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朝闻的《审美心态》一书(以下简称《心态》),是他继《审美谈》之后的又一力作。两部书都标志着他的美学思想的新发展。特别是《心态》一书,比过去更为清晰地显示出他的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对于了解王朝闻美学的特殊贡献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他是个学新闻的导演、爱刷微博的导演,爱逼演员喝酒的导演。从最早的警匪连续剧《征服》到电影《风声》,再到《西风烈》,以及最近的《神探亨特张》,据说他的电影、电视剧是黑社会入道必看。他还拍了《东京审判》,大历史厚重起来,似乎有点出"格"。再拍了《一场风花  相似文献   

3.
成放 《新闻实践》2011,(3):74-76
明星的畅销书我是不买的,但白岩松是个例外。十年前购了他一本《痛并快乐着》,断断续续看完后,就建立了一种信任:他出的书必购无疑。以后就陆续买了《岩松看日本》、《幸福了吗?》。他的《岩松看美国》、《岩松看台湾》却失之交臂,只能待机再补。  相似文献   

4.
郑玄《春秋》学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玄是东汉的大儒。他学贯今古,遍注群经,为一代学者所宗仰。清代汉学复兴,郑玄更成了人们崇拜的偶像。但前人对于郑玄的研究,多集中在他的《礼》学及《诗经》学,有时也谈到他注的《论语》、《周易》及《尚书》,而对于他的《春秋》学,则很少有人涉及。本文打算在这一方面做些探索,试图勾勒出郑玄《春秋》学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5.
公木先生是我敬仰的老师。他既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学者,也是一个思想深邃的哲学家。他不但创作了大量的喷着火一般激情的诗词,而且撰写出一部部充满哲人之思的学术著作。他的自选诗集《我爱》热情执著,他的《中国诗歌史论》议论风发,他的《老子说解》论述精辟,读后都使我赞叹不已。但是使我更为  相似文献   

6.
丑闻,绯闻     
他死的时候只有23岁。他叫朱玮钦,台湾省高雄县桥头乡人,笔名叫蓝玉湖,1990至1991年,他出了五本书,《郁卒》《蔷薇刑》《相爱的肩膀》《爱人》《狂徒的袖》,都已经绝版了吧。据说《蔷薇刑》  相似文献   

7.
迈克尔·温德洛夫是美国纽约大学商业研究院的研究生,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该院。美国八月十五日《出版商周刊》刊载了他的硕士论文的主要内容,题目是《关于出版社如何决定出哪本  相似文献   

8.
他(阎连科)在创作之路上"糊涂"地前行,也许正是他在创作中不断超越自己的秘密。作家阎连科从事文学创作30年以来,出版的每一部长篇小说,如《丁庄梦》《受活》《日光流连》《风雅颂》等,都会引发强烈的社会关注。他的作品关注底层人物的命运,直指社会现实,体现出强烈的反思精神和人本主义情怀。新作《写作最难是糊涂》,集中系统  相似文献   

9.
陈力丹 《青年记者》2012,(36):90-91
辜晓进是以《走进美国大报》在我国新闻传播学界闻名的,那时他是新闻传播业界的一员,后来他还有不少著作出版,但这本书是奠基之作。现在他转到新闻传播学界,再出新著《当代中外新闻传媒》,值得祝贺。这部书稿与传统的外国新闻史、中国新闻史的  相似文献   

10.
唐红波 《新闻三昧》2006,(12):54-56
戈公振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著名的报人,是一位集记者、学者、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的爱国知识分子。他的多重“角色”均以新闻为轴心,“与新闻事业相始终”(于佑任语)。戈公振一生编辑和创办了《东台日报》、《时报》、《图画时报》、《申报》等主要报刊,曾先后在上海的国民大学、南方大学、复旦大学等高等学校新闻系任教。他的译著《新闻学撮要》和《新闻学》、《中国报学史》等专著是中国最早的新闻学著作。特别是《中国报学史》被公认为中国新闻史研究方面的奠基之作。他还于1927年和1932年前后两次出国考察,总结出《世界报业考察记》、…  相似文献   

11.
名刊要览     
(3月3日)最后一位影星美国《时代》凭借执导并担纲主演的电影《迈克尔·克莱顿》,乔治·克鲁尼再次成为了今年奥斯卡奖的红人,而他在名利面前表现出的超然轻松态度,更让他身上映射出昔日好莱坞影星的迷人光茫。  相似文献   

