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与杜甫的《登岳阳楼》两首五律,都是吟咏洞庭湖的千古名篇。宋末元初的方回说:"予登岳阳楼,此诗(按:指孟诗)大书左序毬门壁间,右书杜诗,后人自  相似文献   

2.
唐代诗人盂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与杜甫的《登岳阳楼》两首五律,都是吟咏洞庭湖的千古名篇。宋末元初的方回说:“予登岳阳楼,此诗(按:指盂诗)大书左序毬门壁间,右书杜诗,后人自不敢复题也。”(《瀛奎律髓》卷一)可见,二诗皆美,且同中有异,各有千秋;含英咀华,启人良多。  相似文献   

3.
4.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①孟浩然八月湖水平②,涵虚混太清③。气蒸云梦泽④,波撼岳阳城⑤。欲济无舟楫⑥,端居耻圣明⑦。坐观垂钓者⑧,徒有羡鱼情⑨。◇诗文注释①张丞相:指张九龄。诗题一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②湖水平:是说八月洞庭湖水上涨,与岸齐平。③涵虚:指澄澈空明的湖水。混:混同,浑然一体的意思。太清:天空。④气蒸:指湖上水汽蒸腾,一片弥漫。云梦泽:水泽名,古代本为二泽,在洞庭湖北岸,今湖南湖北二省境内。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合称云梦泽,今大部淤积为陆地。⑤撼:摇动。岳阳城:今湖南省岳阳市,位于洞庭湖东岸。⑥济:渡。楫(及):…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首请求援引的诗,是诗人游历长安 时赠给当时的丞相张九龄的。全诗委婉含蓄, 不落俗套,表现了诗人积极人世的思想和希望 在政治上得到援引的心情。 这首诗可分为前后两部分。 前两联为前部分,描写作者所见洞庭湖的 雄宏景象:水势浩淼,与天混一,雾气蒸腾,笼  相似文献   

6.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张丞相"一直有两种说法:张说或张九龄,并依此将本诗系于开元四年前后,或开元二十五年前后。在梳理这一分歧的过程中,发现各家所依据的主要材料,分别是宋代地理文献和王士源序以及两《唐书》张说、张九龄本传,除此以外,可以利用孟浩然诗作本身,分析各种论据的可能性,并初步确定张丞相当为张九龄。  相似文献   

7.
[赏析]这是孟浩然山水诗作的另类题材。全诗“体物写志”,表达了希望有人援引他人仕从政的理想。诗人托物抒怀,曲笔擒旨,于浩淼阔大、汹涌澎湃的自然之景中,流露了心声。含蓄委婉,独标风韵。首联描写洞庭湖全景。“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诗人选取洞庭湖为切入角,八月秋高气爽,浩阔无垠的湖水轻盈荡漾,烟波飘渺。远眺碧水蓝天,上  相似文献   

8.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与杜甫的《登岳阳楼》两首五律,都是吟咏洞庭湖的千古名篇。宋末元初的方回说:"予登岳阳楼,此诗(按:指孟诗)大书左序毬门壁间,右书  相似文献   

9.
孟浩然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也是盛唐诗人中终身不仕的一位作家。然而,孟浩然并非无意入仕之人,他与盛唐其他诗人一样,怀有济世的强烈愿望。其诗作《望桐庭湖赠张丞相》就表现了他的入仕之心和不甘寂寞的豪逸之气。  相似文献   

10.
初读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曾对这首诗的题目感到奇怪,觉得它那么长,有点累赘。唐诗中以"望××"(如《望庐山瀑布》等)或"赠××"(如《赠汪沦》等)为题的虽然很多,但将二者合为一个题目的,好像并不多见。作者为什么要将"望洞庭湖"和"赠张丞相"合在一块呢?  相似文献   

11.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的主旨,多解作干谒求进或表现隐者内心矛盾。而从洞庭母题所包含的秋、送别等涵义,“临渊羡鱼”之典下句“退而结网”的比拟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谦恭、平和、阁大的盛唐隐者情怀的诗,干谒与矛盾都非确解。  相似文献   

12.
莫俊峰 《读写月报》2022,(27):19-22
<正>如果按照时间顺序,把杜甫的一生简单地划分为青年时期、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那么《望岳》《春望》和《登岳阳楼》三首诗,就恰好能够表现出诗人的青年之志、中年之忧和老年之慨。教学时将这三首诗放到一起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就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杜甫坎坷的一生,进而了解杜甫积极用世的儒家思想和忧国忧民、以家国为重的高尚情怀,同时还能窥视时代的风云变幻给一代知识分子带来的深远影响。一、泰山:一览众山小的宏伟志向  相似文献   

13.
[原诗]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相似文献   

14.
杜甫《登岳阳楼》一首在修辞上很有特色。全诗如下。“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笔者试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此诗的修辞艺术。首先,诗人在词语的锤炼上颇具匠心,巧妙的词语锤炼增强诗的修辞效果。仅以动词的选用为例吧,如“吴楚东南坼”中的“坼”和“乾坤日夜浮”中的“浮”都用得极有韵味,一方面它形象地写出了洞  相似文献   

15.
如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其二)之于庐山瀑布,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也成为八百里洞庭湖袭貌传神的文字写真。当然,诗文以山水传情、山水借诗文传诵也是传统的审美所在、风雅所系,故而在众多山水诗中,山水以诗文名传、诗文以山水情生,在物与人的相互观照中,人与物各获其所需,各得其所是。  相似文献   

16.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的写作时间,几部新编唐诗选本有不同意见。《新编唐诗三百首》注为“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时张九龄正居相位。”;《唐诗鉴赏辞典》以为“开元二十一年”;霍松林先生主编的《唐诗探胜》一书所选的一篇文章中又说  相似文献   

17.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以下简称《望》)与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以下简称《上》)是新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新添篇目,一诗一文,都是“干谒”(乞求仕宦)的文字,但都不露“干谒”的俗相,特别是在结构行文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从动机背景看起笔。《望》诗由“八月湖水平”的“湖水”为突破口;《上》文以“辙生好为文”,然后提出文与“气”的关系:“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以此起笔,起势突兀,立意不凡。两篇均在开头避免  相似文献   

18.
许多诗人面对岳阳楼吐露心声.历古常新,至今广泛传诵的首推杜甫的五律《登岳阳楼》。现将它和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作一比较,以飨读。  相似文献   

19.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孟浩然山水诗的另类题材的佳作。全诗“体物写志”,表达了希望有人援引他入仕从政的理想。诗人托物抒怀,曲笔擒旨,于浩淼阔大、汹涌澎湃的自然之景中流露了心声。该诗含蓄委婉,独标风韵。诗人选取洞庭湖为切入点,首联描写洞庭湖全景。“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八月秋高气爽,浩阔无垠的湖水轻盈荡漾,烟波飘渺。远眺碧水蓝天,上下浑然。一个“混”字写尽了“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雄浑壮观,给人一种汪洋恣肆、海纳百川之感。颔联描写湖水声势。“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云梦泽水汽蒸腾,岳阳城受到洞庭湖波涛的摇撼。…  相似文献   

20.
黄庭坚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贬官涪州(今四川宜宾)别驾,安置黔州(今四川彭水),后徒戎州(今四川宜宾)。徽宗崇宁元年(1102)春蒙赦东归。当他途经巴陵(今湖南岳阳)时,冒雨登上岳阳楼,临眺气象万千的洞庭湖,一缕喜悦之情油然而生,遂凭栏吟就七绝两首: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滪关。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