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正百年的光阴要算起来也很漫长,几乎就是人生的全部。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却只是短短的一瞬间。五四新文化运动距今已将百年,蔡元培、陈独秀、胡适之等一批有识之士当年风云际会,于中国的思想界、文化界掀起巨大的波澜。如今,风云人物早已尽归黄土,然而每每读着他们的故事,则鲜活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陈独秀先生是百年来一直颇有争议的人物,然而他揭橥新文化启蒙和五四运动的旗帜,作为我国最早的一批马克思主义宣传者和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其伟大功绩却是谁也抹煞不了的。毛泽东曾说陈  相似文献   

2.
3.
庄森 《新闻世界》2008,(5):54-54
20世纪初的北京大学令人敬佩,不是因为学术成就,而是因为倡导民主与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民主与科学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是文科学长陈独秀。而正是蔡元培,慧眼聘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由此创造了北京大学辉煌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这里公布两封狱中书信,写信的是三位于解放前夕被捕的中共党员、革命军人。在信中他们总结被捕经验,并对自己工作中的失误深感痛心,告诫同志们今后工作要小心,免遭敌人逮捕;同时他们还念念不忘在狱中坚持斗争,透露敌情,深信革命即将取得最后胜利。从信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所具有的无私奉献、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值此纪念建党八十周年之际,我们纪念所有那些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人们。档号D1-1655,选编者王慧青。  相似文献   

5.
在这里发表的,是15年前当时在新华社国內部任文教组长的资深编辑李耐因给几名普通记者的书信。作为当时收信人之一的我,把这些信珍藏至今,而且每读每有诸多感触。不久前征得写信人同意,将其中部分内容交新闻刊物发表。这样做,主要是出于以下几点心情: ——一个人的成长,要紧处往往就是几步,而遇  相似文献   

6.
钦鸿 《出版史料》2003,(3):34-39
1989年10月21日信钦鸿同志:来稿收到,今天中午我已用快信寄给楼适夷兄。您要的信(朱自清写给吴晗,吴晗写给我,在同一信纸上),我已复印,今寄奉。在您的文稿中,怎么又说到是由吴晗交给施蛰存转给我,不知有何根据?吴晗是直接和我通过几次信的,可惜那些信都给红卫兵取去了。  相似文献   

7.
近来,笔者因编撰<绍兴县馆藏商会档案集锦>,在浙江省绍兴县档案馆内惊喜地发现了蔡元培先生未曾发表过的四封私信,均用毛笔行书书写,其中三封均为亲笔.现分别抄录于后.  相似文献   

8.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先烈李大钊英勇就义94周年之际,笔者想到百年前的1921年9月3日,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曾为北京女高师学生苏梅(即苏雪林)、林宝权写了一封私人介绍信,嘱托挚友周太玄(四川成都人,"少年中同学会"会员,1919年赴法留学)在法国多多照顾自己的这两位学生.  相似文献   

9.
1984年12月6日信有昇先生文几: 奉到来信,甚感且愧。上周得进官同志电话,误以为庆浩先生已来京欲惠过,而适早有捷克及美国学者相约先后访谈,不能晋接嘉宾,正引为憾事。今知渠中旬方北上,兹定于十八日(星期二)下午二时半在舍恭候大驾。良晤不远, 即叩日安  相似文献   

10.
11.
我国建筑界泰斗,中国建筑大师陈植老先生百岁华诞庆贺活动时,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撰写了《百岁建筑大师陈植》纪念长文,刊登在上海建筑学会庆贺陈老百岁华诞专刊上,然而,谁知时隔不久……有一天早晨上班时,我刚走进现代建筑设计大厦大堂,就见许多人都围着看通告栏。我走上前一看,讣告:2002年3月20日凌晨陈植老先生仙逝。太突然了,我的心也突然加快了跳动,脑海里浮现起许许多多的陈老先生的往事。往事中印象最深的是五封书信。上世纪80年代修志高潮的时候,陈老已经是年已古稀的老人,他为了编写上海近代建筑史,先后给我写了五封书…  相似文献   

