"。常识性课文的教学不应只是承担科学知识传授这一简单的任务,同样应让学生咬文嚼字,品味语言的精妙,夯实朗读,感受语言的生动,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体现出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忽略了课文教学的整体性和文学性。许多教师讲解每篇课文,把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所学知识没有科学的系统性。还有些教师仅从理论角度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构思、技巧,却忽略了文学作品的“形象性”。使学生对语文课文失去了应有的兴趣和热情。走进了孤立课文、肢解课文、忽视阅读、题海战术四种误区。针对语文教学忽视整体性和文学性的四大误区,结合我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要体现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和文学性,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18.
张雪 《考试周刊》2011,(90):59-59
在略读课文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进入了误区.表现如下:(一)将略读课文作为“自由文本”摆在课外,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或轻描淡写、放任自流,课堂上,让学生随便读几遍,老师不指导,不总结、反思,如“蜻蜓点水”,轻轻带:吐。(二)略读文本难以取舍,非常谨慎。略读文本在内容或语言点来看,文质兼美,深受学生喜欢。但如果对略读进行精细的讲解,又有浪费课时之嫌。(三)略读和混读,无主次,无差异,可谓“齐头并进”。这些症状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对所略读课文内容、性质认识不够清晰,对所略读课文的谋篇布局,没有彻底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一、从一则教学案例说起2011年第10期《中学语文教学》刊发了彭晓、胡根林两位老师的文章《节选课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以下简称《选择》),文章以彭晓老师《社戏》教学实录为研究对象,胡、彭两位老师集中探讨了"节选课文教学内容"的问题。笔者阅读后深受启发,但关乎"节选课文教学"的根本问题,窃以为尚需进一步探讨。1.彭晓老师《社戏》(节选)教学简述。她先  相似文献   

20.
写景记事类课文在《语文》现行各版本每个年级的教材中都占有一定的篇幅,这类课文不是单纯的写景状物,它既写景又记事,还表达对故人的深切怀念,要讲的东西很多,不少教师感到不好掌握。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