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小学品德生活化教学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热门话题。生活化是思品课程改革的真正归宿,生活化是解决以往思品课诸多问题的有效途径。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让儿童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用自己的方式去贴近生活、走进生活、认识生活。通过密切联系儿童  相似文献   

2.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是综合性很强的新型课程,它融合了思品、社会、劳动、健康教育等多项内容;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关注学生的需求与体验;它以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引领学生发展。因此,在以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上,我们需要切实提高活动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促成品德的养成。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其中简短的四个字“螺旋上升”该怎么理解?课标上的解释是指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度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对照这样的解释我们来看品德与生活,发现品德与生活在课程目标、内容、形态、实施方式等方面都是与品德与社会衔接的.品德与社会的“螺旋上升”也是建立在品德与生活课程学习基础上的,这是符合学生认知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规律的.所以,我们认为品德课程的“螺旋”体现在学习主题的相同而内容的深度、广度的递进,“上升”体现在层次的提升而深度、广度的适度加深.  相似文献   

4.
思品课原本应是一个师生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然而,不少思品课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局限在怕本的世界里,回避纷杂的现实生活,忽视学生的理解、体验与感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无法对学生的心灵产生触动和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教育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生活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在绍兴县“思品社会”教研活动中,我听了一位教师组织引导的《寸金难买寸光阴》一课,印象颇深。这堂课,充分体现了《品德与社会》新课程的特点,让人感觉到:品德课堂原来这么美!一、生活性新课标指出,“思品社会”课程的内容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真实的生活、普通的生活、日常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正在进行的生活)、首属群体中的生活(在儿童主要生活圈中的生活)。身边的例子就是最好的教材、最好的资源。冬天到了,“学生不能按时起床”是家长向老师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课始,执教老师向学生播放了自拍录像《一分钟》:起床时间…  相似文献   

6.
所谓“两品课”,指的是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两门课程。在新课程改革中,“两品课”被定位为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与其他课程比较而言,“两品课”的内容最为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这也是把“两品课”定性为活动课、综合课的直接原因。校内生活是小学生的品德表现、发展的重要空间,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小学生的校外空间。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我国新课程改革以后在小学3~6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它与思品课和社会课相比较,最突出的特点是“回归生活”,即强调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使学生在通过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得到品德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所以,我们说《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源于儿童现实生活,又高于儿童现实生活的课程。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8.
“思品课”改为“品德与生活课”后,我们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实践着“教学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把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以活动与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亲历,在参与中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并贯通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增强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使得品德与生活课的效益大大增强。“举荐、轮换班干部”就是这样一个来源于学生生活,又有效地反作用于学生生活的系列教学活动。新生入学还没到一周,就有一些家长向我打听什么时候选举小干部。“小干部”,在以往的观念和做法中,是一种地位的…  相似文献   

9.
我有幸参加了这一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研讨会,老师们那一堂堂精彩的思品课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这老师们上的这些精彩的品德课谈谈如何怎样在品德课中激活课堂,上好一堂精彩的思品课. 一、创设情景,激活课堂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必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着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作用.在导入新课时,如能创设一个愉快的情景让学生轻松地进入课堂,那么将是一堂精彩思品课的开始.  相似文献   

10.
对于如何围绕新课程理念开放思品作业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课前五分钟演讲,谈论社会热点,寻找思辩切入点,开展辩论赛,组织实践与活动,培养良好品德,走进社会调查,探索获得道德认知等策略,引领学生道德认知,从而产生“心灵”共鸣。  相似文献   

11.
现行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活动教学已成了思品课的一大亮点。粤教版教材每一课都安排了“探究园”“实践与评价”等活动,学生活动贯穿了思品课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12.
熊跃 《广西教育》2008,(10):35-36
课改以来,国家把原来的“思品”学科改为了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和中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就是要在“思品”教学中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认识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思品课教学在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担负着十分重要而特殊的任务。纵观当前小学思品课教学的现状,我们感到教学实效不高已成为十分突出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课堂教学与开放的社会生活实际脱节,而出现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脱节甚至产生“双重人格”现象;二是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和道德发展水平脱节。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是我们培养学生良好品德、进行德育的主要阵地.《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该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以综合课为课程形态,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识,从而为学生的道德形成之路奠定基础.所以要想上好《品德与生活(社会)》这门课,我们就应该紧紧抓住“生活”这一主题,在生活中找品德,引导学生以生活为课堂,让课堂真正回归生活,为孩子们的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15.
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这不但明确地阐明了思想品德课内容的源泉,也明确地指出了思品课施教的宗旨和方向,即教学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提炼和升华,并最终要回归生活。因此,思品课的教学就要在联系生活、反思生活的过程中,营造出充满生活气息的思品课堂。  相似文献   

16.
孙梅 《文教资料》2007,(14):184-185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思品与社会的教学要密切联系小学生的思想和社会生活实际,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地讲述有关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及时发现和捕捉教育契机,生成有价值的探究内容,是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效果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生活课以儿童的生活为轴心,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品德与生活课很受学生欢迎,它有利于学生更主动地学习,有利于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学生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王丽芹 《新疆教育》2013,(15):48-48
现在的一些思品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儿童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与周边的生活自然地沟通起来。致使思品与社会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影响。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生的乐趣。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品社课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精心的教学设计是提高品社课实效性的前提,宽松的课堂氛围是提高品社课实效性的主要途径,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品社课有效性的主要素材,家庭教育活动是提高品社课的有效性的重要补充。它们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了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和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孙艳生 《教育》2012,(19):49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实施学生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对引导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品德和文明习惯起奠基作用。然而,由于品德与社会课程大多是理论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讲,内容显得枯燥乏味,如何使这门课程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课程,这就对执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传统的品德教学过分注重思想内容的灌输,人为割裂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社会生活的联系,表现在教学中存在着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生活》改变了过去思品课只是单纯意义上的思想教育这一作法,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紧密地与学生的衣、食、住、行联系到了一起,不仅让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而且还提高了学生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