12.
听说我校(武汉理工大学)开展解密档案的休闲利用,一名清华大学的教授来到我校,希望能调看父亲罗世芬的档案资料,以对诞辰百年的父亲有进一步的了解。在查调档案的时候,我们意外地发现了一封1957年陈毅同志的亲笔书信,信是写给时任武汉市市长宋侃夫同志的。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3.
《新闻与成才》1996年第8期刊登的《军中名士李炳彦》一文中,提到了李炳彦编辑扶持帮助我的一些事情C该文发表后,有些同志关心当时的细节,问我能否补充写一写。我说细节当然有,譬如我当战士时,李炳彦编辑曾多次写信鼓励我、帮助我,这件“小事”就是使我刻骨铭心、不能忘怀的。讲“细节”不能离开说“背景”。80年代的整整10年,是《解放军报》“学军事”(以后改为“军事论坛”)副刊的“火红的年代”。主要是在曾光军、李炳彦等老编辑的具体经营下,这个副刊办得充满生气,几乎篇篇文章都跃动着时代激情,洋溢着探索精神,吸引、感…  相似文献   

14.
《张元济蔡元培来往书信集》共收信函一百八十有九件,其中张元济致蔡元培八十有二,而蔡元培致张元济仅得四十九。这里搜集到的书札始于一九○七(张致蔡),终于一九三九(蔡致张),即蔡在港辞世前一年。张蔡交往长逾半个世纪;他们之间的往还书简,绝不止此数,但几经世变,能保存如此之多的真迹,已是难能可贵了。保藏这些珍贵的文化史料,全赖张蔡两家可敬的亲属,现今他们又慨允照原件影印,将这些精神财富公诸于世,实在可感。展读哲人书简,不禁浮想联翩。文如其人,朴实无华,却显得十分真诚亲切。大部分  相似文献   

15.
2019年4月至5月,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百年器象”展览展出了三封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致米凯莱·贝索书信的原件。这三封书信分别写于1909年11月17日、1921年5月28日和1952年3月6日,反映了爱因斯坦早年、壮年和暮年的科学活动与社会活动。本文考察了这三封书信的文本与刊布情况,根据德语原文对这些书信进行了考订和重译,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爱因斯坦与贝索的交往、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的影响、爱因斯坦与科学仪器等中国观众感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曹仕力 《湖北档案》2022,(11):10-11
<正>2021年7月22日,两位从陕西省前来湖北阳新寻找白振江烈士档案资料的亲属,向阳新县档案馆捐赠了部分白振江烈士相关历史资料,其中有两封1956年时任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给陕西省民政厅的书信,引起了在场工作人员的高度关注。正是这两封书信以及其他有关材料的证明,为陕西省民政厅追认白振江为革命烈士提供了详实依据。同时,也讲述了1929年12月发生在湖北,被周恩来同志誉为模范的“大冶兵暴”中,优秀共产党人、革命烈士白振江鲜为人知的革命事迹。  相似文献   

17.
正当日汪为伪政府的成立加紧活动时,重庆国民政府为阻止其活动也进行了许多公开或秘密工作,行政院孔祥熙官邸系统的工作人员杨云史当时曾被派往吴佩孚身边工作,在他给侄儿杨佛士的这封信中,谈了当时日伪对吴的活动情况,对研究吴佩孚的个人生平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陈云曾说过:"粮食定,天下定,粮食紧,市场紧。"上海解放后,共产党接收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百废待兴,百业待举,而粮食问题则是重中之重。上海不法资本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操纵粮食市场,囤积居奇,企图以此挑战新政权。在他们的操纵下,1949年夏季,上海的粮食价格大幅度上过  相似文献   

19.
近日在查阅文献资料时,发现了曾国藩致琴西的两封亲笔信件。这两封书信,收录在河北大学图书馆珍藏的《国朝名人笔墨》(登录号为560106)中,一并收入的还有曾国荃、李鸿章、李瀚章、宋士骧等人的十封信件。《国朝名人笔墨》为独家收藏,鲜为人知,具有史料研究价值和名人墨迹的欣赏价值。洪汝奎(1824—1886),字琴西,安徽泾县(或湖北汉阳)人,道光二十  相似文献   

20.
关于陈独秀晚年与托派论争的几个文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面公布的中国托派(当时称“中国共产主义同盟”)中央关于陈独秀的几个档案文件,原载于当时托派出版的内部油印小册子和机关报。1980年(托洛茨基死后40丰)开放的美国胡佛大学保存的托洛茨基档案中亦有收藏。它反映了陈独秀晚年(1937——1942年)与托派中央领导集团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论战情况,具有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特公布以飨读者。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唐宝林选编整理。一、我们对于独秀同志的意见我们对于D.S同志的意见,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点:(1)D.S.公开直称他‘与任何党派没有关系.’这是完全采取了馆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