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佛教,这种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工具,在西汉末年就已传入中国.它一开始就受到统治阶级的欢迎.东汉初年,统治阶级的当权者,更派人去天竺(印度)学习佛经.但是,由于两汉时期正值儒学"独尊",所以佛教这种外来宗教,仍处于"世人学士多讥毁之"的困境之中.当时统治阶级的主要力量还是用在加强儒学的统治地位上,而对于佛教并没有用过多的力量加以提倡.如在东汉时期的太学生和儒林之中就很少有信奉佛教的,东汉朝廷还下令不许一般人民出家作僧尼,一直到东汉后期,信奉佛教的人还多是那些希图托庇于神灵以维持其统治或假借宗教进行自我陶醉的宫廷贵族和少数官僚地主分子.  相似文献   

2.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人我国,之所以被社会所接受,为统治阶级认可,让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崇拜信仰,是因为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社会性教化价值与和谐社会生活的积极作用。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也应当重视佛教的价值,发挥佛教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认为法是人的意志的反映,并且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法从来不反映被统治阶级的意志;同时,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只能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或共同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中少数人或某个人的意志,也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意志的简单相加。  相似文献   

4.
从历史演进论佛教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我国,经魏晋至隋唐始臻极盛。由于佛教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文化结构与中国不同,要在中国立足,必须经过一定的改造和更新,这就是佛教的中国化问题。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魏晋时期,佛学依附于玄学,经南北朝才独立发展,到隋唐才完成了中国化。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仍有讨论的余地。 佛教传入中国,必不可免地与中国固有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相抵触,其中主要是儒家思想及其变种。从秦始皇“以吏为师”确立法家的地位,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汉经学的兴衰,到魏晋玄学的流行,其间经隋唐佛学,到宋明理学,明显地呈现出一种运动变化的系列。隋唐之际佛教独步青云,也不是偶然的,只是这运动中的一环。只有这样考虑才能完整说明佛教中国化问题。 一、从兴佛与毁佛看佛教中国化 佛教是否中国化,关键就是看它是否适应中国封建社会发生发展的状况。佛教的兴起,首先是统治阶级提倡的结果,然而佛教的发展,又和统治阶级构成矛盾,因而时常遭到禁断。  相似文献   

5.
《西厢记》在评击封建礼教、主张青年男女婚姻自主的同时,对佛教亦进行了嘲讽与揭露,王实甫在揭露佛教的虚伪、批判佛教的反动时,采用了先扬后抑手法,极力渲染众僧不守规戒的丑陋行为,细致深刻描摹崔张在普救寺偶然邂逅、春情萌动、往来传情、深夜好合到最后两个结婚等诸多故事情节。  相似文献   

6.
唐朝前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有五:隋末农民战争的冲击;统治阶级重视农业生产,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统治阶级善于用人和纳谏,采取有利于发展的策略;国家的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加强对外交流贸易,促进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7.
本论述了近现代泰国佛教的世俗化趋向:是佛教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日益密切,日趋政治化;二是佛教教育逐渐现代化;三是佛教内部改革运动不断掀起,力求建立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佛教是在近代科学主义流行的历史时期步入复兴之路的。近代中国佛教界关于佛教与科学的关系有以下一些基本看法:佛教重视科学;佛法不违背科学;佛法可以与科学互补;佛法高于科学;佛教非宗教非哲学。这些观点反映了佛教与西方一神教的差异,但基于时代的原因,当时的佛教界尚不能认清科学现象和科学精神的区别。中国佛教接受了科学主义的洗礼未必是坏事,但现代人间佛教还必须从科学主义的阴影中走出来,才有可能找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孟子与柏拉图是同时代思想家,他们的分工思想极为相似,二者都强调了分工的必要性,论述了分工的效益;都很重视商品交换,并对商品价值价格理论有所认识;都将社会成员按其职业分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但二者命运却极不相同,其中原因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0.
佛教的中国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具有重大意义,它催生了与儒、道鼎立的中国佛教,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和世道人心。西汉至西晋的输入传播是佛教中国化的开端,其主要活动是翻译佛经、讲习经义:东晋十六国至南北朝是中国佛教的成长发展期,连续出现了中国佛教的两个信仰高潮;隋唐时代是中国佛教的成熟繁荣期,八宗争鸣,竞放异彩,而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的佛教宗派;五代以降是中国佛教的退潮延续期,佛教的中国化至此定型。  相似文献   

