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是济南军区某合同战术训练基地政治部的新闻报道员,也是解放军报函授中心第11届新闻函授学员。3年来,我共在各级报刊、电台发表新闻稿件200多篇,  相似文献   

2.
2003年我大学毕业,怀着对橄榄绿的无比钟情和对军营的无限憧憬,携笔从戎成为武警部队一名青年警官。然而,部队高度紧张的学习和枯燥艰苦的训练,使初入警营的我感到身心疲惫;专业不“对口”所带来的无奈和迷茫,也令我愈加的彷徨。遥望坎坷的军旅之路,我不禁对自己的人生抉择是否正确感到了质疑。直到那天,我在连队图书室看到了《解放军报》,她那真切感人的话语犹如一只航标,为我心中的航船指明方向,助我拨开心头的迷雾。读着一篇篇生动鲜活的报道,那些革命前辈浴血奋战、国防英才呕心沥血、基层官兵忘我苦练的形象深深地刻进我的脑海,使我的…  相似文献   

3.
汤运红 《军事记者》2005,(11):59-59
读了18年的书,去年终于从军校研究生毕业了。带着光荣和梦想,我来到边防前哨的部队任职工作。  相似文献   

4.
王群 《军事记者》2005,(8):50-50
能和取得硕士学位的妻结为伉俪,回想起来,还真与《解放军报》有关。坦率地说,是军报成就了我的美满婚姻。  相似文献   

5.
2006年1月,是解放军报创刊50周年。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无不感到兴奋,因为我从一个小学生,到军报工作了50年。50年来,我就是在军报的老领导、老编辑、老记的帮助下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6.
谁能忘记引导自己走上成才道路的老师呢?恐怕没有人会。记得自己刚入伍时,新兵连指导员为了培养战士的写作能力, 挖掘连队人才,特办了份《连队之声》简报,偶尔会有我的诗歌、散文在小报上露露脸。  相似文献   

7.
一年前,怀抱着两本诗集、一大堆荣誉证书和上稿作品,第一次参加大队新闻交流会。我心里一直嘀咕着,就凭我的文学功底和创作经验,从写诗歌散文改行写新闻,那简直是小菜一碟,牛刀小试。于是,会议一结束我就冲到领导面前: “请领导放心,任务我保证完成,还要请领导加加担子……”  相似文献   

8.
冯龙 《军事记者》2006,(3):72-72
前不久,与一位久别的战友偶遇,他不解地问道:“你什么时候学会搞新闻报道了?我时常在报刊上目睹你的大名,是不是与编辑‘勾兑’的结果?”我说:“这源于《解放军报》给我的信心和鼓励。”2003年初,“半路出家”的我被任命为西藏军区某山地旅新闻干事。一些好心的朋友劝慰我:“写稿难、发稿难,‘三分靠写,七分靠关系’,没有这七分关系,我看你还是趁早拉倒吧!”生性倔犟的我不信邪,为了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报名参加了《解放军报》函授学习。在《解放军报》编辑老师的辅导下,写作能力大幅度提高。2003年8月,我的第一篇处女作《“才艺展”活…  相似文献   

9.
小时候,躺在草丛间看雄鹰展翅高飞,伏在马背上看羊群悠闲地吃着青草,总梦想自己能用一支笔描绘大自然的旋律,渴望把浓郁的赤情化为行行铅字。写作是我平时最大的爱好。从小学开始,我就不断用稚嫩的笔描山绘水,到六年级时,日记已写了厚厚几大本。由于锻造了一定的文字基础,自己的作文也常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念。那时,我就对新闻写作情有独钟,总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刊登在报刊上。上了中专,因忙于学专业、钻技术,“铅字”梦也只好尘封心底。到部队后,由于涉猎的各种报纸和杂志较多,每当看到战友的文章频频见诸报端时,总渴望自己的名字也能在…  相似文献   

10.
向勇 《军事记者》2005,(5):21-22
入伍10年,我从在《解放军报》上第一篇“豆腐块”出炉,已有上千篇稿件在军内外报刊面世了,并捧回了20多个不同的奖杯。也因为《解放军报》,使我从一名列兵成长为连职军官,并立过了3次三等功,1次二等功。是《解放军报》给了我进取的信心与力量,是《解放军报》才使我有了今天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我坐在电脑前轻轻敲打着键盘,宛如叩开心扉一般,往事在我胸中掀起阵阵难以平静的波澜。参军到部队后,当我第一次见到《解放军报》,便喜欢上了这份离我最近的报纸。看到报上的文章有不少是写我们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所以也给了我一种写稿的冲动和勇气。从1987年开始,我便提笔给《解放军报》写稿,怎奈自己文化水平有限,写作时靠的是照葫芦画瓢,所以,投进邮箱的稿件一篇篇如石沉大海。尽管如此,那时每天一份的《解放军报》我都嫌来得太迟,每到一份我都会迫不及待从头看到尾,希望能找到有我自己名字的文章。然而,除了失望还是失望。但我没有停笔…  相似文献   

