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工业文明一起成长起来的现代教育归根结底是谋职教育。谋职教育中隐含的产业化的教育发展观、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职业主义的教育目的观、人力主义的教育设计观使教育沦落为经济的奴婢:沾满铜臭的谋职教育说到底是人力的教育而不是人的教育,严重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工业文明的丧钟即将敲响,和谐文明呼之欲出,与和谐文明相匹配的教育型式必定是和谐教育。所谓和谐教育,就是由于实现了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协和而达到教育价值最大化的教育型式。在千年开启之际,我们已经感受到即将到来的和谐文明社会微微吹来的和谐教育春风。同时,透过谋职教育的叠嶂以及甚嚣尘上的教育产业化鼓噪,我们也感受到了密布在教育上空的滚滚乌云。让我们用健全而又深邃的和谐之光从各个角度去烛照教育的终极价值,尽快完成从谋职教育到和谐教育的转轨,实现教育的革命。无疑,这是一场艰难的推进。  相似文献   

2.
教育理想之所以是理想而不是空想,就在于它与教育现实联系密切。从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之关联出发,可将教育理想的存在形态分为三种,即价值形态教育理想、知识形态教育理想和实践形态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3.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关涉千家万户、子孙后代。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才资源大国,“创建人民满意的教育”是重要的战略选择。因此,应该把教育公平立为国家的根本教育政策,把教育作为公共福利来抓,增加财政的教育投入,让全体公民共享教育成果。  相似文献   

4.
教育理论的发展呈现批判之批判式历程。教育理论研究的当今任务是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支撑着学校教育活动正常运行的其实主要不是教育理论,而是教育经验。对教育经验可从三个层次来认识。教育经验具有不可被教育理论批判的特征。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都应转变对教育经验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李忠 《生活教育》2011,(3):32-33
教育是人为的,更是为人的。因此,教育是带有明显价值取向的人类实践活动。正是在不同价值取向及其支配下的教育目的的设定、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的选择等,出现不同性质、作用和类型的教育。陶行知对此有清晰认识:“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  相似文献   

6.
尽管现实社会中道德的教育与不道德的教育同时并存,但学校教育应以道德的教育来培养道德的人。教育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这两种教育存在做出区分,并追求道德且有效的教育。因为教育必然是道德的,道德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7.
《上海教育》2009,(7):13-13
我们认为,未来上海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应该是“更加高效的均衡教育、更加适宜的优质教育”,实现教育的均衡性与教育的高效性的统一。教育的优质性与教育的适宜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新生     
宇宙是在动,世界是在动,人生是在动,教育怎能不动?并且是要动得不歇,一歇就灭!怎样动?向着哪儿动?我们要想寻得教育之动向,首先就要认识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之对立。一方面是生活教育向传统教育进攻;又一方面是传统教育向生活教育应战。在这空前的战场上徘徊的、缓冲的、时左时右的是改良教育。教育的动向就在这战场的前线上去找。传统教育者是为办教育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分离。改良一下,我们就遇着“教育生活化”和“教育即生活”的口号。生活教育者承认“生活即教育”。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坏生活就是坏教育,前进的生活就是前进的教育,倒退…  相似文献   

9.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应该是所有的教育现象,而不应只是教育现象中的一部分(即使是主要的部分)的学校教育。它所要揭示的教育规律,无疑是教育的一般规律。教育的一般规律,就是在所有的教育活动中都存在并且起作用的规律。现今...  相似文献   

10.
论教育的技术学本质与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使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育理论可以区分为教育的现象学研究、教育的技术学(教育技术学)研究和教育的价值学研究。教育具有技术学本质,意指教育是一种人类建构性的社会活动,是一种事先按照理论指导、经过系统规划和设计后再实施的社会活动。教育系统是一种技术人造物。教育现象学不能直接运用于教育实践,而教育技术学则承担起理论联系实践的重任。教育技术学的理论研究对于提升教育者的教育生产力水平、提升教育实践的理性水平、提升教育理论的研究水平具有直接的理论意义。教育技术学必将充当教育理论发展的原动力量。  相似文献   

