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胡彩红  蒋骊 《上海教育》2014,(4):129-129
参照著名的“蓝海战略”思想,长宁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在寻求差异化的过程中明确课程的基本定位,努力实现课程创新,建设特殊教育的校外教育课程。目前普通学生除了学校的课程学习之外,还可以通过少年宫少科站等校外机构加强和学习其他课程,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相对而言,特殊学生除了特教学校的课程学习之外缺少类似的校外教育机构课程。因此,长宁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针对特殊学生的特殊学习需求,拾遗补缺,开发了一种具有蓝海意义的特殊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2.
成年礼是世界上很多民族史前时期都普遍存在过的习俗,受礼者要在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中接受各种严峻考验,然后才能被接纳为民族的正式成员。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小说《妈妈走了》可从文学人类学的角度,运用原型批评方法进行解读。主人公尼基在母亲遇害后一年间的经历,构成了一个"不成熟——考验——成年"的情节框架,它与远古的成年仪式在深层意蕴方面相契合,两者有着同构关系,尼基的精神蜕变过程恰似经历了一场象征性的成年礼仪式。  相似文献   

3.
孔老夫子提出“克己复礼”,“礼义”作为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两千多年,中国因此而成为“文明礼仪之邦”,讲文明、重礼仪、和善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荀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即人以礼为重,无礼无立,人若无立,如何去走向社会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故此,人一定要知礼,懂礼,守礼。自 2016 年起,张鹏飞校长提倡以“礼仪特色创建为核心”打造学校特色品牌,提出创建要求和目标,几年来,我校结合高中学生年龄特点和教育教学工作实际,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围绕“明礼、守礼、行礼”,在注重常规礼仪特色创建的同时,积极开展文明礼仪系列教育和主题活动,大型成年礼活动是高中生主题活动的“必修课”之一。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特殊教育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本文重点介绍了日本特殊教育的一种形式,即特殊班。在日本,选择在普通中小学建立的特殊班里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占残疾儿童、少年总人数50%以上。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在普通校建立特殊班不仅可行,而且有许多长处。本文从促进残疾儿童、少年的发展、推进特殊教育研究等方面总结了七大长处,并指出今后应进一步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奇勇 《山东教育》2014,(11):64-64
面对特殊儿童,我们的内心总是充满了复杂的感情。他们小小年纪身体就有残疾,诸如失明、失聪、肢残甚至脑瘫等,生活在黑暗或无声的世界,人生还没有开始就已经残缺不全。我们心痛、难过、怜惜、同情,为他们的未来担忧。  相似文献   

6.
人们在掌握语言的过程中,接受性的语言能力(即听、读能力)的发展总是先于表达性语言能力(即说、写能力)的发展。说和写的能力只有在大量听和读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发展起来。语言学习规律决定了,在没有大量听觉和视觉的感性体验的情况下,英语的交际能力无从谈起。新课程标准把迅速提高青少年信息素养作为渗透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用英语快速收集信息的意识与能力已成为当代公民的必备素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数学分析课的导入内容,一些高中学生熟悉的例子出发.初步说明三个问题:第一,微积分研究的是什么样的问题;第二,使用什么样的方法;第三,同初等数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8.
从国外特教对象的演变看我国特殊教育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世界特殊教育经历了从思想到实践的过程;中国特殊教育经历了从照搬到创新的过程.特殊教育对象也在不断分化,最终形成了特殊需要儿童的概念,这就要求实施全纳教育,满足所有儿童的教育需要.当代特殊教育对象演变趋势表现为以学习障碍儿童教育为重点;重视超常儿童教育;加强生计教育;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开展全方位的一体化教育服务.通过对特殊教育对象演变的分析,对中国特殊教育改革的启示为努力扩大特殊教育对象;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提供生计教育;进一步发展超常儿童教育;正确认识一体化项目中的特殊儿童;改革师资培训制度;做好特殊儿童家长工作.  相似文献   

9.
道德教育:一种超越   总被引:72,自引:0,他引:72  
道德教育:一种超越南京师范大学鲁洁“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是可以凭着自己高尚的品质,超越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路。现在大家为了电冰箱、汽车、房子而奔波、追逐、竞争,这是我们时代的特征。但是也还有不少人,他们不追求物质的东西,他们追求理...  相似文献   