12.
晏良 《军事记者》2004,(2):65-65
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自1988年创办以来,忠实履行“帮助军内外基层单位培养新闻报道骨干,训新闻写作爱好成才铺路搭桥”的办学宗旨,倾心培养学员,桃李芬芳。13年来,军报函授学员遍及天涯海角,戈壁大漠、林海雪原和高山哨所,先后有6万多名学员学成结业,成为部队的报道骨干。连续两期参加军报函授的驻藏某旅士官报道员晏良,就是这些学员中的佼佼,他的这篇体会章,值得函授学员一读。  相似文献   

13.
军旅13载,记忆中美好的事情太多了。不管是作为一名基层部队的报道员,还是一名新闻干事,与解放军报的“姻缘”,恐怕每个人都有一串串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完的感激。回顾我和军报的关系,也是万语千言汇成一句话:军报给了我今天。  相似文献   

14.
最近本报收到不少读者的来信或电话,询问有关订阅军报的一些问题。山东寿光市海化地税局袁同志在信中写到:“日前,许多现役军人的家长委托笔者给贵报写信,他们普遍反映,自己的子女在部队服役,很想通过《解放军报》, 了解部队情况和火热的军旅  相似文献   

15.
《解放军报》在2002年春节期间发表的《春节,在那鲜为人知的地方》一组报道,获13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为这组报道的采写者有些什么体会和感悟呢?这就是要让记者的心与采访对象的心一起跳动。  相似文献   

16.
谭军 《军事记者》2003,(8):69-69
作为一名长期战斗、工作、学习在喀喇昆仑边防的戍边军人,解放军报伴随我在边防度过了数年的军旅岁月。我能从士兵改选为原来的专业军士,又从专业军士提拔为现役军官,每一点进步和成长在很大程度上都寄缘于解放军报。11年前的那个夏天,在一个碧空万里的日子里,我不断探索寻找自己的人生之路。那时当过兵的舅舅对我说:“你喜欢文学写作,外面的世界很大,艰苦的地方能造就人成才,你还是到部队去吧,在军营你会得到锻炼和成长。”这年底,我就踊跃报名参了军,从家乡陕西汉中入伍来到喀喇昆仑边防的南疆军区某部军营当了兵。我所在的喀喇昆仑边关是…  相似文献   

17.
报纸上有名,电视里有影。广播中有声。近些年,《解放军报》特约记者冯金源在第二炮兵的新闻队伍中干得比较“红火”:平均每年在《解放军报》上用稿超过60篇,在《火箭兵报》上刊稿300篇以上;连续6年被《解放军报》评为优秀特约记者,连续7年被《火箭兵报》评为优秀驻站记者,连续17年被第二炮兵政治部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先后4次荣立二等功,9次荣立三等功;被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与《中国青年报》等13家中央级新闻媒体聘为特约记者;共发表新闻文字和摄影作品5000余篇(幅),先后出版了110余万字的新闻作品集“苍穹系列”第一卷《剑指苍穹》、第二卷《剑啸苍穹》。看到这样一组数字,相信会有不少同仁对冯金源这位“梁山汉子”竖起大拇指的。  相似文献   

18.
施金东 《军事记者》2005,(12):50-50
每一位爬格子的人都不会忘记自己的“处女作”。作为一个带过兵、半路出家的宣传千事,我的“处女作”有幸在军报发表,实在令我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19.
《军事记者》2006,(7):35-35
由本刊编辑部举办的“我与军报”征文评选活动日前揭晓。为纪念《解放军报》创刊50周年举办的此次征文活动,历时1年。经过评委认真评选,共评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15篇、三等奖20篇。现将获奖作者及作品公布如下:一等奖(10篇)刘书忱:甘为他人做嫁衣的人们夏国珞:记忆链中的一粒珍珠:采访元帅龚志聪:解放军报——我的大学齐闯:66816951和66817035吕高排:离不开你的人是我欧世金:我的“解放军报大学”田世军:我为军报“辟谣”尹栋:半张血染的军报王成应:军功章有“她”的一半魏艾民:可贵的真情厚意二等奖(15篇)向勇:军报给我提供了展示才干的舞…  相似文献   

20.
《解放军报》作为我党和我军的重要报纸之一,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传播先进的化,自觉地服务于党和军队工作的大局,在弘扬主旋律、促进部队建设、满足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精神化需求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军报在突出军味、把握主旋律的同时,也关注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不仅报道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社会新闻,而且把这些社会新闻办得有特色、有品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