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师》2017,(8)
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教师要注意牵情入境,引导学生从感知情境角度出发,对古诗词意境进行深度挖掘,以形成多重情感共鸣。教师要优化古诗词朗读形式、创新多元教学情境、升级课堂训练体系,有效激活学生情感思维,形成情境感知力量,全面提升学生古诗词学习的素质。  相似文献   

2.
陈海霞 《广西教育》2012,(13):24+38-24,38
学前班儿童一入小学大门就接触到一门重要学科——数学,他们带着无限好奇面对它。学生们爱上它、学好它,让它陪伴自己一生,这也是数学教师的最高追求。一、入情,让学生爱上数学一年级学生接触数学,大多是带着好奇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效教学越来越被从事教育的我们所重视。高效教学不但要重视课堂的高效率,更要重视课堂的高效益。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教学达标,还可以促进学生在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古诗,字字珠玑,空灵俊秀,情感丰富,其字里行间浸润着诗人的情致、思想和魂魄.教学时可从介绍背景入手,让学生把握基调;通过互文印证,增加诗文的厚度;引导字斟句酌,丰富想象,入境悟情;加强诵读,品味含意四个方面引导学生"悟情入境".这既是古诗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语文教师应追求的教学智慧.  相似文献   

5.
古诗,字字珠玑,空灵俊秀,情感丰富,其字里行间浸润着诗人的情致、思想和魂魄。教学时可从介绍背景入手,让学生把握基调;通过互文印证,增加诗文的厚度;引导字斟句酌,丰富想象,入境悟情;加强诵读,品味含意四个方面引导学生“悟情入境”。这既是古诗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语文教师应追求的教学智慧。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点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学生只有入情入境地朗读,才能在美好情感的氛围中,体味作者的感情,把握文章的脉搏,感受文意、文情和文境。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唤醒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情感自然而然地会被调动起来。因此,在语文课上,教师要巧妙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朗读情境,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感悟文本,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才能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感情朗读之中,有效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写美景的文章我们可以配乐朗读,如教学《草原》这一课的第一段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播放一段旋律优美舒缓的琵琶曲,引导学生边听边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我",正驰骋在广袤的草原上,让学生在这轻柔、抒情的音乐声中朗读,不但把握了作者情感,还提高了朗读水平,陶冶了情操。  相似文献   

7.
谢阿完 《考试周刊》2012,(75):40-40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古诗言志、传情、精炼、含蓄、形象而富有魅力。但因学生阅历尚浅,古诗时空跨度太大。语言风格与现在完全不同,故学生很难领会古诗的意境与情感。而今,《语文课程标准》在不同学段对古诗教学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小学教师应根据新课标,树立新理念,引导学生走进诗作的意境,激发情感的共鸣,体验诗人的情怀。一、了解背景。感悟诗情有人说:“诗不是锁在文句之内,而是进入历史空间里的一种交谈。”诚然.每位诗人都有他独特的生活背景及阅历,诗作便是其在特定环境下情感的喷发。教学时,让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启迪联想.可助其透过特定的历史背景体验蕴涵诗里的境界和情思,与诗人“情同此心,心同此理”。如教学龚自珍的《杂诗》时,先介绍清末王朝昏庸腐败、各国列强侵吞我国、百姓受苦受难、清官能人不被重用的情况,以激发学生的忧愤之情,继而说明:本诗是诗人面对无情现实.满怀悲愤辞官回家途中写下的。学生把握了诗人情愫,真切地感受“九州生气恃风雷”表达的憎恶黑暗现实、渴求社会变革之情。  相似文献   

8.
古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阶段目标"中更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段)。从上述表述可以看出课标对古诗词教学的重视。近日,笔者观摩了一次古诗专题教学比赛。为了学好古诗,执教者可谓想尽了办法。但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不容忽视.课堂上,如果教师能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恰如其分的情境.就能唤起学生的想像,给学生以愉悦,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点燃思考的火花,获得更有效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如何顺利完成这一阅读目标,显而易见,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林志平 《广西教育》2011,(16):48-48
文本对话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根据文本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情境,那么,学生与文本对话一定更精彩。一、启发想象,进入文本意境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相似文献   

12.
情意融融应该是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内在要素。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旁白、美美地读文和角色表演等途径创设情境,使课堂变成一个蕴含诗意和创造的天堂。这样学生就能入情入境、沉入文本,从而得到智慧的启迪、美的熏陶、情感的升华、创新的体验。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教材中的古诗或借景寄情,或叙事抒情,或托物言志,或用事寓理,无不情景相触,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古诗教学应想方设法,开辟多种渠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引导学生感知体会,入情入境,获得美的感染、情的熏陶,从而创造性地学习古诗。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受“重在考察学生的记诵与积累”教学评价的影响。古诗教学被边缘化,出现了重阅读轻古诗的不良倾向。古诗教学仅仅停留在“讲讲一抄抄一背背”这一层面上,原本意蕴隽永的古诗教学变为一种对学生的“惩罚”。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语文学习中朗读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这个良好的作用不断凸显出来。文章的意境是靠朗读来感受的,读能发现美,读能产生美,读能欣赏美,学生只有在读中悟义、悟情、悟理、  相似文献   

16.
学生阅读课文或朗读诗歌时,思维常常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语言文字之间编制成的浓厚感情,学生体会的寥寥无几或根本没有。即使能体会得到,也很难把这种感情渗透到文字中再表达出来。阅读教学怎样让学生入情入境呢?我在自己的实践中摸索总结了这样几种方法:展开想象,创设情境或氛围,交代背景,对比教学。  相似文献   

17.
王忠臣 《学周刊C版》2010,(6):117-118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新的课程标准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同时,向我们提出了大阅读的理念,强调阅读不只是在课内,还在课外,既要读有字书,还要读无字书。这就要求每位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努力拓宽语文课程资源,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把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堂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之间融合的语文资源体系,以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因此,在这样的理念下,我认为小学阅读教学应重视向课外延伸。  相似文献   

18.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第一场雪》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有机地渗透了美的教育。一、步入意境,感受美"雪中"这部分,作者写了冬雪之夜,万籁俱寂,但突然积雪压枝,发出了"咯吱"一声,打破了雪夜的宁静,突出了雪大的特点。教学时,我启发学生从雪的形态"大片大片""纷纷扬扬"、下雪的速度"一会儿白了"、声音"咯吱一声"几个方面体会雪大。然后,让学  相似文献   

19.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较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久远,这些都给小学生解读古诗、体味意境带来了困难,也增加了教学古诗的难度。聚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的确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陈红美 《成才之路》2012,(24):57-38
正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语文课的成败也不例外。入情入境地导入新课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甚至可以决定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实践已经证实,精彩的导语的确能够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一、入情导课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人类固有的心理活动,每位学生都具有一种情感潜意识。可想而知,一段充满激情的精彩导语能够以情激情,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