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是人的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有主体性的人需要主体性教育来培养。因此,弘扬、培育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理应成为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然而,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对人的主体性重视不够。在德育过程中,仅仅把学生看作一个“单向的、被教育、被塑造”的客体。这主要表现在:   ——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起点设置不当,脱离学生的年龄、心理实际,脱离学生的知识、思维和意识发展水平,将学生成人化。采取高调宣讲、单向灌输的方法,无法有效地为学生认同,…  相似文献   

2.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突出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与以物为本的发展观相对立的。与资本主义“以物为本”的社会形态截然相反,社会主义是以人民为本位、以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社会形态,把发展建立在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生产的基础上。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历史必然地具有至上的地位和至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能力主体与时间本位:新主体性的两重断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下中国哲学诗学应该重视主体性的建设,这不仅是回应当下西方重建主体性的前沿性学术追求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弥补中国历史上特别是近10多年来主体性精神严重缺失、构建当代中国人诗意性生存的需要。当下中国主体性的具体内容应该是“新”的。新主体性应充分重视欲望;但欲望的对象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直接构建主体性的核心因素。新时代的主体应该是能力主体。能力可以包容、超越欲望,可以在主体性的核心层面定位。新主体性应在坚持传统的时空一体性的基础上,突出时间的主导性与合目的性,把传统生存论的“空时”建构倒转为今日的“时空”建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有新的大发展,这是现时代的大趋势。文章认为,要实现这种发展,需要根据哲学的内在逻辑和时代精神转变研究角度,把握研究重心,从哲学思维方式、哲学认识的座标上来一番根本的改变。文章指出,哲学的发展经历了本体论哲学、认识论哲学、实践论哲学等不同形态之后,现在开始进入人的哲学的新阶段。这是全部哲学发展合乎逻辑的结果,也是当代社会现代化建设和科学技术革命在哲学中的表现。文章强调,所谓人的哲学,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地说,当代哲学就应当是人的哲学,质言之,人的哲学是哲学的当代新形态。构建这种哲学体系,这是我们的理想。狭义的人的哲学,是关于人的问题的哲学思考,是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从哲学的层次,揭示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一般特性和规律,进一步探讨如何发挥和提高人的主体性,使人的活动既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也符合人的目的和美的规律,创造一个真、善、美的世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文章最后提出,这种人的哲学可以相对划分为“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人的发展” 三个组成部分进行研究。研究人的哲学是我们当前的迫切任务,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发展的起点。  相似文献   

5.
教育与人的主体性发展——新主体教育论纲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现代教育归根结底是建立在二元论主体哲学和技术理性的基础之上的 ,这种教育造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完整的自我的三重支离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必然性。要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和技术理性的樊篱 ,需要运用整体有机论的视野重新建构人的主体价值 ,把主体性理解为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内在统一 ,由此确立起哲学和人类生活中的“新主体性原则”。指向于“新主体”的生成、内化了“新主体性原则”的教育即是“新主体教育” ,追求“新主体教育”是建构教育中之时代精神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6.
当代人文精神的特征和形成方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代人文精神是以人本世界观为核心的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以人的整体、全面、长远和根本利益为最高价值和终极关怀的态度和追求。人文精神既有历史普遍性,也有明显的时代特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都是人类普遍追求的主体性精神,它们的和谐发展是人类的福祉。科学发展观体现的是广义的科学精神,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和终极关怀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也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不同人群、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和谐发展的全面和谐发展观。强势平衡、信仰先行、楷模示范是当代人文精神形成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7.
主体间性是当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教育应把握哲学的变革方向,把主体间性作为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在交往哲学的视角下反恩现代教育,教育要承认和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以主体间性为价值追求.由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是教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8.
关于主体性德育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现代教育是与现代社会相对应的。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教育必须把培养人的主体性作为根本目标。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个体主体性的培养,是一种主体性教育。这也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工具性教育的根本特征。主体性德育正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的逐步确立和社会发展的强烈呼唤中成为了当代德育的重要课题。一从根本上说来,人的主体性是一个哲学概念。人们大多倾向于这样一个原则,即必须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中来界定主体与主体性。这个共同的出发点也引发出另一个看法:即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  相似文献   

