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从看到两位妈妈教孩子走路而引发的思考:不要逼着孩子走、要引领孩子走、鼓励自己走。要善于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利用表扬激励机制,合理使用评价手段等,从而实现"乐学"、"会学"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不仅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还能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信息技术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科特点,开发多种多样的信息技术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动脑思考能力,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让信息技术知识为学生成长提供便利,真正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顺应教育发展趋势。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初中体育面对的是一群富有创造力和活力的孩子,是正在认识和改变这个世界的新生力量。而为了赋予他们更多的能力,挖掘其潜力,初中体育教学给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视野。从教学意义上讲,初中体育教学是为了满足学生认识生活、认识自己的需求,是为了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能够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因此,社会对体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满足于教给学生游戏和锻炼的技能,而且可以陶冶情操。所以,初中体育改革是必须贯彻执行的。  相似文献   

4.
教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重要性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他们不仅在理论知识上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在生活中也是孩子遇到困难时最想求助的人,更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渴望得到有相同话题、有共同感受的贴心温暖的朋友式的同路者。作为中专教师,不能把自己的形象定位在一个特定的角色,必须让自己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学生心理的需求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教育教学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作文前指导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写作的技能,以便更好地表达。而写作技能的训练,是放在作文前,还是放在作文后呢?这就像小孩子学走路,让其自己走,走得摇摇晃晃的时候扶一把。学走路,最需要勇气,应该多鼓励。孩子走多了,摔了几跤,摔出经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也有着新的教学目 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利用新的教学手段,做出相应的 教学调整,从而让我们的学生可以在现阶段进行更加高效的学 习。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师要注意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 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学到知识,更是注重 对基本能力进行锻炼,在课堂上可以自己积极思考锻炼能力,这样的教学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郭向阳 《教育》2012,(30):8
提到叛逆,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离它越远越好,唯恐避之不及。其实,孩子1岁左右刚刚学习走路的时候就出现了叛逆——你担心他走不好,担心他会摔着,而他却非要挣开你的手自己走。这就是孩子最早的叛逆行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第一次懵懵懂懂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并力图展示自己。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三个叛逆期:3至4岁为第一个叛逆期,7至9岁为第二个叛  相似文献   

8.
数学解题能力是数学诸能力和数学素养的集中体现.解题好比走路,走路是从出发点到目的地,解题则是从条件到结论或得到想要的结论.题目的条件如同出发点,题目的结论如同目的地.在教学实践中本人从以下4个环节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学生感到解题时有章可循,可操作性强.1会找路常听学生说,老师讲的时候,自己听懂了,自己做的时候又不会了.究其原因,老师未给学生寻路、认路的机会,平时是牵着学生的手走路.对策是让学生自己去找路,即自己探索解题方向,初步制定解题方案.2会选路有几条路可能都是通的,究竟走哪条路,要根据条件做出选择,不能慌不择路,见路就走.变只满足于一种解法为有几种解法,从中选优,节约时间.高水平的解题标准是准且快,速度是解题的重要指标之一.3能走路面对漫漫解题路,不能望而却步,也不能心有余而力不足,要智勇双全,演好双重角色,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即自己指挥自己去战斗.这一环节是解题能力的具体表现,解题要做到心到意到手到,就需要平时多流汗,打下扎实的基本功.4善修路这一环节要求学生解完题后,要常回头看看,看表述是否清楚明白,简捷规范,有无对而不全的现象发生,有无其它捷径可走.一道题目的解答就象是一件作品,要精雕细琢,使...  相似文献   

9.
《家教指南》2008,(6):33
一要让孩子走路回家。离开家人一整天,孩子见到家人往往会有“撒娇”的表现.小班的孩子尤其如此。家长在接到孩子时,可以给孩子温暖的拥抱以示爱意,但如果离家不是很远,家长要坚持让孩子自己走路回家。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具备走路回家的体力了,让孩子自己走路回家,也是给孩子“已经长大”的心理暗示,有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  相似文献   