10.
戈向红 《江苏教育》2008,(14):24-24
一、构建以意义理解为前提的单词教学体系 在外语教学中,学生只有在真实的言语情景或模拟情景中才能更好地组织思维,理解具体情景中所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触景生情,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从而促进外语学习,培养运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因此,我们特别要创设情景来促进理解和运用英语,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中央教科所的孟万金博士倡导的大特殊教育观,不断改变着特殊教育工作者的观念,认为人人都有特殊需要,人人都需要特殊教育。正是基于这个观念,本文提到的拔毛症,也应进入特殊教育的视野,给予患者关注、施爱、教育与干预。  相似文献   

14.
身体是教育得以发生和延展的本体性基质,脱离人之整全性身体,教育便无从谈起。特殊教育是基于身体多元情状需求以促进主体意义建构的伦理实践活动,在与身体生长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残疾情状相遇时,彰显出关怀生命本真的伦理意蕴。通过考究身体与残疾的概念及身体哲学的流变,发现人之整全性身体深陷理性主义哲学传统中灵肉二元对立的窠臼,致使包含残疾在内的身体情状在特殊教育中的存在价值日渐式微,教育场域中对残疾身体的界定与诊断、教育安置及教育教学皆被生理化处置而沦为一种概念化的隐性存在,心灵、知识、理性遮蔽了身体原初的感知、体验。要使特殊教育凸显多元身体的本真样态,成为关切生命的道德技艺,需在观念上突破传统意识哲学中身心二分、灵肉分离的桎梏,以获得有关残疾身体情状最为本质的、一般的认识;回归残疾学生真实的生活及生活世界,创设一种身体在场的生活与教育生态;在特殊教育教学方式上凸显具身性,转向一种基于整全身体间性意义上的情境体验式教学。  相似文献   

15.
生命个体:教育的一种人性假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论是教育活动和教育学的前提,前人依据不同的人性论。提出了诸我教育主张,当我们以发生学的方式,返回生命本身,重新探询人之生存和人之生成,在价值追寻和工作机制层面上,思考教育与人性的关系时,我们将发现,人不断生成着。在各种关系中,人不断追寻自我确证、追寻生命意义感。以此种人性假设为出发点,我们应树立新的教育主体观,应自觉地实现时间、空间和工具的个人意义的生成。并实现教育自身的人性化。  相似文献   

16.
评课的失效性一直影响着教学研究的效益,一种更有效的评课方式——辩课应运而生。辩课作为更加强调开放和参与,更加强调民主。更加强调独立思考的一种教研方式,需要平等的姿态、质疑的精神、变革的风姿和建设的态度。在辩课时,教师应恰当地运用仰视、平视、俯视的视角,切实促进教研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7.
新课堂是开放的、动态的、生成的,某个预设性的结论的获得不再是唯一的目标,学习者自己的探索、思考与体验过程越来越成为学习的关注点,教学过程应成为师生共同直面问题、共同探索和发现、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注定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这是新课堂最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包希哲 《考试周刊》2011,(24):151-152
第12届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上海圆满结束,作者通过对特奥会运动员、裁判员、志愿者、组委会工作人员、世界各大新闻媒体的资料分析,以及对特奥专家进行访谈,探讨此次赛会对我市经济、人文、体育等方面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玲丽 《教育》2015,(4):58
小学生学习图形,经历着从"空间——平面——空间"的学习过程,这遵循的是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规律。在学习平面时,教师讲授"点动成线、线动成面"的纯数学化动态观点,到空间学习时,教师再次叠加"面动成体"这一科学原理。笔者在教学六年级《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单元时,对"面动成体"的教学有深刻的体会。铺垫:为后续的教学奠基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书上对"面动成体"强调的是"一个长方形以它的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就能形成一个圆柱",而笔者对这处的内容进行了补  相似文献   

20.
C++是C的超集,因此,可以用C++编译器代替C编译器编译现成的C程序,逐步实现向C++的过渡,当然,若编程的语法和思路不能改变,且很少用或不用对象和类,利用C++编写C程序,就好比在高速公路上运动马拉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