9.
形成、发挥和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是近代教育的主题,也是教育技术的主题。学生的主体性在什么样的教学结构中形成、发挥和提升的问题不仅是建构、推演教育技术理论的“原点”,也是当代教育哲学关注的焦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虽然前者把学生当作客体,后者把学生当作主体,但是其教育哲学的思维范式是一致的——“主体—客体”思维范式。在这一思维范式的引领下,虽然把学生作为主体来形成,但是又把学生作为客体来认识,认识到的是学生客体发展的规律而不是学生主体的发展规律。学生的主体性应该在“主体间”思维范式的引领下,在“主体—主导”教学结构中形成、发挥和提升。因此,教育技术的理论建构必须以合适技术支持的“主体—主导”教学结构为基点进行拓展和丰富。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是一个过程,是流动的现代性。纵观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挫折,但不管是在实践方面还是在理论方面,以发展哲学的角度看,从革命的发展观、改革开放的发展观、努力建设执政党的发展观,到今天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不仅突出地显示着哲学逻辑的延伸和现代性的强烈要求,而且充分地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忠实于实践的气魄、智慧与追求,当然,这更集中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发展的成熟与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1.
“人为自然立法”是最能体现康德哲学反对机械认识论,重视人的主体能动作用的一个命题。人是一个自觉、自主、能动、创造的主体性的存在,是其认识论中一个主要结论。康德考察说明,认识是人作为主体的一种能动活动,而不是人的被动接受;人的主体性的本质特征之一就在于它能够超越“经验自我”的狭隘性而获得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知识;理性的职责不是给人类提供“现成的真理体系”,而在于不断地从理论上探求人类知识也即认识能力本身的发展条件,不断批判任何企图把人类现有知识凝固化的观点和作法,从而促使人不断追求完善;追求合理性既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也是人作为认识主体而存在的最高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以“三个有利于”,特别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的,以追求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内涵,揭示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本质,架构了中国发展分三步走,东西部协调发展,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蓝图。邓小平的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的科学发展观。蕴涵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以“三个有利于”,特别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的,以追求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内涵,揭示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本质,架构了中国发展分三步走,东西部协调发展,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蓝图。邓小平的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的科学发展观。蕴涵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4.
和谐作为哲学概念,是一个关系范畴。和谐社会是一个包含多方面关系和谐的社会状态。从人类本性上说,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马克思把人类千百年来所追求的“和谐社会”,提高到与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可分割的理论高度,从而在真正的意义上提出了“和谐社会”。总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其深层意蕴就在于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略论主体性哲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80年代开始,主体性哲学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的一股强大的思潮或思想运动。从广义上把主体性哲学理解为以主客关系式的思维方式来把握人与世界的总体性关系的哲学,是以主体视角观照客体世界的变革哲学。主体性哲学的人学意蕴:一方面,它为中国的市场经济塑造现代人;另一方面,它充分体现了哲学对人之生存、人之发展深切关注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健全人格的课程目标观 人格教育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它“以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观,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人的身心诸因素的和谐发展,还意味着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和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把学生视为“完整”的人,把“探究性”、“创造性”等视为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视为人的完整个性的有机组成部分,追求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谦 《教学与研究》2005,1(6):40-45
当代发展观经过了由"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后者把一切人的最大化的全面发展视为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和终极目标.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哲学根据.要理解这一点,必须在理论上完整准确地理解唯物史观的出发点,要完整准确把握物质生产活动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现代经济发展理论的重新思考 发展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传统发展观基本上是一种“工业化实现观”,它以工业增长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标志,把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和由此产生的工业文明当作是现代化实现的标志。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一发展观表现为对国民生产总值(GNP)对高速增长目标的热烈追求。这种单纯片面追求GNP增长的发展战略所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是:环境急剧恶化,资源日趋短缺,人  相似文献   

19.
别尔嘉耶夫的历史哲学是在宗教哲学视野内对人自身发展历史的阐释,因而在本质上具有形而上学的特征。他把人类历史从根本上理解为精神史,是人的自由精神堕落的历史,是人的自我拯救的历史,历史中人的命运是悲剧性的,因而历史的全部意义都在于终结。别尔嘉耶夫的历史哲学以宗教的话语方式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背景下人的文化危机以及摆脱这种危机进行了阐释,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批判和对人自由精神的价值追求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的一些同志在探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境遇问题时,提出了哲学“陷入危机”的观点。有的文章甚至断言这种观点是哲学界的“共识”或“不争之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境遇是历史性发展,而不是“陷入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