10.
王雪梅 《教学随笔》2013,(20):23-24
口语交际教学是现代语文教学中新兴的一门学科,它主要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口头语言的连贯表述能力与情感表达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倾听与适时记忆能力。这几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形成的,而是在学生进入学校那一刻起,就在学校、社会、家庭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而培养起来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而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最主要的途径是通过语文教学来实现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在现在的社会需求中找到适合自己,也适合社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微课程,是教师从教育实践出发,面向学生成长需要,而自主开发的一种个性化微型课程.开发微课程是为了探寻适合孩子成长的课程.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都是在国家统一安排的课程学习中成长的.因为要符合大部分地区和学生的需求,教育部的课程规划若想满足每一个孩子成长的需求,那也是不太可能的.而微课程,可以充分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特长,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另外,微课程也为教师们打开了无限广阔的课程开发空间,每位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所处的教育环境,开发出富有特色的微课程.每个微课程都闪烁着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创造性,带有教师鲜明的个性色彩.因此,微课程的开发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青睐,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该怎样做才能丰富、完善、提升微课程的教学效率呢?  相似文献   

12.
学分制条件下本科生毕业实习前移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业实习不仅仅是印证和应用所学,更重要的是锻炼能力和检验所学,能够使学生反思后再进一步完善自己所学(包括知识和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还要有相应的在校时间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素质,从而使实习的效果得以放大和落实.解决大学生毕业实习“流于形式”难题,要在现行实习内容和实习方式上进行必要的调整,要从学生成长需要上寻找解决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正>作文前指导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写作的技能,以便更好地表达。而写作技能的训练,是放在作文"前",还是放在作文"后"呢?这就像小孩子学走路,让其自己走,走得摇摇晃晃的时候扶一把。学走路,最需要勇气,应该多鼓励。孩子走多了,摔了几跤,摔出经  相似文献   

14.
初中体育教学为了顺应教学革新的需求,需要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满足学生综合成长的需求,从而为教学体系创新中有效性教学体系的创新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5.
罗元焱 《广西教育》2014,(13):77-78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有这样一个通病:总担心学生自己不会学,上课滔滔不绝,面面俱到,完全不顾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课堂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笔者认为,我们的课堂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让抱大的孩子自己走路吧!一、教给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学着走学生如果没有好的方法,无论学习的愿望多强烈,也只能是"无头苍蝇",在浩瀚的数学海洋中没有头绪找不到出路。因此,教师应着重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让他们学着走。教学时,笔者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16.
曾看到一篇报道,一位年轻的母亲,扶着自己的儿子学走路.走了一段之后,孩子似乎想挣脱母亲的双手,自己试一试.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师愈来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教育工作者要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以满足大数据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实现生态化教学平台的构建,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引入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本文深入探究生本理念下初中信息技术生态课堂的构建,以期提升信息技术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8.
戴芳 《教书育人》2002,(7):20-21
有人说,如果家长和老师能像教孩子走路一样教孩子作文,那么,作文将是一件容易和快乐的事。细细思考,确有道理。在孩子学走路的时候,大人们总是首先为孩子选择一个平坦的地方,然后扶他站好,再放开手让他自己走。当孩子能走一两步时,大人们又是鼓掌又是亲吻;当孩子摔倒了,大人们又是喊又是打手势,鼓励他们站起来再走。要知道,这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的鼓励呀。因为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赏识来到人世间的。同样,如果我们能让孩子在赏识中学习作文,那一定会硕果累…  相似文献   

19.
周辟守 《教师》2014,(19):51-52
正一、语文教学提问策略的作用⒈增强师生之间互动交流教学的含义要体现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从而更好的调整课堂教学节奏,改变课堂教学策略,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⒉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需要主动思考、调动自己的大脑组织语言才能回答出问题。其次,当着教师与同学们的面回答问题,可以锻炼学生公众场合发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也为教师提供更为多样的教学资源。“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学习需求和信息技术教学目标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为此,教师有必要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以更为新颖且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计划,为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学习能力奠定基础。本文立足于“互联网+”视角,分析创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路径,希望本研究能够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