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从小养成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会令孩子受益终身。在小学低段的音乐教学中,教师需遵守参与性、情感性、愉悦性三大聆听习惯养成原则,在组织教学、音乐鉴赏、歌曲演唱、器乐演奏、音乐表现、音乐游戏等重要环节,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积极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与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中音乐鉴赏课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想让学生获得音乐的美的感受,教师的备课就需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首先,教师要自己学会聆听音乐,把握教材中音乐作品的整体性。教师在千百次的聆听中,心中装满音乐,带着对音乐的充分理解,挖掘出音乐作品的独特性,合理地构思教学设计和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地聆听音乐,唯有感动自己,方能将这份感动再传递给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喜欢音乐,享受音乐,教师和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3.
听音辨乐是一种重要的音乐素养,是欣赏音乐的基本方式,而有效聆听是欣赏音乐的关键。音乐作为一门听觉艺术,其教学建立在学生聆听音乐的基础上。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有效聆听的习惯,教授音乐聆听的方法技巧,更好地融入作品,让学生感知音乐。文章对小学音乐课堂中有效聆听的作用予以分析,从有效聆听丰富学生音乐听觉经验积累、音乐听赏能力提高、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几个方面展开叙述,主要通过引听、泛听、精听、想听四种有效的聆听方法着手,论述小学音乐教学中聆听教学法的应用策略,让有效聆听更好地贯穿于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素养。  相似文献   

4.
律动是在真情实感的体验和正确聆听音乐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作为聆听音乐者主动参与音乐的第一个最自然的表现行为。而把律动运用于教学中,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人人参  相似文献   

5.
刘旻 《考试周刊》2011,(62):225-226
聆听是学生接触音乐的第一步,是最基础的,一切音乐教学都从“听”开始,它是了解和学习音乐要素的首要环节。其实,聆听是音乐审美体验的基础,强调“听”的重要性,其目的在于培养孩子从开始就学会正确地聆听音乐、用音乐的思维感受音乐。  相似文献   

6.
朱丹 《小学生》2012,(10):21-21
<正>新课程标准提倡引导学生充分、完整地欣赏音乐。在音乐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没有额外干扰的,安静、健康的音乐欣赏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才能有效地进行音乐教学。在活动中聆听音乐是有效聆听教学的核心。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用什么形式,学生聆听音乐的本质就是一种学习活动。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做的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聆听音乐的活动中去,让儿童在全身心的活动中体验  相似文献   

7.
聆听音乐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理解过程,也是一个以听觉的感知和想象相结合的特殊认知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依靠学生主动地听、主动地想象来实现。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让学生在欣赏中多听、多想、多思维、多创造,引导他们准确地体验音乐情感,这才是我们音乐教师的职责,所以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王家萍 《儿童音乐》2007,(12):67-69
一、学会聆听学习音乐,首先要学会聆听。聆听既是听觉的训练,同时也是思维反应的训练。聆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养成聆听音乐的好习惯,另一是养成聆听老师和别人说话的好习惯。(一)养成聆听音乐的好习惯音乐听赏和分析的技能是增强孩子们音乐理解力和欣赏力以及扩大他们音乐知识的关键。为了形成孩子对他们生活中的音乐及其角色的有识判断能力,广泛多样的音乐经验是必需的。熟悉艺术及它们在人类经验中的地  相似文献   

9.
<正>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是音乐教育重要的指导思想。学会“聆听”是进行深度听觉体验的前提。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进入到音乐的状态中聆听,不仅要引导学生聆听音乐的节奏、音准、强弱这些基本的音乐特征,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蕴含的丰富情感,理解主题思想在音乐中的表达。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努力从若干策略入手,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聆听音乐,在聆听的过程中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体会蕴含于音响效果中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0.
汪瑜 《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23):F0003-F0003
聆听是一种感知能力,更是一种欣赏美、内化美的良好品质。小学音乐是围绕音响而展开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不仅需要学生在聆听中感悟曲目的基本旋律和结构特征,而且需要学生通过聆听寻求与曲目之间的共生关系。自然领略音乐中所流淌的审美情怀。本文将重点探讨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三个措施.  相似文献   

11.
于雪 《教师》2011,(12):101-101
律动是在真情实感的体验和正确聆听音乐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作为聆听音乐者主动参与音乐的第一个最自然的表现行为。而把律动运用于教学中,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人人参与这种音乐实践活动。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我发挥,自我表现,将学生自己聆听后的感受用形象直观的肢体律动来表达。作为一位中学音乐教师,我在教学中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律动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能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产生良好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依赖于听觉。所以,只有紧密地围绕着听来进行和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才能适应音乐艺术的规律。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来聆听音乐呢?就此本人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一、激发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首先,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感受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到: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与见解,鼓励学生勇于表述自己的审美体验,以利于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积累感受与欣赏音乐的经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进行聆听习惯的培养是增强学生音乐理解力和欣赏力,以及扩大他们音乐知识的关键。因此,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离不开聆听,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小学音乐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14.
美妙的音乐通过人的听觉发挥了怡情养性的独特功效。美国当代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科普兰在其著作《怎样欣赏音乐》的扉页上写着:“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为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所以聆听音乐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是至关重要的,让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感悟音乐的真谛,学会聆听是必经之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明确意识、完善教法的基础上,从习惯养成入手,注重方法引导,使学生掌握聆听音乐的方式方法,进而提高课堂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张娜 《考试周刊》2013,(33):183-183
聆听音乐能很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音乐的魅力就在于,常常聆听音乐,能改变人的性格及心境。用"静净敬"的方法聆听,与音乐同行,为生命聆听。让聆听音乐成为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时尚、生命源泉。  相似文献   

16.
“感受与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下的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教师在讲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创作过程、作曲家简介时,学生兴致盎然,一旦进入聆听音乐,一些学生就茫然无措,甚至昏昏欲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对音乐诸要素不敏感,未能抓住音乐要素进行聆听,  相似文献   

17.
聆听音乐是欣赏与鉴赏音乐的基础,只有培养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才能谈得上对音乐的欣赏与鉴赏。但欣赏音乐的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慢慢对孩子们浸润、感染、培养并采取有效的方法。所以,"听觉"是音乐教学的先决条件和基础。  相似文献   

18.
聆听是新课程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活动。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耳朵的培养),本文从音乐基本要素感知能力的培养、音乐音响整体感知能力的培养、音乐音响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有效地提高聆听音乐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新《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在欣赏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聆听,积极参与听觉体验,是音乐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发展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学会聆听音乐,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音乐体验,对于音乐教师来讲,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典型的听觉艺术,音乐主要是通过听觉来与孩子们的心灵进行接触,孩子们聆听音乐的过程就是一个感悟、理解,与音乐产生共鸣的过程。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注重培养小学生"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进行了全面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