12.
陈昊 《今传媒》2013,(6):101-102
鲁迅先生是现代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开拓者和倡导者,他对《域外小说集》、《呐喊》、《北平笺谱》等书的装帧设计,推动了现代中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一批书籍装帧设计大家。但是,他的重要性绝不仅仅是所留下的几十本书籍刊物的装帧设计。更重要的是,他在设计中所体现出的那种民族性、拿来主义和大胆创新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3.
邵飘萍是我国五四运动前后和第一次大革命时期著名的进步报人.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他锻炼出了非凡的发现和判断有价值的新闻的能力,炼出了一手过硬的采访本领。他在任《汉民日报》主编、《申报》驻京特派员、代理《甲寅》馆务、《京报》社长兼总编辑期间,曾采访发布了许多引起全社会关注,轰动一时的内幕新闻,人们称他是采访独家新闻的大家。邵飘萍认为,新闻记者要密切注视时局的风云变化,作到“其脑筋无时休息,其耳目随时警备,网罗世间一切事物而待其变”,随时捕捉重大的新闻  相似文献   

14.
李莉 《大观周刊》2012,(22):18-18
史铁生是当代文坛上富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本文旨在对他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和《我的丁一之旅》所体现出的爱情观作分析,具体包括爱情是孤独的证明,爱情要专一、爱情是对人类残疾的拯救三个方面。他的爱情观是一种形而上的思考,他对爱情作出了完美的解析。  相似文献   

15.
名艺评论家肖云儒读《原野》(健涛、郗居正)后,写了一篇《原野上,好大一棵树》(《新闻知识》2003年第11期)。他根据《陕西日报》高级记原野的新闻实践,总结出原野是“重量级记”,写“重最级稿件”,表现出“重量级人格”,其秘笈足因为他仃双让人大开眼界的“新闻眼”,精力过人的“新闻  相似文献   

16.
一冯福宽个性内向,少言寡语,见了面总是和蔼地点点头,平时很少和人开玩笑,从不在人前表白自己。从二十多岁到五十多岁,许多人和他同在一个大院工作,只知他是一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编辑,而不太清楚他在事业上有着突出的贡献。近年来,冯福宽陆续出版了一些著作,有《回坊风情录》、《艰难的脚步》、《秦坊见闻录》、《穆斯林之歌》、《黄土魂》、《山花赋》(合集)、《中国·陕西回族穆斯林》、《消逝在声音里的青春》等。每出一本,他都送来,认真写上我和老伴的名字,并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7.
大师的失误     
2001年2月18日,清华90周年大庆前夕,季羡林先生满怀深情写下了《清新俊逸清华园》一文,回顾了当年入学考试的作文题。他说:"清华出的是《梦游清华园记》。  相似文献   

18.
其实只要看看这些题目就知道他要表达些什么了,《正午的喀什》、《日出天山外》、《凝固火焰》、《音乐履历》、《夏台之恋》、《大坂》、《顶峰》……张承志真是一个绘画天才,他用一行行简单而又再熟悉不过的方块字就画出了那么多画家绝对画不出来的新疆。他骑着他精神的黑骏马从内蒙的草原驰骋而来,跨过他生命的黄土高原,执著、真诚而又从容地驰进了新疆的血液并轻而易举地深入了它的骨髓。  相似文献   

19.
老新闻工作者冯英子同志年已古稀,他学习和工作的劲头,却不减当年。 1932年,他参加了新闻工作。1937年,经范长江同志推荐,担任《大公报》战地记者。抗日战争期间,他在报界当过记者、编辑、主笔、经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党中有人要给他参谋街头,聘他担任《民国日报》主编和《和平日报》经理,他都谢绝了。最后,他毅然去香港,在夏衍主办的《周末》报工作。1953年回上海后,先在《新闻报》后调《新民晚报》工作。他擅长写通讯,也擅长写杂文。前几年,他参加全国记协组织的“长江行”采访活动,写了一系列生动的通讯,汇集出  相似文献   

20.
王少华 《档案》2014,(3):18-20
正关汉卿是元曲集大成的作家①,他以自己的辛勤劳动,为我们写下了60多种杂剧,现存18种,而且其中还有残缺不全的。但就这仅存的十几种杂剧,已足以看出他的巨大成就。悲剧如《窦娥冤》、喜剧如《救风尘》、爱情剧如《拜月亭》、史剧如《关大王单刀会》等。《录鬼薄》与《元刊杂剧三十种》著录本剧剧名为《关大王单刀会》,《脉望馆抄校本古今杂剧》本作《关大王独赴单刀会》。王季思先生主编的《全元戏曲》②是以脉望馆本为底本,其他各种版本作为参校。《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是一出历史剧,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