11.
从教育手段与教育目的相关联的角度,揭示教育手段不合理的缘由和探析教育手段合理的条件。通过对教育手段与教育目的的合理性关系进行分类和分析,发现在教育手段和教育目的所构成的各种关系中,教育目的合理、教育手段却不合理是必须探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运用思辨法和引证相关文献对教育手段不合理的缘由及其合理的条件进行辨析、论证。经辨析、论证,教育手段不合理的缘由为教育手段的创制、选择比教育目的的设立更难,教育手段的运用所导致的教育结果有时是无法预知的,人们在认识上将教育手段的合理视为由合理的教育目的所给定的,在教育实践中习惯于以教育目的的合理来证明教育手段合理。教育手段合理的条件为缩小教育者与教育目的之间的心理距离;在评价教育手段时,既应审视其积极成效,更应审视其消极影响;增强教育目的的清晰程度;将教育目的与教育手段的合理性分开来评价等。  相似文献   

12.
赏识教育在教育教学上是一剂良方。结合教育教学经历,从赏识教育的概念、赏识教育的魅力、赏识教育的尺度等方面谈了赏识教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鑫 《江西教育》2009,(11):48-48
《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创新表达》是2009年第7—8期《江西教育》(B版)的一篇文章。文章阐述了认真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是写好教育教学论文的前提,着重介绍了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反思等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表达形式的创新问题。读罢,笔者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14.
理想的教育是教育的理想,教育孜孜以求的价值诉求。就是实现理想的教育。本刊以“什么是理想的教育”为题,特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田慧生教授,撰文阐述他对理想的教育的理解。田先生在《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理想的教育》中,不仅阐明了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理想的教育,更探讨了如何在把握教育...  相似文献   

15.
我认为大教育的主要特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 终身性。一是时间长,即大教育不只是青少年的教育,而且还是婴幼儿的教育、成人的教育甚至老年人的教育。大教育是从纵的方面贯穿人的一生的教育。二是空间广,即大教育不只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空间中的教育,而且还把教育的空间延伸到家庭与社会。这样,大教育就又从空间上保证了人终身受教育的可能性。 (二) 开放性。其一是本系统内教育的开放。其二是各教育系统之间的相互开放。其三是教育向社会开放。  相似文献   

16.
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发展指导方针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当前我国教育发展指导方针就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应把坚持以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发展的本质;把坚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发展的目的;把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作为教育发展的方向;把坚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作为教育发展的途径;把坚持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方式;把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7.
张丽钧 《上海教育》2011,(22):58-58
教育之美,是人间大美。“追求美”的教育意味着,教育要追求美;追求“美的教育”则意味要懂得教育之美,理解教育之美,并执著于教育之美。追求美的教育就是要以对教育美的理解,实现教育对美的追求;以教育对美的追求丰富与完善教育之美。  相似文献   

18.
尽管智慧的教育建基于知识的教育,但智慧的教育毕竟有别于知识的教育。对于智慧的教育和知识教育,湖北大学教育学院靖国平先生发表过非常精辟的见解。他认为:智慧教育与知识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智慧教育是关注人生的教育,知识教育是关注人才的教育;智慧教育是侧重于总体性的教育,知识教育是侧重于具体性的教育;智慧教育是着眼于认识和改造主体世界的教育,知识教育是着眼于认识和改革客体世界的教育;智慧教育注重教育的实践性,知识教育注重教育的理论性;智慧教育更多地关注着人生的价值,知识教育更多地关注着客观事实。的确,知识教育的目…  相似文献   

19.
教育思想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教育问题的总认识。它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广泛性、多样性、稳定性等特征。其主要表现形态为教育指导思想、教育现念和教育理论等方面。广大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争取做一个优秀的教育行家。  相似文献   

20.
孙有福 《教育探索》2002,(11):66-67
一、教育观念(一)关于教育观念的内涵教师的教育观念就是指不同的教师个体在适应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教育及教育过程中的重要问题的基本认识和看法。犤1犦其内涵至少包含以下三点:第一,教育观念是对教育问题的基本认识。这些问题包括教育功能、教育对象、教育过程、教育内容、教育评价、教师职业、教育法制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认识就形成了教师个体的教育本质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功能观、教育目的观、学生观、师生观、评价观和教学观等。可见,教育观念是一个观念群。第二,教育观念具有现实制约性。马克思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