11.
唐代虐婢故事中的宗教观念经历了极为显著的变化。婢女强魂难抑,执意对施虐者索命,体现出中古时期的厉鬼信仰。这些亡婢魂魄在他界喊出了女性的声音,这样的女性声音在南北朝时期遭到佛教救赎的消解后一度处于失语的境地。入唐以后虐婢故事极力否定了佛教的救赎功能,很大程度受了统治阶级在民间层面大肆打击佛教的影响。与此同时,超越一切宗教救赎的主宰"上帝"在虐婢故事中出现。"上帝"的出现首先与唐代郊祀仪式之争中昊天上帝成为主神有关;另一方面,"上帝"出现使得亡魂索报否定佛教向施虐者索命有了合法的理由。女性声音是妇女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在中国历史中,与女性有关的材料为数不多,若有女性自身之声音已属可贵,但是女性声音也并非尽然是心声之流露,这为妇女史的研究带来了限制。唐代虐婢故事是女性声音在他界发露的一个例子,女性本有的发声诉求经历了短暂的失语过程后,却发出了更加响亮的声音,这只能在他界的层面上得到释放。  相似文献   

12.
近代文人的忧患意识是由于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和民族矛盾日益加深而诱发的。这种忧患意识具有历史的两重性。对内而言,文人们忧虑清王朝统治发发可危,他们通过作品反映社会的种种腐败现象和民生疾苦,还通过建言上策为统治阶级出谋划策;也常常以实际行动来强化封建统治。对外而言,近代文人们反对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极力主张捍卫祖国的领土主权完整,不满清廷妥协退让的外交政策。在列强挑起战争时,文人们大多是主战派。忧患意识属于一种社会阶层意识。它源于道义上的责任感,同时又显示了某种人格力量。这主要体现在他们的“以道为任”的韧性与勇气方面。  相似文献   

13.
重视历史学的社会功能绮骅在《当代思潮》1996年第3期撰文指出,现在一些人是两个宽容、两个苛求:一是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者传播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作用极力夸大,对它们的罪恶极力缩小,给予宽容;对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的意义却极力贬低,对其缺点加以苛...  相似文献   

14.
公元前后的国际环境对佛教传入中国极为有利,这些有利条件包括:频繁往来的世界性贸易的开展;统治者对佛教强有力的推行和保护;中外交通道路的通畅,这些都是佛教在中国初传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章炳麟曾著有大量研究佛学的文章。他对佛学十分服膺,认为佛学具有无神论的特点,而且与哲学和儒学相沟通。他对佛学理论有深入的研究和阐释,尤其在对法相宗的研究中见解独到,造诣颇深;他评价佛教流派,倡言宗教改革;考证大乘源流,梳理佛教学说;他称赞佛教,认为其对革命党人会起到精神上的鼓舞作用,但又不沉溺于佛经,在思想上并未受到佛教的束缚。因此,他对佛教的研究态度和方法是理性主义的,他的研究成果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真心诚意地在中国呼唤社会主义,却又极力预防社会主义革命;他在中国极力筹谋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却又设身处地设计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措施;他真心同情劳工阶级,又反对无产阶级成为未来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他高度评价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人类的贡献,却又明确反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学说,极力反对用阶级斗争的手段达到社会主义的目的。深入分析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矛盾性,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孙中山思想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佛教认为:宇宙万物的本质是无是空,人也是如此,唯有灵魂不灭。佛教宣传人生皆苦,今生今世无有幸福,幸福只存在于彼岸世界,而彼岸幸福是因果报应的结果。人们必须忍受一切苦难,消灭肉体自我,经过一世又一世的转世轮回而最终成佛。这样,佛教否定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泯灭了人们对今生今世幸福的追求,使人们成为它的精神奴隶,客观上充当了统治阶级统治人们的帮凶。  相似文献   

18.
张拭对佛教的认知、理解和评价主要表现在对佛教影响状况的评论和对佛教教义异干儒学方面的深刻揭示。张拭认为,识得“天命”与否,是佛教与儒学的根本性差异,也是佛教与儒学其它差异的基础;而学者之所以陷干佛教而不自知,就在干没有培植起儒学本根,因而提出“反经”和“固本”作为消除佛教影响的策略。与宋代其他儒者一样,张拭亦存在对佛教误读之情形。  相似文献   

19.
公元6世纪,佛教传入日本,作为体系完备的宗教信仰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建立和巩固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思想。早期佛教经历了四个阶段:初传日本受到排斥;推古朝时期受到圣德太子的扶植,三论宗与成实宗在此时传入;大化改新后异常兴隆,法相宗和俱舍宗传入;奈良时期臻于鼎盛,华严宗和律宗传入。奈良末期,佛教由盛转衰;平安时期,政教分离。早期佛教具有政治佛教和神佛习和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佛教高僧在道业圆满后,有的采取烈火焚身,以求尽快解脱,这就是所谓舍报。舍报这一宗教行为,从源头上看,是受耆那教的影响;从佛教的经典上看,与《法华经》有关,属《法华经》的早期信仰形态;从中国佛教的宗派看,与天台宗有关,这与天台宗依《法华经》立宗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